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新书 大卫·霍克尼《中国日记》

 

八十年代霍克尼访中国的珍贵图文记录...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无疑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他1932年生于英国。1953年进入布雷德福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两年,尔后进入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并获该院金勒斯奖,1966年在克斯明画廊举办个人画展。

霍克尼1961年去美国,此后多次居住在美国并有自己的工作室,创作了一批有世界影响的杰作。现代画坛很长时间为抽象艺术所统治,近20年来在绘画中又呼唤形象,追求可感性,于是有了新具象派。霍克尼的绘画一直重视具体形象,而且这些形象直接摄取于福利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如生活起居的室内,家族亲戚与朋友,这些人的生活细节与情绪变化。

霍克尼早年追随汉密尔顿发展波普艺术(Popart),60年代波普艺术在美国为全盛时期,代表人物有R·利希滕斯坦和A·沃霍尔。他们的特点是以人们衣食住行的日用品为绘画对象,采用实物拼贴、环境设计的方法,物象是精细的、变形的,具有广告设计的性质,画面显示为冷漠超然的风格。

数十年中霍克尼绘画都吸取这种波普艺术的特点,又创造性地融入他的绘画之中。他的画写实中略带变形,既有精细的照相写实,又有变形夸张的拼合,那种人与存在,人与社会细微奥妙的变化深藏在他的作品之中。

霍克尼是位技艺高超的英国画家,那些杰作都是以美国生活为题材。也如休斯所说,只有外国人才能够在加利福尼亚阳光下单调而幸福的生活中,提取出像霍克尼那么充满深情的形象。
这位世界级的大师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绘画、摄影、设计等诸多艺术领域都有着杰出的成就。在加州与伦敦的工作及各地游玩的过程中,Hockney把注意力放在人物以及周遭环境上。他以父母及朋友为主角所画的肖像特别强调各个人物的特色。 80年代,他在摄影与剧场设计上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创造性地将照片拼贴成一幅幅画作,这种独特技艺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摄影艺术形式,被众人称之为“霍克尼式”。
英国国宝级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今年春天的“中国之行”掀起了“现象级”的热度。实际上,早在1981年,霍克尼就同英国诗人、著名评论家史蒂芬·斯宾德(Stephen Spender)一起访问过中国,并将这段经历集结出版,名为《中国日记》。
右一: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右二:史蒂芬·斯宾德(Stephen Spender)

一行人先后游历了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无锡、上海、桂林、广州、香港等地。“中国之行”结束后,斯彭德和霍克尼分别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了这次旅行,并于1982年,由英国著名艺术出版社 Thames & Hudson Ltd 出版。
China Diary

Stephen Spender, David Hockney

Thames & Hudson Ltd

全书包括158幅水彩、速写及摄影作品,成为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的珍贵图像档案。
《中国日记》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这本由英国诗人、著名评论家史蒂芬·斯宾德撰文、艺术大师大卫·霍克尼配图的《中国日记》记录了1981年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一行人游历了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无锡、上海、广州、桂林、香港等地,并访问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

著名媒体《经济学人》曾盛赞本书中来自霍克尼先生的珍贵图像记录:“欣赏霍克尼的绘画是一件美事,而将他带到中国则让这个世界更丰富了。”
大卫·霍克尼在杭州户外写生

1981年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引起了大卫·霍克尼极大的兴趣,他将镜头对准了琳琅满目的商店橱窗,留下了关于那个时期的珍贵记录:
霍克尼镜头下的中国街头


霍克尼在旅途中画下了他中国行的旅伴英国诗人史蒂芬·斯宾德
霍克尼曾多次在采访中提到中国古典绘画对他的影响,而他笔下的中国景色则诗意而抽象
霍克尼笔下的“桂林的山”
霍克尼笔下的“天安门广场”


霍克尼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中的装饰、结构同样充满了热情


霍克尼镜头记录的中国社会民生

书中有很多霍克尼在旅途中画下的速写,随性而生动

当然书中更多的是斯蒂芬.斯彭德和大卫霍克尼在中国行中记录下来和当年各行各业的人进行的访谈对话。从一个西方人的视线来看中国。
大卫·霍克尼访问浙江美术学院
和《诗刊》年轻诗人的对话

探索大卫.霍克尼的艺术之路,了解西方艺术大师眼中八十年代的中国,再通过他们小视线回顾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也许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长按以下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立即拥有这本《中国日记》


    关注 视觉书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