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成为雾霾段子手,就没有别的出路?

 

能跑吗?该跑吗?要跑吗?...



前几天看到一则台湾远传电信的广告“用鼓励,让台湾听见”。影片中的主角站在录音室内,被要求朗读屏幕上伴随画面随机出现的文字。



出去看过,就知道台湾不能待


能出国的就快跑吧,没选择的才留在台湾


女主角念到这里,我突然有种感觉:好像这些话不止是说给台湾……如果把原句的地点换成北京,换成河北,换成上海,换成任何一个被雾霾笼罩的地方,都会让我感觉异常的贴切

广告的最后女主角提到:有些事情不是我们造成的,但是我们却要去承担后果。

对呀,这句话就是对我说的,这就是现在我们这一代人被雾霾“诅咒”的生活。

只是,我们需要用广告中那样消极恶劣的态度,去看待这件事吗?

好像自从柴静作为第一批媒体人,用“穹顶之下”将雾霾的严重度大肆曝光之后,作为“受害者”的我们,在日益严重的迷雾中自发分成了几派:
1、骂雾霾的雾霾不治伤透我的心
2、调侃雾霾的雾霾段子手
3、正经报道雾霾的人民霾报
4、删除雾霾贴的管霾员


伴随着一次次的橙色预警,从“今天的霾不纯”到“立·霾”,雾霾段子手的段子层出不穷。跟在一条条刷爆朋友圈的段子之后的,就是一批反对的声音,指责人们已经忘记了反抗,忘记了正在被伤害,习惯了被霾的日子……

好像每个人都在不断地选择着自己的角色,同时不停切换着与之相匹配的态度。而包括段子手在内的所有角色,都是以一种消极、负面的情绪,以一种抱怨的语气去讲述这件事,向别人,也向自己。

在这场雾霾的口水大战中,每个人都摇身一变成为了媒体人、创意人、广告人。他们或成为雾霾段子手,写得一手好嘲讽;或利用雾霾进行营销传播,狠狠赚一批转发量。而成为上面的这些角色,真的就是我们的唯一出路吗?

1952年英国伦敦陷入雾霾,大量的工业废气,火车排放,瞬间将伦敦变得朦胧不堪。


束手无策的时候,休·比弗爵士(Sir Hugh Beaver)作为媒体人站出来,成为了粉尘监测站委员会的主席。他利用媒体与传播,不断奔走。在他的影响下,伦敦地方会议于1953年1月出具一篇报告,明确指出雾霾对居民健康造成了恶劣影响。之后,由比弗爵士领导的调查委员会,开始调查雾霾事件的起因和对人体的实际伤害。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1943年美国洛杉矶特大毒气事件,也是洛杉矶当地的电视台KNBC-TV首先拍摄了纪录片《缓慢的断头台》(The Slow Guillotine),并请两届奥斯卡得主杰克·莱蒙(Jack Lemmon)担任解说员,告诉观众雾霾并不是雾气,而是飘荡的颗粒。



而后洛杉矶市两位记者奇普•雅各布斯和威廉•凯莉著通过深入调查,将所见所闻撰写成一本书,也就是《洛杉矶雾霾启示录》,书中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事件发生时的众生相,以及该事件对美国污染治理进程的促进与当前全球各国绿色环保发展的深远影响。

作为正活在雾霾中心的我们,真的就只能停留在调侃雾霾和人们不堪生活现状的阶段吗?

不是的。

也许我们并不能选择每天的天气状况,也无权管控企业及工厂的排放量,但至少我们还能选择面对雾霾事件自己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不该一味唱衰、人云亦云;也不该大肆煽动,引导情绪。而是发出对事件有帮助的,积极的声音。

我们也许不能强迫自己乐观的面对这件有点可悲的事实,但至少可以客观、详实的阐述现在的现状,让现在周围日益浮躁的吃瓜群众圈,看到一点点事情的真相。情绪已经被煽动太多,没必要再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了。相反,理性的叙述事实,提出解决方案,才是现在所需要的。

下面是一位朋友L拍的工位系列天气变化图,至少我们应该心存希望。在那之前,保护好自己,认真的发出声音。为让天空重新变回清澈,做一点点努力。

作为雾霾中的普通一员,你想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呢?











以上照片由L摄于北京


    关注 FUNER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