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尧山八仙板与花鼓

 

朋友若有闲暇清明节请来尧山观看“打八仙”、“敲花鼓”。...





蒲城县城北约十五公里,风景秀丽古柏参天的“尧山”,因山中庙宇里供奉的“尧山圣母”而闻名遐迩,更因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尧山周边十一个神社接、送圣母坐像的盛大庙会活动而名动三秦;甚至远传我省西邻甘肃北邻山西内蒙。二零零六年尧山庙会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保护名录。

“尧山圣母”相传为尧帝次女女英,她聪明美丽,更是纯洁善良爱民,历来以赐雨送子、冶病、惩恶扬善、民众有求必应而灵验。周边村民对她怀着无比的信仰和崇敬而顶礼膜拜。旧县志记述,唐穆宗曾为她颂发鎏金铁劵,册封为“灵应夫人”。明朝天启三年蒲城县令王佐奏请将尧山庙胜迹载入祀典。从此尧山香火更盛,山南五社、山北六社共十一社。每社又包括若干自然村,纵横几个乡镇,每年清明节三天庙会活动更是热闹非凡,一年胜过一年,一社赛过一社。

每年清明节,便是尧山庙会活动的正日子。这一天头年接走圣母坐像的神社鸣锣香鼓,必须在十二点前把神像送回庙中。而今年接“爷”(把接送衶像俗称接“爷”、送“爷”)的神社早已等在大殿台阶下。这一天尧山庙会社火荟萃,有震山河荡心魄的尧山大鼓,有高入云霄的“斗子旗”和五彩缤纷的“花杆子”;还有紧凑响亮的“八仙板”,有背旗飘飘鼓点激越热烈的“花鼓”;还有“高跷”“芯子”、“旱船”、“跑马”、“吆驴”、“送女”、“娶媳妇”等等,真正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长长旳社火队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声势浩大。从始至终鞕炮、“三眼枪”震耳欲聋,加上十几座庙中还愿求神的鞭炮连续不断,整座尧山人声鼎沸烟雾升腾,满山遍岭的人们兴高采烈喜气洋洋。而所有参与社火的表演者更是精神亢奋思想集中动作到位。但是,不管社火队多么庞大,花样怎么出陈翻新,十一个神社无论是谁家“接爷”或“送爷”,几百年始终不变的规矩是,社火队首先是旗锣即锣鼓彩旗“斗子旗”“花杆子”,下来紧跟着排在笫一的都是开道的尧山“八仙板”。

说起“八仙板”顾名思义,它当然与“八仙”有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成语人人皆知,而“八仙”的故事更是大家津津乐道。据尧山十一社兴光村王忠玉、杜进友、杜润娃、王进明几位老人回忆,他们的爷爷听他们老爷爷的爷爷说,“八仙板”和尧山庙会的兴盛同时产生,大约己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人们打“八仙板”一则是纪念歌颂“八仙”的聪明睿智,而主要是对“尧山圣母”表示深深的敬意,祈求圣母多赐福赐子、风调雨顺、化凶为吉!

“八仙板”由两片木板做成,为了击打时声音响亮中间加一小薄片,名叫“响音板”。两片木板外的上端刻着两个背靠背的小人,漆成黑色,而漆成红色的板身一面画龙一面画凤,寓意龙凤呈祥阴阳和合。表演者手持木板下端窄窄的一截击打,发出有节奏的清脆响声。尧山“八仙板”,俗称“打八仙”,它是尧山周边的民众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们创意传承的地域性文化艺术产物,是发源和衍生在尧山十一个神社间这一特定区域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它流传和影响也是在尧山十一个神社辖区。
据兴光村王忠玉老人说,他八九岁吋,那时“打八仙”由十七人组成。一个八仙头腰架小鼓口吹哨子,扮成戏文中的木瓜或者孙悟空,统领全队指挥队形变化。八个人手持八仙板拍打是表演的主角。另外八人手提锣敲或拍铙拍钗,随着哨子伴奏,并旦每人背一个纸糊的神楼叫“背花”,“背花”中分别供奉着“八仙”神像。在行进中十六人排成两行,随着八仙头的鼓点与哨音,统一拍打“滴哩哩哩叭(bia),滴哩哩哩叭(bia),滴哩哩哩叭叭、滴哩哩哩叭”。声音响亮清脆,步伐粗犷豪迈。除一个女的扮何仙姑,其余十六个全部为精壮小伙子,到了表演场地,背“背花”伴奏的八人分散在四边,八仙头领导指挥其余八人在场地中央变化队形表演,俗称摆“花子”。节奏尽管是永远不变的“滴哩哩哩叭(bia)……”,但随着八仙头鼓点与哨声的不断加快加强,大家的节奏也就一阵紧似一阵,八仙头双手交叉又迅速分开,队形立即变“叉步”,两人对面先打“滴哩哩哩叭(bia),滴哩哩哩叭(bia)”,两人互换位罝打“滴哩哩哩叭叭”,再打最后“滴哩哩哩叭”时两人背靠背提起一腿或者背靠背蹲下又快速站起回到各人位置。动作干净利落快捷变化令观者眼花缭乱,总之是笔下写来慢而实际表演过程就是一刹那。八仙头双手一扭,队形立即变“麻花8”动作节奏依旧,变“封四门”“宝塔”“金香炉”“水围城”等等。八仙头在指挥的同时,他完全可以即兴表演,逗人发笑的脸部表情和滑稽的手腿动作,张扬自己取悦观众整个表演热烈紧凑,引起观众阵阵喝彩和掌声。

尧山九社东党村八十六岁的曹万学老人说,他儿时“打八仙”,“背花”背在八个表演者背上,他们村除了上边说的那些花子外,还有“敲尿骚”“尻子对尻子”“膝盖对膝盖”。动作最难是“敲尿骚”,一个人蹲下的同时另一个则要从他头顶跨过,手中“八仙板”照打不误。清明节轮他们社接“爷”那天,尧山山门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神棍上百条也豁不开道路,社火头就要旗锣闪在旁边让他们“打八仙”豁场子。他们正当少年,意气风发血气方刚,板子抡的圆打的响,步子跨的大迈的开,队伍所到之处,人群立即闪出一条道路,惟恐躲避不及挨了板子。他们“打八仙”的等把“爷”接回村,人人大汗淋漓胳膊腿痛疼不堪,然而精神亢奋。笫二天第三天“游神楼子”仍然是英气勃勃照打“八仙”不误。
斗转星移沦海桑田,历史进入高科技的今天,人们追求简单明快,老祖先留下的打“八仙”形式依在但实质内容已被简化,寓意“八仙”的“背花”已不复存在。表演伴奏全是女性,八仙头有女的或男的不一而论,伴奏的由八人减至四人甚至两人。由于全部被女性取代,所以扮相靓丽彩衣明艳,步伐飘逸轻盈,给人近乎一种舞蹈的感觉,过去那种粗犷豪放荡然无存。花样除了传统的那几种又增加了“五谷丰登”“柿花”“十字”等等。人们赋予它新的内涵,完全把它演变成一种娱乐活动,宗教信仰的成份在逐年减弱,群众娱乐兴趣在逐年上升。

“八仙板”它仅仅局限于尧山十一个神社所辖区域。它属于我们尧山的先祖发明创造,后经一代又一代人们演变传承的“下里巴人”文化艺术。它在每年清明节尧山庙会活动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人们一算今年轮到“接爷”排社火,脱囗而出就是“打八仙”“敲花鼓”。要说“打八仙”是尧山社火中的一朵奇葩,那么和它相辅相成的“花鼓”便是它同根同系的姐妹花,它们在尧山社火中相映成辉相互媲美。

尧山“花鼓”在早些年间和“打八仙”一样全部由小伙子承担。一个花鼓头八个表演者八个伴奏者。表演的八个人背扎五面小旗的“靠子”,小旗上有的绣龙有的绣凤,颜色有黄、红、绿、蓝四色。腰架一鼓的下方系一方花布,双手各执鼓槌。身穿黄色绸衣。花鼓头肩挂串铃口吹哨子,手拿一丈多长柔软的指挥杆,伴奏四人拍饶四人敲锣,在“花鼓”头指挥下,敲出“咵,咵,咵咵,咵咵,咵咵咵,咵,咵,咵,咵” 十三锤的响亮节奏。据老人们讲,十一社兴光村的王双升当年扮的花鼓头,堪称十一个神社的笫一。他在指挥队伍的同时本人打“列斯”、劈叉倒立着走路行进等等,围观人群如堵,叫好声掌声轰动社火场地。可惜此人早已去世,后人无缘一睹风彩。
和打“八仙”同样,现在敲“花鼓”也基本上全部由妇女担任。人数由八人可加到十六人戓者二十四人,头戴花脸化妆,一行穿红绸衣一行绿绸衣,依然扎“靠子”。花鼓头多由身材苗条性格活泼爱耍喜玩妇女担当,男的扮演己很稀少人们看“花鼓”主要是看花鼓头如何耍。尧山十一社兴光村王进明率领的花鼓队在尧山社火中声名远扬堪称一绝。年近七十的王进明任花鼓头,他们花鼓队敲的路鼓特别花哨动作节奏层次分明,铙锣交替伴奏,“花鼓”的十三锤声音整齐响亮,一会儿敲鼓一会敲鼓帮,队伍随鼓点进退有序。到场地王进明马步一蹲杆子直指天空,刷地两手平伸身子突起双脚着力跺下,队伍分外整齐,表演者个个精神抖擞,人人意气风发。先摆“金香炉”“牌宇”,再摆“宝塔”“蝎子摆尾”“凤凰展翅”“封四门”“十字”最后摆的“水围城”。他在三层圆圈中左转右转,而里圈和外圈反转,中圈随他转,他转多快圆圈也转多快,变化多端的花子令观众目不暇接掌声不绝。人们看惯了女花鼓头们娇柔扭涅,王进明的豪放粗犷和果断有力令人们耳目一新。观众欣赏到男性征服一切勇往直前的阳刚之美,他的指挥杆一会儿担在肩上弓弯如挑水,一会儿又如剑直指前方,左挑右拨下打上削,真正是变化莫测。他翻跟头、劈叉身上串铃口中哨子响声不绝于耳。他们花鼓队表演场地,观众内三层外三层,喝彩声鼓掌声连绵不断,七十年代多次去工农煤矿和罕井镇表演。王进明受邀去尧山十社庙台村教授“花鼓”技艺,庙台村的花鼓到他住的村来打“花鼓”,送他一面“社火扬威”的锦旗。
“打八仙”和“敲花鼓”从未登过大雅之堂,但它们是我们尧山地区衍生传承的文化艺术,它们是尧山社火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我们尧山周边的民众热爱它们欣赏它们,百打不厌百看不烦,它作为地域性的民俗文化艺术必会让我们的后代把它们继续传承发扬!

朋友若有闲暇清明节请来尧山观看“打八仙”、“敲花鼓”。

二零一二年五月十一于东党

同凤英,出生于1948年,农民,高中文化,蒲城县作协及诗词楹联协会成员,散文诗歌曾在《渭南日报》、《汉中老年报》、《尧山雅韵》、《尧洛风》和《江山文学网》等刊登。


    关注 舒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