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故事阎涛:做一辈子潍县“耍孩子”

 

认识了阎涛的人,可能都会想起王朔那部经典小说《顽主》,或者想起一句地道老潍县词:”耍孩子“小编初见阎涛是市图...



其实阎涛不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创客”,认识了阎涛的人,可能都会想起王朔那部经典小说《顽主》,或者想起一句地道老潍县词:”耍孩子“

小编初见阎涛是市图书馆举办的一次潍县金石篆刻展上,头戴棒球帽,一身运动衣的他和周围的老先生以及文史研究员有点格格不入,但是他开口,老潍县的古往今来,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再次见到阎涛,是去年年底郭味蕖美术馆举办的”浞水逸人画展“,才知道阎涛就是”浞水逸人“。



在阎涛的画展上,一幅幅地道的潍坊民俗风情插画和人物漫画让参观者眼前一亮,阎涛的作品不同于潍坊人常见的山水花鸟,他只用廖廖几笔,简单的线条勾勒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讲述了老潍县小吃、节日、老街、大姓背后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回味那个时代独特的风俗与人情。



回娘家



过年



乡村电影

阎涛写道:“当我们沉浸在时代发展给我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回想起自己儿时经历的一切,我们才真正的感觉到,过去的东西有时候很珍贵,我们不应该忘记。



70后的阎涛从小到大,最痴迷的事情就是“玩”,唯一能阻止他上房揭瓦的事情就是画画了,家里的墙都被他画满,长大后又自己画油画素描,虽然没有进过专业美术院校,自成一派的画风反而成了他的长处。潍坊美协名誉主席、同志画社社长时振华曾这样点评阎涛:“就是因没有经过专业的美术训练,阎涛才保留了自己独特的才气。”



阎涛与时振华在画展上

阎涛骨子里的怀旧情怀,让他喜欢上了老潍县的时代环境,他将记忆中老潍县各行各业人物的瞬间典型形态,极其生动、准确而细微地描绘下来,又配以亲切、幽默、口语化的文学随笔。近百幅图文并茂的白描作品,质朴无华,却感动了“老潍县”们,勾起了他们对逝去岁月的无限回忆,同时也让年轻人从中认识了过去潍坊的众生相,体味到了一种特有魅力。



潍坊美食系列之朝天锅

阎涛写道:  到潍坊,必须吃顿朝天锅,也就是饼卷肉。传统吃法是围着大锅台坐一圈,老板发给你只放着葱末芫荽末的空碗,自己动手从锅里舀肉汤,醋、胡椒面自己加,先喝两口汤…想卷啥和站在锅台边上的老板说,他从锅里捞出来切好卷给你…最能体现你会吃、最解馋的是“来卷整肠”,老板会立刻明白来了个正宗吃货…



潍县姓氏故事系列“南关丁,一窝蜂”



“鱼店谭,不是玩”

阎涛的潍坊事系列还原历史的风尘,长长短短、或热闹或僻静的大街小巷诠释着潍县的个性和特质。

阎涛对老潍县的感情,与对同志画社的感情一脉相承,丁东斋的“游丝描”、“铁线描”,郭兰村工笔线条对他影响极深,成年进入收藏圈后,阎涛就做起了潍坊“乡贤收藏”,同志画社成员的作品他都有所涉猎。对他来说,收藏只是“玩”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把潍县文化,特别是同志画社的艺术和精神传承下去,为潍坊多留住一些精品。”



《五老观鱼》阎涛作

除了市井风俗,阎涛的人物漫画也别具一格,用笔不多却主次明确,线条优美,结构简洁,夸张又不失个人特征。无论是明星大腕,还是潍县人物,身边朋友,被他几笔勾勒得风趣传神。



画家系列:刘大为、蒋兆和、黄胄



潍阳三老:沈光伟、郭怡孮、郭志光

阎涛的爱玩是出了名的,刀枪剑戟花鸟鱼虫都喜欢”捣鼓“,但是他一般都离不开潍县本土特色,而且只要他喜欢上了,就像孩子发现了百宝箱,一定要翻个底朝天不可。

自从他迷上了潍坊核雕,除了自己动手雕以外,广结核友,一头扎进核雕世界中无法自拔,舍得花时间,费功夫,梳理了潍县核雕历史和派系,他花费了两年时间所著的潍坊第一本系统介绍核雕的专著《潍坊核雕》即将在3月份与大家见面。



阎涛作品集《北海人漫》与即将出版的《潍坊核雕》

有古语说“玩物丧志”,好似‘玩物’和‘丧志’是有必然关系的,而阎涛的“玩物”更像是“研物”,再加上他豪爽大气的性格,让人想起著名的京城“老玩家”王世襄,把葫芦养鸽训鹰逗蟋蟀都做成了精深好玩的学问,人生也有了一种如诗般的气质。

现代快节奏社会中传统文化日渐衰微,人们缺乏接触传统技艺和玩意儿的机会,生活中也逐渐少了一种精致的美感。一种会玩、会生活的态度成了这个时代的稀缺品。以阎涛为代表的一类我们身边老老少少的“耍孩子”们,正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生活,小潍也会把他们的故事一一道来,敬请期待。


    关注 文化潍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