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必读:从会做题变成会考试

 

高考是困难的,备考是辛苦的,所有人都明白这些。有些人认为认真大量地实施题海战术,就一定能考得好,但事实往往有...





高考是困难的,备考是辛苦的,所有人都明白这些。有些人认为认真大量地实施题海战术,就一定能考得好,但事实往往有悖于理想:累死累活地复习完,结果并不怎么样。这是为何?因为要想在高考中取胜,我们不仅要当好一个学生,还要成为一个会考试的考生!

学生,当然应该以学为主。但是,老生常谈一句话:你学得再好,如果试卷上体现不出来,高考还是一个失败。所以,会学习同时也得会考试才是正道。

那么如何做到会考试呢?

首先,多做题≠会考试。

真正的考试,是在临场压力状态下,在无参考的前提下做题。先来说下大家平时的学习方式。

当做错题的时候,绝大多数同学会立刻以如下方式去研究:把题仔细琢磨一遍,把原文、问题、选项都仔细琢磨一遍,研究完之后得出A才是对的,B怎么错,C怎么错,D怎么错;或者有的同学看原文怎么解释,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看选项,A的意思与原文几乎一样,所以答案选A,同时B、C、D在哪哪儿犯了什么错误。

这就是平时常见的学习套路:做错或者不会做的时候,就去研究答案。大多数同学看答案或听老师讲解后,“恍然大悟”,这时,很多同学都认为自己懂了。但实际上,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还是不会做。因为你在知道答案的情况下回头来看试题,怎么想都对,就和看白话小说一样,看完过程就大体了解情节了。

会做题了,但并不代表就会考试了。因为在考场上,你发挥出来的是第一次接触到这道题的水平。平时会做某道题了,考试时会出一模一样的吗?这绝不是真正练成考试能力的途径。



其次,要善于关联与思考。

我们不必花太多时间研究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而是要真正站在考试的角度上出发,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站在出题者的角度看问题,他问什么,我们回答什么,关注问题本身。

作为“考生”的思考步骤应该是: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找出哪条路能通到结果。题目给出了什么信息?需要我们求什么?要想求这个结果,上一步前提是什么?罗列出来后再看这一前提的满足条件还缺什么,再列出满足这一条件的必要前提,直到题目条件能够代入。

利用题目本身求解的过程,才是考生要做的事。

在过程中掌握做题的规律技巧,并把这些方法带到下次做题当中去,这是成为考生的先决条件:善于关联与思考。要在题目中寻找解题方法,把任何题都当做第一次做,去验证你的思维,形成一种解法,解决大多数题,这才是从不会到会,从会到做对,并给下面做铺垫。

学习没有捷径,考试是有捷径的,当大家用一套思维做出了许多题的时候,看到考题,自然而然地会根据题目来判定做题方向,从而达到快速做题的效果。



最后,要学会科学做“考生”。

在考场上始终要保持客观性,即试题问什么,我们答什么,对拿下考试是很关键的。尤其是理科、英语和各科的选择题。

什么是客观性?就是假设别人没说,你就不知道。尤其是英语阅读,很多答案看似没有道理,反而是正确的。

比如出道题:一天没吃饭了,我要大吃一顿。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A选项:一天没吃饭,我饿了:

B选项:我正在大吃一顿;

C选项:我一天至少吃一顿。

问这三选项选哪个?

选A的就是习惯性主观,题目告诉你我一天没吃饭但并不表示我饿了,题目字面上没有,就没饿了这回事,所以不对;

选B的是没有根据题目字面意思去做题,题目说我吃饭了没有?还没吃吧,所以这是审题的不客观;

C答案不合理吧,但是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天至少要吃一顿,这就是客观,因此选C。

还有语文选择题,只要本着客观审题原则,题目字面给的啥意思就照着这个意思做就没错,这才是符合命题者考查你的意思。很多人做选择题时题目完全看得懂,但是一主观联想,就错了。

理科解答题做题思维无非这么几种:

顺着题干的意思,寻求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差异点,如何才能将问题和答案保持一致(求同思维):

寻求达成所求条件与题设相关的必要信息(必要性思维);

严格按照题目字面意思纯分析解题(客观思维)。

总结:记住考试考查的是能力与思维并重。目前同学们的能力水平并不差,至少你知识点掌握了,题目看得懂,解答看得懂,这就是能力。而现在所欠缺的仅仅是思维。那些考高分的同学,之所以会取得高分是他们的思维对路了。

 往期精彩文章直接点:

怎样通过读书来提高写作

自主招生中常被忽略的竞争力

家境好就不用努力上学读书吗?

请注意,高三备考一定要避免“压力自我复制”!

就业率最高的十大类专业,你青睐哪一个?

未来这13个证含金量最高!你对哪个中意?

……




    关注 张清波英语高端教育培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