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下一代操个心

 

“没事瞎操心,要你管。”...



最近上心理咨询课程,班上大部分人都是妈妈,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了一个非常陌生的群体。几周下来,听到妈妈们问的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培养”。

无论课程中老师讲到什么,大脑的记忆容量也好,孩子的社会化进程也好,总会有妈妈举手问:“这个可以培养吗?”。以至于最近的一节课,当一个妈妈就短时记忆容量提出“是否可以培养”的问题后,我脱口而出:“又要培养啊?!”

回忆自己长大的过程中,父母似乎并没有刻意培养我,但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还是能够提供相应的帮助的。这点我是幸运的,可能很多现在的家长在小时候过度缺乏关注和教育,所以自己做了父母后,就急切地想要在孩子身上弥补当年的缺憾。

其实我非常理解妈妈们想要全方位培养孩子的每一方面的能力,也很支持家长们多学习各种知识在生活中更好地潜移默化教育孩子,我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些急切的问题背后一颗颗焦虑的心失去了方向,很可能在全方位培养的同时也无意中全方位毁掉了一个孩子。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知道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每一个孩子出生之时,先天智力上的优势弱势也是无法改变的,例如大脑的短时记忆,若是先天只有5个单位,后天再怎么培养,也最多扩展到6个,若是先天就有9个单位,后天不培养,也最多丢失1个单位。于是,做家长的应该搞清楚的是,我到底应该培养孩子的什么能力,而不是妄想全方位恶补。

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和优势,加以培养,其他方面只要不走歪路,顺其自然就好了。现在的孩子条件特别好,可以同时学习好多东西,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地方是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去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和擅长的事情。坏的地方是精力分摊,很难在某一个方面发展得特别出色。

在所有需要培养的能力中,只有一个是万万不可少的,就是好奇心。具备所有的能力,而缺少好奇心,则没有一项能力可以被完全激活。什么能力都不够,但有了好奇心,也能激起一个人百分百的潜力。

在我中学对刻板的语文教学丧失兴趣而放弃学习的时候,我妈并没有试图训练我的阅读理解能力、记忆力,因为这些东西都在那里,培养与不培养都不增不减。她做的事情是,拿出《资治通鉴》中的一本,翻到“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向我娓娓道来。从小就爱读故事听故事的我,自然是不明觉厉,看着书上这么小一段完全读不懂的话,惊讶竟然讲述了这么一个生动的故事。妈妈告诉我现在学语文是很枯燥,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读懂这样的书。我顿时有了目标和兴趣,觉得与达成我的目标和兴趣相比,学习的枯燥完全是可以忍受的。

有了兴趣之后,接着需要培养的就是持之以恒的能力。最近在读《万物简史》,兴奋的心情和小时候读各种科普书籍并无二致,书中提到了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其中印象特别深刻的却是关于微生物学领域的那些执着的研究者。你或许会认为,世界上不会有多少人愿意花毕生的心血来研究那个不起眼儿的东西,但实际上研究苔藓的有好几百人,他们对自己的课题怀有强烈的感情。

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发明、发现,都归功于那些如同孩子般执着的科学家。他们中有的人一生都在研究苔藓,有的人一生研究蜗牛,我们是否能够想象自己把一生奉献给一件事呢?

在持之以恒这个方面,其实小时候做的不好的,长大了很难改变。那么,在这方面,家长到底应该做什么呢?鼓励当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支持。“支持”恐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不是出钱出力就可以做到的,而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比如你的孩子对昆虫感兴趣,他热衷于收集各种昆虫,活的、死的。作为家长,你能接受吗?很多家长自己就退缩了,这就像我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一样,凡是我喜欢的,总有一些权威来反对我,例如“学数学找不到工作”之类的。

小孩子是否有能力持续做一件事,和周围的人有没有持续支持和鼓励他继续下去,有着很大关系。如果家长首先就退缩了,那么孩子当然就觉得遇到困难退缩是理所当然的,并且在今后的人生中习惯性当逃兵。如果家长表现出事情的价值取决于是否能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那么孩子也会有同样的观点,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人。

归根结底,在教育问题上,作为一个没有小孩的中年少女,也并没有多大发言权。只想提出一个个人观点:顺应社会的大趋势必定会损耗个人的差异性。“求同存异”这个词明显具有某种欺骗性,那么,也许偶尔也可以换个思路想想“求异存同”的好处,是吧?


    关注 蒋老师不讲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