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性都应当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和颐酒店事件无论后续如何,这几天对每个女性的冲击都巨大的,尤其是中产阶级充满了信念的破灭和无所适从的惶恐,各...



和颐酒店事件无论后续如何,这几天对每个女性的冲击都巨大的,尤其是中产阶级充满了信念的破灭和无所适从的惶恐,各种应对建议也从防身术发展到讨论要不要合法持枪权。

显然这个事件已经从“热点”进展成了“恐慌”。

人是感性动物,而恐惧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强烈情感。女性尤甚。

防身术和持枪权,都是女性保护自己的手段,我是赞同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女性的身体素质本身就弱于男性,更不要说专业罪犯的丰富经验,如果自己跟健身教练学几天拳击和空手道就能派上用场那也只能说对手实在太弱了。

比较恰当的手段,往往是能够以点破面的,比如手指、反关节、眼睛、下裆等,这些技术本身就是为了弥补身材和力量的差距,很适合女性对抗男性,尤其是在出其不意的时候。



打架拼的就是一个狠辣,关键时候得下得去手。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平常得多练习练习,多虐虐老公男票,凡事有了预演才不会害怕的动弹不得。

摊上事了却动弹不得的比例之高,超乎我们的想象,有做过统计实验,空难发生的时候,大部分人“呆若木鸡”、“坐以待毙”,小部分人“慌不择路”、“歇斯底里”,只有极少部分人可以冷静的行动并帮助他人(这和电影里演的可一点都不一样),除了那些老是摊上事的专业人士之外,适当的预演和练习(哪怕只是在头脑里过一遍)也可以有效的在灾难发生的时候迅速恢复理智并作出正确的行动,而这很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差别。

商场先看逃生路线的男人虽然多少有点无趣,但很值得信赖呀 :)

至于持枪权,我绝对支持,但并不建议女性因为这种理由去持枪,首先如果缺乏足够的练习,临场几乎是没用的,开枪打中人远比想象中要难的多;其次,女性明明有更好更简单的选择的,防狼瓦斯,或者干脆刺激性强的小瓶发胶也很棒啊;最后,这种时刻面对危险的心理暗示也是很不健康的,毕竟这个社会并没有媒体想象和宣传中那样危险(天天包里装着枪,时刻准备应对坏人,不是被害妄想就是PTSD了)

关于有些无良媒体总是蓄意放大黑暗,蓄意制造热点的行为,今天闲聊天的时候忽然意识到——这其实不就是一种新的“媒体恐怖主义”么。

实施的对象都是普通人,让他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产生怀疑与恐惧,认为没有人是安全的等等,这些对于恐怖主义的描述,对应到这些热点爆文,饭也不能吃了,水也不能喝了,车也不能开了,酒店也不能住了,海淘也不行了,小孩出门要被绑架,老公出差要被割肾,自个去试个衣服就可能会被卖到国外等等,是不是还挺契合的?

如果这些事如此普遍,我真的挺难想象那些爆文作者们平常都是怎么生活的。

毕竟意外都是客观存在的,服从概率分布,买再贵的车也不可能保证出车祸不死人吧。



纽约,911归零地

人家搞恐怖活动都是有宗教和政治目的或实施某项特定要求的,咱这恐吓完就撂挑子没下文了算是怎么回事?

与其服从于这些“媒体恐怖主义”去影响自己影响家人,甚至去传播恐惧,不如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好好锻炼好好练习,好好工作好好学习,该该吃吃该喝喝,多和朋友聚聚,多去看看话剧看看画展,春天到了出去走走看看万物生长的美好,外出住酒店别忘了锁门,尽量不要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中,有能力多帮助他人,帮不了也无需责备。



自由意味着对自己负责,而每个自由的女性都应当免于无谓的恐惧。


    关注 薛定谔的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