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不止是一片树叶的故事 4 ——返璞归真的明代

 

茶在明代由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茶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而不在是高高在上的贵族饮品,返璞归真后的茶,也更合文人“重口味”。明代紫砂与瓷器的发展,又推动了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在明代由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茶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而不在是高高在上的贵族饮品,返璞归真后的茶,也更合文人“口味”。明代紫砂与瓷器的发展,又推动了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都是太祖像 但三张也差异巨大啊!


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公元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后人于此评价甚高:"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进。……按加香物,捣为细饼,已失真味……。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 简单说,太祖认为团茶太劳民伤财,换散茶吧,只要味道纯正,散茶更便宜。

两宋时的斗茶之风消失了,饼茶为散形叶茶所代替,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开千古清饮之源。这样一来,老百姓喜大普奔,争相饮茶。

明人认为这种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这种瀹饮法实际上是在唐宋时就已存在于民间的散茶饮用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明代一些文士如文征明、文徽明、唐寅、陈洪绶、丁云鹏、徐渭皆是一时怀才不遇的大文人,于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又都嗜茶,因此他们有能力开创了明代"文士茶"的新局面,他们都有不少佳作传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以下高清大图。先看多数人错认的一张名画。



《品茶图》
明 文徵明 纸本设色。88.3 x 25.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品茶图》作于嘉靖辛卯年(1531),作者是年六十二岁,自绘与友人于林中茶舍品茗的场景。图内草堂环境幽雅,小桥流水,苍松高耸,堂舍轩敞,几榻明淨。堂内二人对坐品茗清谈,几上置茶壶、茗碗;堂外一人正过桥向草堂行来;茶寮内炉火正炽,一童煽火煮茶,准备茶事,茶童身后几上摆有茶叶罐及茗碗,一场小型的文人茶会即将展开。

画上作者的题诗也点明了此层意旨:

碧山深处绝纤埃,

面面轩窗对水开。

穀雨乍过茶事好,

鼎汤初沸有朋来。

图中文徵明所绘的草堂,是他常与好友聚会品茶之所,三年后嘉靖甲午(1534)文徵明复绘《茶事图》画上并作茶具诗十首,此画上的草堂亦即此处,房舍、老松、一草一木,无一不与《品茶图》相同。是年三月文徵明卧病,不能前往支硎虎丘品茶,友人归来携茶二三种相赠,文徵明于病中品尝虎丘雨前茶,遂作此画并书〈茶具十咏〉。

文徵明的品茗茶舍,林茂松清,景色幽致,也正是明代文人所追求茶舍的理想境界,「搆以斗室相傍山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幽静清雅的茶舍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场合之一,在这里读书看画、品茗独坐、接友待客、长日清谈,也是小型雅集的聚会所。

不少人认为上图文征明所作,差矣,下图才是文征明。
《惠山茶会图》明  文征明 纸本设色 纵22cmx横6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描绘了明代文人聚会品茶的境况,展示了茶会即将举行前人们的活动。是珍贵的明代茶文化资料。画面景致写的是无锡惠山一个充满闲适淡泊氛围的幽静处所:高大的松树,峥嵘的山石,树石之间有一井亭,山房内竹炉已架好,侍童在烹茶,正忙着布置茶具,亭榭内茶人正端坐待茶。画面人物共有七人,三仆四主,有两位主人围井栏坐于井亭之中;一人静坐观水,一人展卷阅读。还有两位主人正在山中曲径之上攀谈。情与景相交融,鲜明表达了文人的雅兴。时值大概1518年的清明时节,文征明偕同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游览无锡惠山,在惠山山麓的“竹炉山房”品茶赋诗。此画记录了他们在山间聚会畅叙友情的情景。观赏这幅名画令人领略到明代文人茶会的艺术化情趣,可以看出明代文人崇尚清韵,追求意境的茶艺风貌来。

下面这张可是号称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的《事茗图》!请歪脖横看:)
《事茗图》 明 唐寅 长卷纸本设色,纵 31.1cmx横105.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事茗图》是山水人物画,描绘了文人学士悠游山水间,夏曰相邀品茶的情景:青山环抱,林木苍翠,溪流潺潺,参天古树下,有茅屋数间。茅屋里一人正聚精会神倚案读书,书案一头摆着茶壶、茶盏诸多茶具,靠墙处书画满架。边舍内一童子正在煽火烹茶,舍外右方,小溪上横卧板桥,一人缓步策杖来访,身后一书童抱琴相随。画卷上人物神态生动,环境优雅,表现了主人客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事茗图》画卷后有画家用行书自题五言诗一首。诗曰:“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赏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吴趋唐寅”。下有“唐居士”、“吴趋”、“唐伯虎”三印。诗中道出了在长夏之曰,自以饮茶为事,虽有怡情惬意,但也带有点点愁思。是描绘当时文人学士山居闲适茶饮生活的真实写照。
《玉川煮茶图轴》明 丁云鹏 纸本设色  纵137.3cmx横64.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玉川煮茶图轴》是明代著名画家丁云鹏晚年(万历四十年约1612年)在虎丘为陈眉公而作的细笔水墨画。画作题材来源于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意,卢仝坐蕉林修篁下,自看雪汤生玑珠,手执团扇,目视茶炉,聚精会神候火定汤,煮茶品茗的场景。画面是花园的一角,两棵高大巴蕉下的假山前坐着主人卢仝——玉川子,一个老仆人提壶取水而来,另一老仆人双手端来捧盒。卢仝身边石桌上放着待用的茶具,他左手持羽扇,双目凝视熊熊炉火上的茶壶,壶中松风之声隐约可闻。那种悠闲自得的情趣,跃然画面。《玉川煮茶图轴》(又称:玉川煮茶图,玉川烹茶图)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品茶图》明   陈洪绶  绢本设色 纵76cm×横5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品茶图》又称《停琴啜茗图》,绢本设色,76cm×53cm,明代陈洪绶1645年作。画面典雅简洁,人物造型高古,衣纹细劲圆润。画中两人相对而坐,似是一主一客。蕉叶铺地,主人坐于其上,旁置茶炉壶具,炉中炭火正炽。客人坐一怪石上,又以一方奇石为琴台,古琴已收入锦缎琴套中。此时,琴弦歇,茶正熟,两人手持茶盏,四目相视,正闻香品啜,耳边琴声犹在。此中乐趣,任凭读者遐思。

    在明代,紫砂茶器与瓷器的发展与繁荣也推动了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明 供春 (又称供龚春、龚春 )树罂壶

 明 时大彬 玉兰花六瓣壶 刻款 【万暦丁酉春】 1597年作   高 8cm 阔 12.1cm
明 时大彬 提梁紫砂壶  南京博物馆藏

明 李茂林 八瓣菊花壶 高9.6cm 阔11.5cm
 明 时鹏 水仙花六瓣方壶 刻款:时鹏-明,万历(16世纪中叶)高 9cm 阔16.8cm


明代正德一嘉靖间(1506一1566)。据《宜兴县志》载:明正德间,有制壶名师供春。所制紫砂荼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所制“树瘿砂壶”为世所宝,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明代嘉靖~万历间(1522~1619)。著名紫砂高手有董翰、赵梁、袁锡、李养心和时朋。

明代后期。紫砂名师时大彬及其弟子李仲芳、徐友泉,有“壶家妙手称三 大”之赞誉,时大彬所制茗壶。千态万状,信手拈出,巧夺天工,世称“时壶”、 “大彬壶”,为后代之楷模。

万历时名工还有欧正春、邵文全、邵文银、蒋伯夸(草字头下一“夸”)、陈用卿、陈信卿、闽鲁生、陈光甫、邵盖、邵二荪、周后溪、陈仲美、陈君用等。万历后的名工有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陈君盛、陈辰、徐令音、沈子澈、陈于畦、徐次京、惠孟臣、葭轩和郑子候等。

明末,宜兴紫砂器由葡萄牙商人, 远涉重洋运至欧洲,称为中国的“红色瓷器”、“朱砂瓷”,成为欧洲市场的热销产品。1650年荷兰人模仿鼎蜀壶,制造成茶用陶壶的最早样本,自此开启欧洲茶壶的爆款旅程。

明万历镂空永享太平春小碗  观复博物馆 藏


明代  口径9.5cm;底径4cm;高5.6cm。撇口,弧壁,腹部饱满,造型精致小巧,碗身作钱币形镂空装饰,外壁五开光绘团凤纹。造型罕见,工艺复杂,是万历镂空装饰瓷器难得的精品。观复博物馆 藏

而明代茶叶产地周边的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烧造技术,在宋、元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提高,制瓷工艺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当时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除开设了官窑——“御窑厂”烧制御用器外,民窑也有很大发展,出现了“官民竟市”的欣欣向荣局面。
明青花月映梅纹碗(对) 杭州博物馆 藏


此对碗为明嘉靖文物。高5.2cm,口径13cm,足径4.7cm。撇口、斜腹、圈足。胎体薄,胎质细腻,洁白。施透明釉,釉面滋润光滑,釉下绘青花。碗内壁口沿绘一条几何花卉纹组成地装饰带,以底部为中心绘一株树,梅枝向上伸展,枝头点缀梅花。梅枝上方有一轮新月,故称之为“月映梅”。梅树主杆两侧绘有矮竹枝。外壁绘松枝、竹枝、飞虫假山组画。该碗有两个,其图画的主题一致,在布局和辅助纹饰上略有变化,故称对碗。杭州博物馆 藏

宋,元时期,瓷器以单色釉为主,到了明代,五彩,斗彩以及各色彩釉逐渐发展和流行起来。青花瓷在元代已趋成熟,但存世量极少。经过明代的改进和创新,青花瓷才被推广开来并成为中国明代,清代及现代瓷业发展的主流。

整个明代1368——1644年,先后有十七个皇帝在位执政,共经历276年{南明除外}。其瓷器的制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其中洪武,永乐和宣德为最高峰。

中期: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其中成化斗彩最著名。

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其中嘉靖、万历五彩量最大。
读上数幅明代茶事名画,与紫砂陶瓷的发展,会发现这样几点茶事变迁。

首先,明代茶的品饮方式开始流行撮泡法。明代茶叶制作由团饼茶改为散茶,改蒸青为炒青。由此,品饮方式也从末茶烹煮或冲点改为散茶全叶沏泡。《品茶图》中茶炉上搁有一把单柄平底砂壶,炉旁又有一把紫砂壶,显然炉上的壶是煮水,炉旁的壶是泡茶,两人手上的是品茶盏。这种撮泡法一直沿袭至今。

其次,紫砂壶茶具进入了兴盛期。宜兴的紫砂陶艺可以追溯到唐宋,甚至更早的东吴、西晋。但当时紫砂陶艺与茶没有多大关系,或者只是一种取水盛水的器具。明代散茶兴起,新的撮泡法流行,泡茶的茶壶才真正出现。紫砂茶壶因其良好的实用功能,而且以俗入雅,以平出奇,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受到了士大夫文人的喜爱,有的还参与壶的设计制作。明人诗词和绘画中就有很多咏赞或描绘紫砂茶壶的,如上面唐寅《事茗图》的茅屋中有一伏案读书之士,案上置的是紫砂提梁壶。

再次,与前人相比,明代文人更加强调了品茶时的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审美情趣的营造,这在他们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画作中高士们或于山间清泉之侧抚琴烹茶,而泉声、风声、琴声、与壶中汤沸之声融为一体。或于草亭之中相对品茗,或独对青山苍峦,目送江水滔滔。徐渭在《徐文长秘集》中列出他所认为的最佳茶境为: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娱,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冯可宾在《岕茶笺》中也提出:“宜茶”的十三境:无事,佳客,吟咏,挥翰,倘佯,睡起,宿酲,清供,精舍,会心,赏鉴,文僮。

茶一旦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就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而成了人们契合自然、回归自然的媒介。

明初社会不够安定,使得许多文人胸怀大志而无法施展,不得不寄情于山水或移情于琴、棋、书、画,而茶正可融和于其中,因此许多明代茶人都是饱学之士。这种情况使得明代茶著计有五十余部之多,其中有许多传世佳作。
其中,陈继儒撰《茶董补》,朱权撰《茶谱》,于清饮有独到见解;田艺衡在前人的基础上撰《煮泉小品》;陆树声与终南山僧人明亮同试天池茶,撰写《茶寮记》,反映高士情趣;张源以长期品饮心得、体会撰《茶录》自不同凡响;许次纾撰《茶疏》,独精于茶理。在这中间,朱权及其《茶谱》尤有重大贡献。
朱权(公元1378-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世称"神姿秀朗,慧心敏语",因招其兄明成祖朱棣猜疑,长期隐居南方,深自韬晦,托志释老,以茶明志,鼓琴读书,不问世事。他在《茶谱》中就明确表示他饮茶并非浅尝于茶本身,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表达志向和修身养性的方式。

朱权对废团改散后的品饮方法进行了探索,改革了传统的品饮方法和茶具,提倡从简行事,主张保持茶叶的本色,顺其自然之性。


明三宝太监郑和于公元1405-1433年曾奉使七次远涉重洋,到达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等地,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每次都带有茶叶。
南亚诸国对于中国茶叶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国家正是中国从海上通往地中海和欧洲各国的中介地。元、明以后,中国茶经过这些国家传向西方,形成了一条海上的"茶叶之路"。正是通过这条途径,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才开始遍及欧美,并延续至今。
守艺人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 文玩守艺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