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万象 厉害了我的信!第十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嘉宾大咖云集x3cbr/x3e媒体重点报道x3cbr/x3e厉害了x3cbr/x3e我的南信大x3cbr/x3ex3cbr/x3e李晓岑教授论证《蔡伦前250年:世界上第一张纸是怎样造出来的?》x3cbr/x3e并首次完整揭示西汉“浇纸法”造纸工艺流程...



你不一定要点蓝字关注我的







11月24日至28日,第十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承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界最高规格的学术会议。
校党委书记李廉
中国科
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教授
共同为我校中国传统工艺研究所揭牌
这也是全国高校中第一所传统工艺研究所
研讨会现场
会议规模刷新纪录 出席嘉宾重量级
出席会议的特邀嘉宾有苏里南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洛伊德·皮纳斯(Lloyd L.Pinas)大使、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席艾夫斯莫斯•尼古拉迪斯(Efthymios Nikolaidis)教授、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赫尔曼(Konrad Herrmann)研究员等海外专家,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小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化凯教授、石云里教授,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吴国盛教授等国内专家。


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席

艾夫斯莫斯•尼古拉迪斯(EfthymiosNikolaidis)教授


苏里南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洛伊德·皮纳斯(Lloyd L.Pinas)大使


16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就科学技术史界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交流汇报
议题内容涉及四大发明、交流史、传统工艺、气象史、天文史、技术史、学科史、计量史、综合史等多个领域,并从历史、文化、气象学等多个角度进行交流。

大会收到文章110多篇,刷新了历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规模的历史纪录



学术成果刷新对中国四大发明的认识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进程”。在四大发明专题中,与会学者展示和报告有关四大发明的最新成果,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如科学技术史研究院的执行院长李晓岑教授《蔡伦前250年:世界上第一张纸是怎样造出来的?》。李晓岑教授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发现在东汉蔡伦造纸之前就有了“浇纸法”,并首次完整揭示了西汉“浇纸法”造纸的工艺流程。

李晓岑教授介绍,中国传统造纸技术的“浇纸法”和“抄纸法”属于截然不同的技术体系,但均起源于中国内地,最早的古纸样品也保存在中国,中国确实是造纸术的发明国度。会议期间对这两种造纸工艺进行演示,吸引大量师生围观。


左边为浇纸法造出的纸、右边为抄纸法造出的纸
研究认为,浇纸法造纸是中国发明的最早的造纸方法,在陕西灞桥、中颜,甘肃悬泉置、金关等地都出土了西汉古纸,均为浇纸法造纸,又称之为非蔡伦系的造纸方法;目前最早的西汉古纸是甘肃省放马滩出土的西纸古纸,早于蔡伦造纸250年。该发现解决了“西汉纸出现的时代和工艺”的难题,并对一系列历史和考古问题研究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广西民族大学容志毅教授的《公元364年:道士炼丹炉中的火药爆炸》火药最晚应是在魏晋时期发明的,比传统认为火药为唐宋年间发明的认知提早了400年以上。

四大发明等科技进步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进程。但近年来学术界对四大发明的来历、发明权等问题出现诸多争议。
本次会议成果
刷新了人们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认识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天文气象仪器首次出展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特别在会议期间展出了水运仪象台、擒纵器水钟、地平经纬仪、象限仪、星晷、南宋秦九韶圆罂测雨器等30种中国古代的天文气象仪器,现场还演示了地动仪的使用。展出仪器数量多、规模大、范围广、知名度高。

这也是天文气象仪器首次展现在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上。



演示地动仪的原理



这个房子是啥?你猜~



这个东东是啥?你猜~



这个时钟怎么运行?你猜~



这个铜人在干啥?你猜~
它们产生于什么年代?有何用处?
关于30余件展品的
更多
信息
我们将进行专门报道
敬请期待!
媒体广泛关注,社会影响力大


此次会议吸引了报纸、电视台、广播、新闻网等众多媒体关注,20余位媒体记者深入现场,对李晓岑教授等7位专家进行了采访。特别是各大媒体对李晓岑教授关于造纸术研究的大规模报道,将古代这一传统技术展示在世人面前,提高了民众对于古代传统工艺的关注。

媒体记者集中采访李晓岑院长
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江苏电视台、江苏教育频道、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日报、中国江苏网等国内省内众多知名媒体对此次会议进行了大规模报道,增加了本次学术会议的社会影响力。




《科技日报》头版报眼重点报道



《中国教育报》头版重点报道



《扬子晚报》头版报眼重点导读



《现代快报》头版重点导读



《南京日报》头版报道



《金陵晚报》头版重点导读


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肇始于李约瑟研究所前所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何丙郁先生关于“举办一系列国际的中国科技史会议”的倡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夏鼐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泽宗先生等老一辈著名科技史与科技考古学者的支持下,比利时数学史家李倍始教授于1982年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举办了首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此后,这一盛会由学界公认的知名学者在著名大学轮流举办。

此次会议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促进了我校在科技史领域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我校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往期精彩


特别策划 | 一抹红的灵动,只为舞出秋季恋歌

我和母校|毕业后,她用手绘诉说眷恋:有一种信仰,叫南信大.第2季(上)

小龙说事|从南京到北京,既在赏雪又秀恩爱:由南信大微博引发的高校CP大串联

文字:相婷婷、林雯
图片:方蒙蒙、仇昊、陈宗林、林丰
编辑:范梦瑶 张一驰
审核:张锦文



    关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