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声 对 “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到底该怎么看

 

近日,人大学生的《一个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与复旦学生的《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两篇文章引爆朋友圈,引发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热议,文章系我校三位学子的思考。...





日,人大学生的《一个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与复旦学生的《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两篇文章引爆朋友圈,引发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热议,以下我校学子的思考。



上了985、211自己一无所有?当心“焦虑心态”蔓延年轻一代
文/张璐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刊发于2016年10月30日湖南红网红辣椒评论频道,同日被人民日报客户端评论频道全文转发,网易、新浪、中国江苏网、华龙网等网站全文转载。作者张璐系我校2012级政治经济学院学生,现就读于兰州大学。
10月27日起,两篇分别出自人大校友之手和复旦学生之手的推文《一个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和《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一时在朋友圈刷屏,两篇堪称姐妹篇的心路历程一时引得广泛围观,在飙升的阅读量和点赞数背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压抑感、自卑感、焦虑感和苦闷感跃然纸上,令人心情复杂、百味俱陈。

文中笔端所触,很多情节令读者们顾影自怜甚至沉浸其中,在高水平的平台上找不清自己的位置时的彷徨,在闪烁的灯光下看不清前进方向时的落寞,都无限逼近他们的神经。身边同学似乎不用多努力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看起来不用多刻苦也可以衣食无忧有个好工作,穿名牌逛街出国谈恋爱似乎成为眼中的“他们”的独家专属,反观整篇文章行文,散发着一股强烈的自卑感、依赖感和迷茫心态,发人深思,让人感慨。

客观地讲,当下社会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的现实已经深刻映照在了大学校园之中,由于出身、以及毕业后出路的差异,分化差距早已印刻在大学生们的心理上、注解在他们的行囊中了。故乡在沦陷、北上广又不得不逃离,为未来奔跑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那些看似“矫情”的吐槽,“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无奈,实则背后都有一言难尽的青春滋味。面对这样一个有着空前流动性的社会,每个人似乎都在遭遇着情感和认同上的迷失。“葛优瘫”火遍网络,多愁善感渐渐主流化,但抛却单纯情绪上的宣泄不说,这种精神上的焦虑就格外值得警惕了。

更何况,这种感慨,还是由这些通常人眼中的“名牌大学生”所作出,所传达。应该说,文中折射出的焦虑心态是普遍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在现实面前失去了选择的可能性。一个每天都在为未来积蓄能量的人是来不及患得患失唉声叹气的,一个“每天都要遇见更好的自己”是无力被暂时的迷茫和困顿所束缚的,他们只会努力向前奔跑,尽管偶尔会瞥一眼拐角处,但是前行的方向从不会动摇。我注意到在这两篇文章的评论背后,不乏有“人大复旦都这样,那我们该怎么活”的调侃或者感慨,其实这正是这两篇文章的最值得反省之处,一些在我们眼中的顶尖学生如果都这样,那么相较之下的更多青年学生又该作何抉择?是安逸还是沉沦?未来的精英群体如何了解并对他们的同龄人做出榜样,这始终是个值得深思的重大问题,毕竟以人大复旦学子为代表的精英群体的关于年轻人的苦闷与惆怅,还常常指向社会发展深层次的偏离与缺憾。

与曾经一度泛滥的心灵鸡汤或者专门调侃“鸡汤”的“反鸡汤”段子相比,这种文章疯传的现象之后,足以证明当下青年学生的焦虑已经出现一些新特征,大学生的我们理想情怀满满,自我信心十足,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但现实又免不了遭遇挫折失败甚至意外,其实我们最需要的不是面对失败“如何解决”,而是“如何相信自己可以解决”,有关校园里的苦闷与惆怅,很多时候更多地还是自己无病呻吟,更可怕的是,即使呻吟过后,依旧我行我素,沉浸于自我开脱的世界。呻吟与叫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呻吟感慨自我发誓明志如何如何了许久之后,还是在为第二天早起读书而纠结不已。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他曾说“人是自我选择的”,人选择成为自己所是的,并当为自己的选择负全部责任,回到本文说开来,选择自己怎么样过好大学生活完全在于个人本身,与其怅惘迷茫感慨叹嗟倒不如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值得庆幸的是,北京大学王昱同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王荟萃同学都先后发文,驳斥“一无所有”,各种观点笔者亦深以为然,而这背后的焦虑心态尤其值得警惕。因为大学生们要走的路很长,而道路本身就是生活啊。

文章链接:http://m.rednet.cn/detail.asp?id=4121432
“上了985、211的自己一无所有”是他误更是自误
文/强德平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刊发于2016年11月2日湖南红网红辣椒评论频道,同日被网易、新浪等网站全文转载。作者强德平系我校2015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
每年高考,网络上会有这样一句网络流行语:“天王盖地虎,全考985;宝塔镇河妖,全上211”。夸张的语言也道出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很多学生梦想着考入211、985院校。

然而,最近两篇题目分别为《一个非典型985毕业的大学简史》和《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的微信推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文章来看,字里行间之内真情流露出作者作为一名名校毕业生的无力感,不止如此,从推文下方10W+的阅读量和拥有数千个赞的跟帖留言中,都可以看出,文章更是引起了一大批大学生的“时代共鸣”。

无论成因如何,同一个时代,对于名牌大学,却有两种截然对立的声音,这值得争论,更值得深思。

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存在对不同大学毕业生的认识偏见。在习惯夹在“门缝”里看人的用人单位眼里,不是211、985院校的毕业生就很容易被看扁了。这一现实加深着学生对211、985的崇拜和追逐,以至于全班同学都祈愿能上211、985。

鲁迅很早就说过,你要灭一个人,一是骂杀,一是捧杀。社会对985、211的概念化认知,就是对这些学生的一种捧杀,这样结果就是,社会出现对名校更深层次的虚无认知。这使得很多人习惯地认为,凭借高中时的潜心攻读,再经过高考的“优胜劣汰”,最终能够进入211、985大学读书,已经是“功成名就”、幸甚至哉。

真是这样吗?有这样一种说法,对于三四年后即沦为卡奴、房奴、婚奴、孩奴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大学不过是延时进入残酷社会的避难所。更令人心生恐惧的说法是,大学生看上去也成了食物链的最后环节,没有选择空间。生物学上讲,营养级别最高,体内富集的有害物质越多。这对于食物链末端的大学生而言,就是面临的生活挑战越来接近、越来越难。

进入名校真就万无一失了吗?梳理两篇微信推文的内容可以发现,文章作者用压抑、自卑等苦闷基调揭示了象牙塔里并不纯真的游戏规则:家境、外表、见识、人脉、情商等对大学生的后期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最后得出了一个上了“985”“211”自己也会一无所有的结论。其实,不只是“985”“211”的毕业生,很多普通大学的大学生也存在读完以后一无所有的感觉。中国青年报一项上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

就业虚无感的成因,包含社会的阶级属性、贫富差距,社会对人员选择的意义如同一台电视机,喜欢看并且存在又需要的节目,才会成为留下的人。但问题是,别说211、985,就是一所普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摆在面前时,拒绝的人又有几个?最简单不过的解释就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所以,对于终究要在现实生活觅得生存空间的人而言,在“上了985、211的自己一无所有”的感慨中看到自己会耽误了什么显然更重要,也更迫切。

这就有理由审视大学生自误的根本在哪里了。蔡元培早就有过清晰论述:“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或许这种自误在以前还能像《围城》里的方鸿渐做一些挣扎,但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每年文凭到手的毕业生数以百万计的时候,发出“上了985、211的自己一无所有”的自误感慨也就见多不怪了。

我也相信,在这位作者顾影自怜以及不少人跟帖“共勉”的背后,大学自习室仍然灯火通明,有更多的人在实验室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研究。而我们更应当远离对社会的任何一种极端认知,远离对211、985固有的认知偏见,这才会使得内心宁静。或许在跨入学府之地的大门那一刻就及时低下头,才会在未来百里选一的岗位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那时,再去仰望星空,也不迟。

文章链接:http://m.rednet.cn/detail.asp?id=4123866
认清炮制名校虚无感背后的“伪迷茫”
文/王晓东


本文刊发于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网11月2日“锐评“栏目。作者王晓东系我校2013级政治经济学院学生。
这两天,一篇题为《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的文章成为朋友圈中的爆款。初见该文章标题,总感觉似曾相识,至于里面的内容,相信多数人看完标题后大概就知道了一半。说实话,类似的文章(或者说“鸡汤”)套路近年来在网络上并不鲜见,可为什么这篇文章可以有刷爆朋友圈的威力?

这篇阅读量10W+的爆款文章,出自于一名复旦女学生之手,但同时我也发现,这位女生还兼有大学生创业者的身份,而其创业的资本即包含发布这篇文章的公众号。如此一来,我的疑问旋即打消了一半。

在知乎的一个“如何评价微信朋友圈文章《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的问题里,有人晒出了某创业投资公司内部群的聊天记录截图,其内容便是某投资人对该文章的推介。单凭聊天记录,还难以断定其真实性,但随后该文章原作者在截图后的评论中坦承了此事。

和商业挂钩的心灵鸡汤文,很容易导致其原本拥趸的倒戈反弹,盖因大家都有一种自己情怀被消费的感觉。尽管有背后推手运作的商业因素,但单纯就此来否定这篇文章中所传递的价值观,也未免太过草率。之所以说这篇文章炮制的“名校虚无感”的背后是一种“伪迷茫”,还要结合其具体内容来看。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刷爆朋友圈,除了背后的商业操作外,人们被激起的情感共振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大学校园,甚至在一些名校中,确实有一部分学生会产生迷茫感。这种迷茫感,可以说是特定年龄段的产物。一方面,在象牙塔和现实社会之间有一条需要跨越的鸿沟。此岸,是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而彼岸,是房价高企、就业压力巨大的现实世界。因此,这种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人产生迷失之感。

另一方面,大学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高的观察世界的平台,而名校学生所享受的平台资源确实更加优越。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与更加优秀的人对话,自然产生的对比和落差也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感,这些都是我们融入社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正常现象,社会也理应给予这种心理以现实关照。

但有时候攀比与比较仅一字之差、一墙之区隔。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恰是一种攀比的心态。因别人长的漂亮、家境好、随手一万的包、人均500元的饭、时常出国旅游而产生自卑和迷茫感,这种价值取向已经走偏。由此制造的“名校虚无感”,更多是对学校和家庭不能满足自己物质期待的宣泄。如果再深究一层,这背后实质上是两种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第一种价值观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思想论”,它坚守的是一种传统的价值观,追求的是一种最原始纯粹的大学精神。第二种价值观我们暂将其呼作“功利论”,它将大学视作阶级跃升的渠道,追求的是名校能够为其带来的物质回报。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现实社会浸染的当下,两种价值观的冲突使人们产生一定程度的思想混沌,前者嘲笑后者物质功利,后者取笑前者曲高和寡,两者的碰撞、冲突被这篇作为导火索的文章点燃。

事实上,在现实社会中,两种价值观难分优劣,如同对于一个人来讲,思想和物质不可偏废。但将这两种价值观置于大学的视阈内,我更赞同第一种。大学的魅力恰恰在于她的精神,无论时代怎样变换,她总是屹立在时代潮头,手把着引领社会思想的旗帜。有位复旦学生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庆幸因这种事自卑的人还不是大多数。复旦人敬仰的、推崇的依然是一辆破旧自行车上穿白衬衫的教授,依然是一根烟背后带大家穿梭在岁月长河里的思想巨人”。

出于商业目的也好,情感宣泄也罢,“为赋新词”也好,哗众取宠也罢,这篇文章其实自觉不自觉地代表了一部分青年大学生价值选择的焦虑、代表了一种身陷物质世界的迷茫,我将它称作“伪迷茫”。仔细想想,由此产生的“名校虚无感”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在大学尤其是名校里,你并非一无所有,你面对的优秀的同学、思想深邃的教授,他们何尝不是别人难以触及的财富?

无论出于怎样的动机,我们不妨都将这篇文章视作一个澄清社会思想的契机。

文章链接:http://pgy.voice.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how/33022

不关注
就捣蛋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关注 师大民族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