【中年原创游记】 阿丑儿:龙湫水悠然,雁荡树苍茫

 

龙湫水悠然,雁荡树苍茫作者:阿丑儿雁荡山,久闻大名、神往已久。怀着满腔热情,我奔向了它。导游说,雁荡山,都是...

中年原创文学第575期

龙湫水悠然 雁荡树苍茫

作者:阿丑儿







编辑:雪悦雨桐
雁荡山,久闻大名、神往已久。怀着满腔热情,我奔向了它。

导游说,雁荡山,都是游夜景,因为山石多变幻,是他山之石所没有的,而且得在夜晚才能看出它的奇妙来,所以我们得等到晚上七点出发。于是,下午先顺道参观了珠算博物馆。

(一)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珠算陈列为内容的博物馆。参观完毕才知道,原来珠算还有这么多的名堂。它以古代原始算盘的模型和各个历史年代的算盘依次循例。各类精美的算盘包括多种金属算盘,还有纯玉、翡翠、象牙、珍珠、景泰蓝、陶瓷等等,以及各种人物塑像造型的珠算,甚至还有银质的鼻烟壶算盘,可谓博大精深、蔚然大观,堪称世界一流。其中一个巨大的木质算盘,每颗算珠都有大海碗般粗实。导游示范说:“用两个手指抬起来,看你能抬几个——健身的!”好!我马上就试,先一个——哦,真重,但吸一口气,就抬起来了;加一个——吃力了;三个——使了好多劲;四个——哦,天那,吃奶的力气都快用上了,还是……起来了!哈哈,真佩服自己呢,居然也能使“二指禅”抬四颗巨珠?嘻嘻……

另外,还有红军在行军途中骑在马背上使用的行军珠算、土改时使用的改革算盘等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珠算。而珠算的“四绝”是:最大的巨算——长6.5米,高1.68米,重1008公斤;档位最多的算盘——长6.12米,225档,可供15人同时使用;最重的金属算盘——全铜浇铸,重589公斤;最小的算盘——以纹银精制,仅0.005×0.001米,档如发丝,每颗珠拨动自如。

珠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可一点也不为过呢!

出来的时候,给女儿买了个小算盘,当作玩具,也可以教她数数,一举两用。但是,其实是我自己看上了它的灵巧可爱呢,呵呵。
(二)靠山吃山的山民

从博物馆出来,就到酒店安置好了一切,然后又奔向了大龙湫。

艳阳高照,哦不,该说酷日当空——够热的,还当真是“满怀热情”呢!好在进入山林,就凉爽了许多。只是溪水太少,没有奔流的感觉,仿佛它也因为天热的缘故而在沉睡。看多了各类山林奇景,也就没有了奇的感觉,只能说,各有特色而已。他山可能险、此山可能秀;他山也许是奇林多,那么此处也许是怪石多。但是这里最吸引人眼球的,不是这些林和石,而是“高空骑车表演”。

四点正,我们刚好走到最佳观赏点、导游刚好说完她已说过千百次的介绍,就看到表演开始了。在两处峭立的山崖之间的钢索上,出现了骑车人。只见他出发时速度极快(因为钢索都是两头高中间低的),不多久已快到中间,然后慢慢骑着、来回着,还不断做着各种动作,甚至还在钢索的中间把身子转了个方向,向着出发的这边骑来。大家都睁大了眼睛看着,顾不上撑伞,也顾不上脖子酸、顾不上对着天空看得眼睛昏花。

表演快结束时,我突然想起该拍个照,也让朋友们看看有多惊险——表演者不是杂技演员,都是当地山民,真所谓“靠山吃山”了。我们也向导游打听,表演如此惊险的节目,收入是多少?导游说,每表演一场是三十元人民币,每天表演三到四场,有时也会有五六场,但是如果天气不好,就不能表演了。哦,我们都说太少了——毕竟,这样危险的事情,万一出个事故……不敢想象。


(三)温柔的大龙湫

表演结束,继续前行。山涧里,大多是干涸的溪床,很少有涧水流淌,即使有水,那水也是静静地躺着。惯例,看到有水又能下的地方,我都下去走走。这次没有玩水,只是看水里的小鱼小蟹小水虫。同事还抓到了一个小螃蟹,我们就起哄,让他晚上给我们煮螃蟹汤。

一路前行,前方终于到了大龙湫。听到的是潺潺的水声,远远望去,高耸的山石接入云天,一条细细的水流在山石的中间从天而降,落入底下的碧潭里。这,就是传闻中的中国四大瀑布之一的“大龙湫”?大失所望。有人开始抱怨(其实一路行来,都在抱怨:没有水。):“哼,这也配叫第二大瀑布?我家小子撒尿还比他强!”哈……

先不管了,看到水,我就立刻奔到瀑布的后方,一抬脚,就跨入了清凉的水中。清澈透明、如玉般沁凉润肤,那水,养育着许多小鱼呢。看着鱼群窜来游去,我们也追赶起它们来,当然是跑不快的,只是在它们游过腿间时,作势捉它们。也有人把伞翻过来,慢慢地沉到水底,等着鱼儿们入觳。我打着伞,把裤管卷得高高的,趟着水就走到了瀑布底下。哈哈!那感觉,真好啊,就象小时侯的暴雨天气里,撑着伞去上学。水疾疾地砸在伞面上,发出“嘣嘣”的巨大响声,水花四溅,细密的水珠还随着风吹进伞来,加上四周瀑布跌落潭中溅起的水珠,裤腿是一下子就湿了的。眼看着上衣也快保不住,就开心地趟水回到山洞(巨大的石壁往里凹陷,形成一个天然的半弧形,但其实还是称不上真正的“洞”的。)可是看着别人还在一个个走去瀑布底下,一会儿就又忍不住了、又过去玩一会,于是又弄成了个“湿身”的“湿人”了。

在水里和大龙湫亲热了一阵,就在导游约定的时间里开始下山。同事们虽说都玩水玩得不亦乐乎,却还是要抱怨水太少。“好了,都别说了。”我开始劝告和安慰,“水是小了点,可是:我们看到了第二大瀑布最温柔的一面!”哈哈……他们都笑起来。可不是嘛,谁叫我们是老师呢?每次出游都是“战高温”不说,还轮上水最少的季节:山缺了水,就少了灵动之气;少了灵气,就大减了游兴了。既如此,生气和不满都是不可取的,我们何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呵呵……


(四)“快来看那,这里有条……”

下山时,老规矩,刚才下过的山涧,还是下一回——没办法,水少嘛,就物以稀为贵,特稀罕那水了。我们还到处观察“那什么什么树上长了什么什么果子”、“那什么什么鱼还真那什么什么机灵”的,讨论着、嬉闹着,一路爬石涉水的走来。前面是刚才上山时爬过的涧石,当然,我是不会回到山路上去走的,坚决完成我的“探险”。

我在他们捕捉小鱼时(他们当然什么也抓不住,没看到“那什么什么鱼那什么什么机灵”么?嘻嘻……),跨过一些小石块,登上了一块大岩石,我一下就跳到下面的小岩石上,刚要往前走,突然看到前面五、六米远的涧水里……有一条蛇!我马上大叫:“快来看那!这里有一条蛇!哈哈……”

“什么?”在我后面的房姐(我们对她的戏称)三步并做两步地赶上来,“在哪在哪?”一边还张望着。

“那!那呀!快看,它要走了!”我又冲后面喊,“喂——快来看呀!有水蛇啊,不看它要游走了呀!”(哈?有我这么喊的么?女人看到蛇,不都是应该惊叫一声,然后逃走的么?呜……我怎么一点不女人?!)

“哦……看到了!还真的呀?哎呦,它走了,游到石缝里去了!”

等到后面几个赶上来时,水蛇已经出现了两次,但是他们都没有看见。最喜欢抓小动物的张赶过来,我对他说有水蛇时,他说,我去把它抓上来!可是蛇早就不见了。于是我对他说:“都是你呀,你说要抓它,被它听见了,它害怕就逃走了。以后你要轻轻地说。”哈哈!


(五)魔幻奇石

晚上七点,准时出发。在地方导游的带领下,进入暮色中的雁荡山。一路调侃着,看到山洞就讨论是否有蝙蝠,然后又说有妖精,千年等一回、等的就是某某某。欢笑声不断回响在山林间,配合着不时的喊叫声,仿佛大山刚从沉睡中醒来,睁开惺忪的睡眼,望着我们这群打扰它清梦的热闹人群——那是山间的几处灯火,在树石的掩映下,忽隐忽现着。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相拥的一双人影,在夜色的掩护下,是那样地亲密无间,女子微卷的波浪长发、微微抬起的头,是那样逼真动人;而男子略低的头,仿佛让人看到他那深情凝视的双眸……这优美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而是那座“情人峰”!往里走,还有雄鹰敛翅、济公打坐、鲸鱼喷水、独角犀牛、牧童峰、婆婆峰、公公峰……最后是观音送客。

听着导游一一道来,那些夜色朦胧中的山峰,还真的惟妙惟肖、逼真动人呢。人潮渐渐多起来,在狭小地带显出有些拥挤来。导游们的喇叭竟相响起,谁也不甘示弱,整个山林显得沸腾起来。虽然空气里弥漫着酷热的气息,但那种心情,却是快乐的。山峰是变幻无穷地美丽着,在热闹的夜色中,更显出它的独树一帜来。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导游的解说辞,总是带着超前的时代气息,什么“男朋友去了美国”等等。或许只是我个人感觉而已,但我就是觉得,如此美丽的山峰,应该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更传统、更优美、更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神话传说,而不是这样人云亦云地赶不合时宜的时髦。

朋友们,如果你去夜游雁荡山,只要自己按照指示牌看山峰,千万不要听导游的胡诌,他们会扫了你的游兴。


(六)小龙湫

第二天一早,来到了小龙湫。循着当年徐老先生的足迹,寻访小龙湫的源头。据说徐霞客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沿着身后的这条小路进去探访(他的石像在一个空旷的平台上)。我们都看到了那条小路。于是我兴冲冲地赶在导游前面,往小路上走。谁知导游却喊:“我们走下面,不上这条路。”

“咦?为什么啊?”我有点遗憾。

“哼,徐霞客都没去过,你还想去?”有人故意和我作对。

“嘿嘿……当然了,就是因为他没去过,所以我才要去啊——我去了,那我就是刘霞客了呀!”我奸笑着。哈……

“你本来就是刘霞客了!”见识过我的爬山能耐的同事说。

一路又看了不少神似的山峰,如青蛙什么的,我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看着象就过去了,名称也就忘记了。接着,就去看了小龙湫的神韵。

小龙湫的水,当然比大龙湫小了许多,落差也远不如大龙湫(大龙湫是197米的垂直落差),底下的潭,也是石块很多,因为水少的缘故,几乎看不见象样的水潭。我一口气沿着岩石爬了上去,直到不能上去为止。登高临下,听水从岩石上落下、再撞击到下面的岩石上的声音,真如天籁般悦耳动听。面对大自然如此清纯的杰作,心里清净了许多,尘世的纷扰,还算得了什么呢?能行走山水间,已是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了。

离开小龙湫潭,我们又坐电梯而上,越过小龙湫高大的身躯,开始寻访小龙湫的源头之水。

走在悬崖边的人工走道上,探身望去,底下,是刚才爬过的岩石,旁边的游人,已是走在悬崖边的人工走道上,探身望去,底下,是刚才爬过的岩石,旁边的游人,已是小如鸟雀,刚才比我高出许多的小龙湫,已被我踩在脚下。我不禁感慨:人类是多么伟大!我们能超越自然的高度,只要我们愿意。

往前走,就看到一个碧水潭。潭水如碧绿的翡翠般可爱,在微风的吹动下,显得娴静幽雅又不失调皮可爱。这,就是小龙湫的源头之水。但这还不是最“源头”的“源头”,它只是小龙湫源头中的第三潭而已。再绕过弯弯曲曲的山道,抵抗着酷日的曝晒,就看到了第二和第一潭。潭水照例是惹人喜爱的翡翠色,虽然山间气温已高达三十八度,潭水却是沁凉可人的。

离开时,简直可用“依依不舍”来形容——若不是天热,还真想躺在岩石上看天呢!


(七)一个小插曲

下午,早早离开了雁荡山,奔往浙东大峡谷方向。导游介绍,顺道有个江南第一大佛和木化石,可有愿意去的,反正时间还早。我当然是第一个举起双手的,可是遗憾,那些鬼子居然都不肯去——哪都懒得去,爬山也懒得爬,出来干什么?我还真是奇了怪了……哎!少数服从多数(不是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么?为什么还要服从错误的?没天理!),只好在下午三点就进了酒店(这个下午就这样了?哼……小样的!)。

好在酒店看上去满气派的,经理居然还是个上海人。于是无望地提着包,就乘了电梯上了楼。进入房间,房间挺大的,又亮堂,格局也和其它所住过的酒店不同,倒让我满喜欢的。

可是不多久,就哭笑不得地发现了许多“坏处”。我先发现门后贴着:晚上休息请锁好安全锁!祝君晚安!大家都知道,我这人好奇,哪都喜欢摸一摸,看到这么善意的提醒,我就满心欢喜地关上门,想锁一下门。可是突然发现……锁倒是没坏,防盗装置却只有半拉子——坏的!哈……然后又发现,电视机没有遥控器、抽水马桶的抽水把手是坏的、浴缸里挂防水帘的横杠是断的、牙膏没有的、脸盆没有塞子……一掀床,床单还打个大补丁!?我晕!

于是叫来服务小姐,一一向她指出,我还非常“慎重”地告诉她:“床单上有个大补丁——可不是我自己补的!”哈哈哈……可把她给笑得!

哼……什么黑店?赚了我的钱,让我睡补丁床?呜呜呜……

后来,居然还……发现,洗澡时没有热水!咳咳……我投诉……没空!


(八)“这里的鱼有一百多斤的!”

第三天一早(为了能趁清凉时爬山,都起了个大早),就兴冲冲赶往嵊州的浙东大峡谷。途中,地方导游照例介绍嵊州的名产之类,她说,嵊州是:领带之乡、茶叶之乡、竹编之乡、木兰之乡、围棋之乡。怎么是围棋之乡呢?导游说,国手马小春就是嵊州人。哈……就出了个马小春就是围棋之乡了?我们都不敢苟同,我冲着后面的高说:“高,那等你出了名,我们**就是书法之乡了!”“哈哈……哎呦,太好了!……刘,那等你出名,我们**就是国画之乡了!” …………我们的随团导游就说:“想想他们的生活,真是幸福:男人们脖子里系着他们的领带、喝着他们的茶、坐在他们四层五层的楼房里、院子里种着木兰树、下着围棋、棋盘是他们的竹编。”呵呵,真是不错的想象啊!

很快,便来到了南山湖大坝。四公里的南山湖湖面上,湖水碧绿碧绿的,在清晨的阳光下,泛着粼粼的波光。跨上一条宽敞的游船,我们开始了寻访“桃花源”的旅程——导游说,前方只有船能进,故称“桃花源”(当然,后来并未看到桃花,也没注意到是否有桃树,因为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游行在青山碧水间,那感觉真的太好了。太阳已经开始显出它的威力来,狠狠地照在船上,我们都挑阴影里坐着。因为船只有半透明的顶棚,四周是敞开的,可以观景,大家就边侃边观望着山色水景。宽广的湖面上,偶有蜻蜓飞过,一只蝴蝶还飞进舱来,在我们周围绕舞了几圈。湖的四周,都是层层叠叠的山。因为是夏季,水位偏低,所以山脚下都露出厚厚的一截土色来——如果是有水的雨季,水位将会上升到绿色线,看见的就只是青山和绿水了。哎,美中不足呦。

上岸时,回头望向湖面,发现一个“巨大”的黑影游到岸边。大家惊呼:“那是什么?!”导游自豪地说:“我说过这里的鱼有一百多斤的!”谁知话音未落,黑影散开——哈……是鱼群啊!我们哄得大笑,导游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九)大峡谷

进入峡谷,感觉这里的山,灵巧了许多,不如别的地方的山来得大气,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感觉而已。

从金银谷下去,沿着蜿蜒的山路走去,看到了金银谷小巧的瀑布,汇成一个小潭,潭水静静地流动着。一路走去,还是因为水少,一些小潭显得闷闷地,且发现这里的潭中,长着苔藓,远不如大小龙湫的水来得清爽、清澈。在上亿年的火山岩上穿行跳跃,那一个个粗糙的气泡,大大小小重重叠叠,如巨鳄身上恐怖的表皮。还有一个个似是大脚印的凹坑,或许就是亿万年前的足迹。

再次望见瀑布时,因为天热,我们都高兴得往水里冲。张第一个爬上流水的岩石,却打了个大趔趄,把我们都吓一跳:都是裸露的岩石,摔下去可不得了。往上走,就看到了瀑布下的潭。我高兴得往水里趟,才跨出两步,也是一个大趔趄。自己只是吓一跳,身后却响起一片惊呼。这才发现,原来水底,都是细密的苔藓类,也不是颜色很青的那种,而是黄黄的、与岩石的颜色差不多,很不引人注意,直到滑过了,才知道有藓类。好险,我定定神,慢慢往前走,对后面说,都不要进来了,这水不如龙湫的清,全是苔藓哦。可是张却不顾,脱了凉鞋就趟到了里面的岩石上——他大不了摔进潭里,反正会游泳,所以他不怕;我却不能。于是只好羡慕了:旱鸭子这时也只好老老实实地呆着了,不敢作无谓的牺牲。

一路行来,只要有水,就有藓类。于是我就觉得,这水,就失了韵味了:既不灵透,也不干净,甚至还——不安全。又或者是因为水少的缘故罢。山色倒是满灵秀幽雅的,就是水没有配合好山的“幽雅”,这山,也就跟着失了不少颜色和味道。所以,旅游千万别挑夏季,尤其是“游山玩水”,而非得在“春暖花开”,才是最佳时机。

三天匆匆而去。行色匆匆中,随手笔记我的行程。不知此行可有收获?





    关注 51中年原创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