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从荒滩到港城的百年蝶变

 

对很多人来说,世界是远方,但对我来说,世界不仅仅是远方,还是快要被遗忘的家乡。我用我笔,写我家乡,这就是我的世界,我的远方。...



这里山海相连,有百丈雄关横度。

这里潮软沙平,是天生不冻良港。

它因始皇求仙驻跸而得名,位于历史上的辽西走廊之间,也有山海关、卢龙古城的深厚底蕴,如今,它已经成为举世闻名的沿海开放城市,既有滨海长城的画廊般美景,又有京津后花园的美誉,它北依燕山,南接渤海,西近京津,东临辽宁,辖海港区、北戴河、山海关、抚宁四个城区,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三个县,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两个经济区,在7812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上,聚集着307万人口,也吸引着南来北外、络绎不绝的游客。

这里,有山,有海,有关,它的名字里还有一个“岛”字。就在这片小岛之上,伫立着一个著名的百年老港。于是人们更喜欢简单地叫它“港城”。

从“岛”,到“港”。一字之差,勾勒出一个现代城市因港而生的百年历史,也记录着这个面朝大海的新兴城市一个多世纪的变迁、记忆和成长。



(今日美丽的秦皇岛)

一个人,带来一座岛

千百年前,这里曾经只是一座小岛。

“秦皇岛涵盖的一些县区,像山海关、卢龙古城,都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也曾经一度是城市的中心。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秦皇岛的中心主城区逐渐转移至海港区。海港区发展的历史,却是与清末以后建港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直至19世纪末,随着港口的建设,‘秦皇岛’这座岛屿才开始发展起来,由此成为一个近、现代城市的起点。”

孙继胜,秦皇岛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也是一位从事秦皇岛地域文化研究的工作者,他这样来描述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

有关“秦皇岛”这个地名最早的记述,见于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版的《临榆县志》:

“秦皇岛,城(山海关)西南二十五里,海水环之,世传秦始皇求仙驻跸于此。”

在传说流传两千年之后的1985年,在当地文史工作者的多次呼吁下,河北省考古队在北戴河金山嘴北面横山上发掘,露出了9000多平方米面积的土层,这是大规模的夯土筑造房屋的遗址。经考察,这就是秦始皇东巡时的行宫遗址。此后的两年间,在秦皇岛海域又不断地出土一些碎石残片,经考证均为秦汉时期的遗存。



(位于秦皇岛求仙入海处景区的求仙栈道,寄托着当年秦皇求仙的传说)

秦始皇求仙之地,史称碣石。在《尚书·禹贡》《七国考》《昌黎县志》等资料中,古人对碣石区域进行了描述:北倚燕山,南临渤海,西至昌黎县北的碣石山,经北戴河联峰山、金山嘴、小东山、秦皇岛东南山,山海关老龙头,东北抵山海关外黑山头止锚湾。作为燕国通海门户,这里,早已成为泛海与沿渤海各诸侯方国来往的通道。古碣石港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的五大港口之一。

如今的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南山下,海风猎猎,秦始皇伫立的雕像之前,一条长长的求仙栈道,直通海里。“面朝大海,冀望远方”,早已构成了这座城市特殊的文化图腾。

然而千百年来,这片漫长的沿海地带却因航运的不发达,一直“养在深闺”。据《临渝县志》记载,秦皇岛在清同治以前,“只有帆船停泊,栈房三两,代卸粮盐而已,并无住户。”

而这一切,却要等着工业文明的号角响起时,才能将它唤醒。



(中国近现代工业奠基人唐廷枢)

一条铁路,牵出一个港


在始皇求仙的身影去两千多年之后,1892年,又有一个特殊的人物来到了这里。

这,就是唐廷枢。

“唐廷枢当时的身份,是开平矿务局督办,类似于今天某国家大型企业的CEO。”港务局史志办原工作人员王庆普介绍。

开平矿务局,是当时清政府官督商办的矿产企业,在唐廷枢这个总经理的上面,任董事长的就是李鸿章。洋务与实业,似是清政府为了维系摇摇欲坠的江山而投入的最后一个砝码。

在唐廷枢来秦皇岛之前,中国民族工业刚刚“诞生”了若干个“第一”。

先是中国北方工业的摇蓝——开平矿的诞生,接着,就是中国有了第一条铁路——1881年6月9日,从位于唐山的煤场到胥各庄的铁路正式开工,是年11月28日,唐胥铁路建成通车,全长16.04华里,这是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的铁路。

1882年6月,当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拖运着一批清朝政府官员、以每小时20英里的速度在中国第一条铁路上前行时,那些曾经对铁路一直持反对态度的保守官员们才发现,和骡马相比,火车真是快得太多了。

1891年(光绪十七年),随着清政府在山海关设置北洋官铁路局,建筑铁路开始正式成为清朝的一项国策。在此期间,李鸿章致函总理衙门,奏请建造自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1891年3月期间,这条被称为津渝铁路的铁路全线通车。



(20世纪初港口小铁路)

今天,在秦皇岛迎宾路与燕山大街的交叉地带,我们仍可以看津榆铁路的旧址。“正是这条铁路的修建,为秦皇岛开港创造了条件。”

王永库,港口博物馆馆长,一位以港史研究工作为已任的研究者这样评价。

唐廷枢,就是在津榆铁路线上乘着火车来到了秦皇岛。

在津榆铁路设在秦皇岛的火车站——汤河站,唐廷枢下了车,考察了山海关和当时隶属于临榆县的秦皇岛一带的岛屿。

唐廷枢此行的目的,本为了津渝铁路的扩建而来的,但这次出行,却让他在位于今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南山一带的海域,发现了一道不为时人所重视的“风景”:

这里,有一个不冻港湾!

对于秦皇岛外这片海湾的描述,后人常用这样八个字:“沙软潮平,不淤不冻。”

前者说这里的海岸线浪潮平稳;后者,则说出了它具备天然良港的最佳特征。与周边的天津大沽口港等相比,因为没有大的入海河流,少有泥沙侵冲,所以“不淤”,再加上海水含盐量高较高,又气候适宜,冬天时也不易上冻。

站在东南山上,俯视脚下的这片海,秦始皇看到的,也许是长生不老的通天大道;而在唐廷枢的眼中,却是一条实业救国的求富求强之路。

这个发现,让唐廷枢很激动。于是,在为中国修建了第一个煤矿、第一条铁路之后,他萌生了另一个想法:在铁路建设的基础上,在这片不冻不淤的天赐之地,再建一个自开口岸。

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构想。

孙志升,秦皇岛日报社的高级编辑,也是秦皇岛徐福暨碣石研究会的副会长,多年来,致力于秦皇岛历史文化的研究,他如此评价当年秦皇岛被发现的意义:

“因为在当时的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港口多为“约开”形式,即由洋人参予、决策其建设权、股权,而由中国人自己管理的自开口岸并无先例。”

可惜的是,唐廷枢本人没能等到这个梦想实现的那一天。此后没多久,他就因病逝世。好在他的继任者们,把他曾经设想的这个“矿山+铁路+港口”的梦想延续了下来。

而秦皇岛,恰恰是由于承载了这一梦想,才得以开始了由一个小岛到近现代城市的嬗变。

一场争论,改写一段历史

“秦皇岛市区的中心城区是海港区,它与山海关区、北戴河区等各区相距之远,在省内同等规模城市中也是很少见的。这与当年港口建址位置有关。当年秦皇岛开港过程中,在这片漫长的海岸线上,关于建港的具体位置设在哪儿?曾经引起过巨大的争议。”孙志升表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全面崩溃。在海防严重空虚的现实面前,在天津以外再建一个拱卫京畿的军港的需求,越发显得迫在眉睫。

但《马关条约》带来的巨额赔款,造成大清国库空虚,经费紧张,清政府统治者最终不得不同意荣禄、李鸿章等大臣的请求,拟建一商港,功能以运煤为主,客旅、杂货为辅,同时“转递国家邮政文件及驻扎北洋水师,靠泊军舰”,并由开平矿务局试办码头。

“此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今天秦皇岛的这片海域。”孙志升说。

这里面,不仅有中国的官员与实业家,还有金发碧眼的“洋人”。

1897年冬季,开平矿务局的一名英籍工程师鲍尔温,为了解决渤海海域冬季海港封冻、无法通航的问题,来山海关至秦皇岛一带考察。他在山海关海神庙附近住了近一个月,观察水文与海浪潮高情况。

其后,鲍尔温又与开平矿务局的英国船长麦克法林一道,乘“北平”轮首航北戴河金山嘴、戴河口一带,后又上岸骑驴沿线勘测。

几次考察后,一封考察报告提交了出来,报告中称已经发现了天然良港,其英文名被命为“森特波印特”(“CENT-POINT”)——“中心点”。

这个“中心点”,其实就是沉睡了一千多年的秦皇岛。

两个外国人,在无意间改写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他们的意见,得到了李鸿章的认可。

1897年2月,开平矿务局“永平号”轮第一次从烟台试航到秦成功,李鸿章再次奏告总理衙门,申请建港。6月,清政府正式批准秦皇岛为天津海河隆冬封冻时的辅助港,接海上来船的客人和邮件等。

“同年七月,传来英传教士甘林在联峰山购地建房的消息。洋人随后也纷纷来此购地,欲攫取秦皇岛港湾之权益。9月,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奉清政府之令,派贺壁理、德璀琳来秦勘视,假借铁路公司名义,秘密派人抢先将北戴河至秦皇岛沿海一带地亩圈占购买。”

孙志升在所著的《海港区》一书中,详细地说明了当时建港地之争的经过:

当时,张翼、鲍尔温、津海关税务关司贺壁理、德璀琳先后勘察北戴河到秦皇岛一带沿海,确定下了洋河口、戴河口、金山嘴、汤河口、秦皇岛为备选地段。后德国人德璀琳建议建在金山嘴,周学熙等人则主张建在秦皇岛东南山西南岬角处,并陈述理由:北戴河一地暗礁较多,不易停船靠泊。

周学熙,是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与另一著名实业家张骞素有“南张北周”之说,他当时的身份是开平矿务局的会办,说话很有份量。

“如此选址的深层原因,其实还是北戴河当时被洋人买去了大片土地,清政府的有识之士,怕这里会变成另一个租界。”

选址之争,最终获得了鲍尔温等外籍工程人员的支持,后经勘定委员会讨论,决定港口建在秦皇岛,北戴河赤土山以西则开辟为避暑地。

中国第一批自开口岸,由此确定了雏形。



(1915年时港口大小码头鸟瞰)

1898年3月26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五),总理衙门以“振兴商务”为由,上“秦皇岛自开口岸折”。同日,光绪帝批复依议:“秦皇岛与湖南省岳州府、福建省福宁府三都澳一起,成为自开通商口岸。”

其后,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京使节、张贴告示,宣布秦皇岛自行开埠,并划定戴河以东至金山嘴沿海向内1.5公里,往东北至秦皇岛对面地段为各国人士避暑地,“准中外人杂居”。

清政府的这一批示,意味着中国第一批自开口岸、第一个旅游区均在秦皇岛成立了。

这,也正是秦皇岛这座底蕴可以上溯千年的城市的现代起点。

一个招募站,招来一城人

今天,乘坐秦皇岛的8路汽车,会经过“西盐务站”和“东盐务站”。

明朝以来,因为秦皇岛临海,朝廷在当地设“盐大使”总理盐务,“盐务村”之名也由此而来。1898年建港以后,开平矿务局经理办公处,就设在了东盐务村盐大使衙门内。

古老的盐务衙门,变成了港口管理者的办公地点,这一微妙的转变,恰恰预示着这片土地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变迁的开始。

开平矿平局的办公地点几经改变,从最初的盐大使衙门,又转到港区里,此后,港口管理者活动、聚会的场所,又多设在东南山附近的南山俱乐部。

南山俱乐部,位于今日港口博物馆院内。在港口博物馆馆长王永库看来,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这座城市一个鲜活的历史坐标。

开港前后,这里也开始走上了近现代工业之路。



(南山博物馆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港口博物馆)

随着中国的第一家桥梁制造厂山海关桥梁厂、中国第一家玻璃厂耀华机器制造玻璃有限公司秦皇岛工厂等实业的相继建立和完善,以桥梁制造、建筑材料、食品工业为发展的一系列产业在这里相继出现。

王庆普,秦皇岛港口集团史志办原工作人员,也是一位资深的港史研究者,如此介绍当时的情景:

“第一家西医医院——港口医院,第一家邮政局,以及电报房、牛奶房、高尔夫球场、网球场、酒吧、电影院等配套设施,很快也陆续出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闭关自守的小农经济社会时,秦皇岛这个面朝大海、因港而建的城市,却已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

城市人口的快速聚集则始于1904年。

“从1904至1906年之间,秦皇岛港设立劳工招募站,向南非金矿输出中国劳工。三年时间,共有30批共计4.3万人,从这里启程离港,前往南非。”王庆普说,亲手导演这一幕的,正是时任开滦矿务局总经理的那森和开滦矿务局工程师、后来则担任过美国总统的胡佛。

南非劳务输出,是一部中国劳工的血泪史,却在客观上,为秦皇岛带来了大量的城市人口。几万名劳工的到来,及后来的潜返,促成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他们与在这之前,很多借道于此、试图闯关东却选择了留下的人们一起,为城市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血液。

“20世纪建港之初,岛上仅有铺商20多处,居民很少。随着港口规模的扩大,再加上当地设立华工招募站,数万工人由此登船,住户开始有了三、四百户,产业工人达到了3000人之多。后来职员、工人人数逐渐增加,就开始修建一、二、三等房,这些房子很多今天还保存着。”王永库介绍说,“像我们秦皇岛人熟悉的‘五大里’等就是那时候修的。”

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一座天桥,架起了一个城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秦皇岛有了自己的第一条水泥马路——由港区内的南山边上一直修至三角花园,被称为“开平昌道”。它还有另一个名字——“通港路”,因为这条马路直通港口。

这条长2.5千米的马路,在1912年开平矿务局与滦洲矿务局合并后,又被称为“开滦路”。1913年(民国2年),当地又修筑了从南栈房(今港口一货区)到高道口的步行街,因路面材料由特殊的缸砖铺成,这条开滦路的延伸路被称为“缸砖路”。

如今,砖面刻有“KMA”(即开滦矿务局的英文缩写)标志的特制缸砖,已经成为文物,被陈列在港口博物馆内。



(KMA砖)

开滦路是当时的繁华地带,相当于今天的商业街。很多著名的老字号、时尚的西餐厅、银行、酒吧以及很多外资大企业,如德士古石油股份公司、美孚烟草公司、三菱洋行等,都设在这条街上。在开滦路的四周,还有公园、医院、学校、教堂等,秦皇岛最早的南山电厂也建在这条路旁。

1919年,一座老天桥横空出世,勾勒出了当时整个城市的样貌。

老天桥与铁路息息相关。1919年,京奉铁路秦皇岛绕线工程竣工,新增设南大寺站和秦皇岛站,同时,市内铁路全线也增长了1.25公里。

这增长的1.25公里路线,像一条弯弯的玉带,穿越了这个城市,形成了一条新的分界线。“从此开始,有了‘道南’‘道北’之称。这里的‘道’不是马路,是铁路。”

孙继胜对“道”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而铁路之上架起的一条拱形过街天桥,则成为当地的一个新地标。

“那时候,站在天桥上往下一看,是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往两边看,则是由道南和道北形成的两个世界。”孙继胜说。

在道南住了几十年的原港务局工作人员刘胜武描述,当时,道南多为商铺,还有高低起伏的洋房,整齐有序的缸砖,鲜花锦簇、松柏成林的开滦广场、三角花园,还有漂亮高级的南山一号楼别墅;而道北则是平民区,低低矮矮的平房,下雨时落满污泥的土路,满大街挑着担子叫卖着的小贩,以及从柴禾市到雨来散,再到老天桥市场、长城马路,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

“老天桥穿起的两个世界,构成了秦皇岛最初的城市中心城区格局。”



(老天桥遗址)

据港口博物馆史志科的资料显示:“到民国13年(1924年),城镇居民总数已有7.13万人,占临渝县人口总数的33.5%。”而到了1935年(民国24年),这一地区商店已激增至1334家,秦皇岛一带则占了403家。

秦皇岛的开埠,也影响了秦皇岛地方工业的兴起,先后涌现了临榆习艺所、抚宁工艺局、昌黎织染厂、卢龙开采石灰岩的“福得恒大柜”、柳江煤田的“石门寨无烟煤公司”、长城公司煤矿等具有现代工业性质的企业,甚至还有了汽车营运公司等服务性行业。

而居住在城区里的人们,也形成了越来越浓郁的、港城特有的城市文化,“逛码头”就是秦皇岛开埠后形成的“新民俗”之一。

“从1916年以后,因为秦皇岛港的码头在端午节那天对外开放,也使得在节日当天,每家每户除了大清扫、包粽子、插艾蒿、蒲草之外,还要穿上新衣服,齐聚港区,成群结队的去逛码头。有的时候,被当地人称为“大海洋楼”的大轮船也会对外开放,吸引大家争先恐后的上去观光、游览。”

曾在位于东南山的“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工作了8年之久的原景区主任骆欣对此记忆深刻,因为“逛码头”的习俗百年来不仅一直流传至今,景区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年一度举办“望海大会”的传统。

1948年,秦皇岛解放后,成立了秦榆市,辖秦皇岛、山海关、北戴河。1949年山海关划归辽西省后,秦榆市改称秦皇岛市,“秦皇岛市”的称谓第一次正式出现,并成为当时河北省四个直辖市之一。此后,秦皇岛一度由唐山地区行署管理,至1983年,唐山地区行署撤销,又实行了市管县体制,有了现在的境域范围。

1984年,秦皇岛市被确定为我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向世人。至此,它终于完成了从一片荒滩向现代化城市的转变。



(此文为河北日报“寻找河北城市新起点”系列策划报道首篇文章,见报有删节)

刘剑简介: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职业写作者。

写过:

长篇小说《天使不在线》(一、二)

长篇小说《天下风云出我辈之旌旗裂》

长篇小说《谁主沉浮》

长篇小说《大港口》(一、二)

长篇报告文学《罗哲文与山海关》

长篇报告文学《拒绝屈服》

长篇报告文学《大石河》

长篇报告文学《天人生死路》

长篇历史专著《帝国雄关》《帝国铁骑》

及多部影视题材作品

获过:

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秦皇岛首届市管专家

秦皇岛第八届拔尖人才

秦皇岛微信海营销讲师等荣誉称




    关注 故事大王刘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