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体验师  在国外学媒体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别指望国外学新闻有送到口边的好处,如果所给的信息和资源不运用上,和在国内学习新闻并没有什么两样。...




雾霾,一直是近几年国内热议的话题,
3月份的时候,小札居然在北京的雾霾天到天安门晨跑!
没戴口罩!




说起雾霾,想到了我在英国留学时,制做的一个新闻纪录片《十面“霾”伏 无处可逃》。今天拿来说,是想把制做这个纪录片的过程和大家分享,但不仅仅因为,我在英国大街上测出的PM2.5的值比北京的最高值低一百多倍。

学校图书馆居然还保存有这段影像资料

2013年的冬天,中国大范围遭遇到雾霾天气,国内和世界很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留学那会,同时我在给国内一家电视台做通讯员,就想拍一个关于雾霾的系列报道,电视台主编很爽快的答应了,摄像机话筒都是问学校借的。

那时我就听说上个世纪50年代伦敦也遭遇过大范围雾霾,还死了不少人,就想看看50年代伦敦的影像资料,第一反应就是去问学校图书馆,但并没打算能拿到什么资料,只是想知道英国哪里可以看到这些影像,比如国家档案馆或是BBC。没想到的是,这段BBC做的50年代伦敦雾霾的视频,我们学校图书馆就有备份。

但是学校收藏的是大的录像带(很多80后还会有记忆,小时候用录影机放大磁带看大片),我要想用到我的纪录片里,必须转格式,图书馆老师就把我带到一个专门的小房子里,帮我转格式。


由于视频素材时间很长,第二天才能转完,图书馆工作人员留了个便条:please leave running overnight
柴静后来做的《穹顶之下》用到的也是这段画面


英国老百姓:中国雾霾我们有责任

拿到伦敦雾霾的视频后,我就要开始做采访了,最先想到的是英国本地人。我就在我们学校后的湖边“扫街”,看到一大叔在瞎逛,就问:“大爷能让我采访下吗,我要做一个环保纪录片,大叔一愣:”I am interested!" ,再一问,这位大叔有一个好朋友就是当地一个环保人士,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二天,我们就约好在校园采访,大叔和他的朋友穿得非常正式(前一天大叔还是pullover的打扮),对于采访内容他俩准备的很充分,预计十分钟就能结束的采访,花了整整两小时,侃侃而谈。

让我意外的是,二人对于中国雾霾给出的结论是:中国的雾霾,我们英国也有责任,是我们把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治理污染不能以停止发展为代价。我听到这句话时,心里一股暖流从心里溢到眼珠。


David大叔第一天给我非常认真地回复邮件,还给我引荐他的那位朋友,这位朋友为了阻止自己小区附近建设焚烧垃圾炉,因为怕有二噁英的污染,发起抗议行动,最终得到议会的支持。


左一是David大叔的朋友,他曾经参加过伊拉克战争,但他一点没有流露出军人的光荣自豪感,而是对自己国家的战争行为感到羞耻。


教授钻桌底为给我找插座  约市长比约炮还方便

    除了采访当地百姓,专家采访也是必须的,很幸运的是我们学校的大气环境学院在英国很有影响力,有个叫Peter的专家是研究雾霾的一把好手,他也是《伦敦雾霾》一书的作者。果然,一封邮件就约到了老头,两个星期后在他的办公室,他那会儿还在香港城市大学访学。

到了Peter办公室,我和同学就开始架机器,打灯光,做足一派高端访谈的架势。老头子的衣服很旧,并未西装革履,不过人特别配合,当我问到哪里有接线板时,老头嗖地钻进写字桌给我掏出一个插座,让我受宠若惊。我准备了一大堆现在看似很无趣的问题:中国的雾霾的成因、英国雾霾的成因、英国雾霾的解决方案、中国雾霾的解决方案。。。。。。但Peter都耐心地用打比方的形式一一作答,并且语速很慢。但是,有一个问题他的回答我不满意,文章后边说。


Peter当年就退休了,但是被香港城市大学返聘,现在就在香港研究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
采访完专家还得采访官员,这是套路。那天,我径直走进市政厅,没人搭理我,我之前听说西方的市长都很亲民,很容易见到。我就跟前台的工作人员说,我是中国的记者(我是想引起他们的重视,但他们也没核实我的身份)目前在英国读书,在做一个环境题材的纪录片,想采访下市长。那个工作人员看都没看我,递给我一张纸,让我预约采访时间和内容,这也许是他们的常态吧。但我一下不知道在纸上写啥了。后来很不巧的是,市长那几天出差在外地,不便接受采访,但给我安排了个环境委员会的官员接受采访,我第一次见那官员时看他一脸凶相,有点懵逼。那个环保官员先说的话:我带你去实地看下我们的空气监测站吧!

我嘞去!国内记者可是很难进入到空气监测站内部一探究竟的!我感觉我这个片子不会难看。
    

后边那个小房子就是检测PM2.5的空气监测站
为何国内的监测站都在楼顶?

随着采访的深入,心情也沉重下来,首先,我所在的英国诺维奇市当时(冬天)的PM2.5值是5,那会儿北京最高值飙到过600。发达国家的标准是25,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是75。我去的监测点就是当地最繁华最热闹的大街,那里是人流、车流最密集的地方。监测站的进气口就正对着车水马龙的街道,而国内大多数监测站都放在很高的楼顶,但这一点在播出的新闻里被删掉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问过Peter,但他的回答是,业界很难说监测点放在哪里就科学,但我的直觉告诉我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后来,我还走访了诺维奇市的工地,那里没有一点扬尘,搜集了不少英国的环保法案,了解到英国现在清新的空气背后,也是付出了很多年的努力。现在在英国大城市,私家车停车要收很高的费用,每辆车的排气管必须安装过滤设备。。。。。。每次想到这,我都会安慰自己:人家也是先污染后治理的。

公交车的尾气直对着空气监测站的进气口
英国检测PM2.5的设备和国内是一样的
没过多久,我们就看到了柴静的《穹顶之下》。说实话,我没什么感觉,只让我联想到另一部环境题材的纪录片《不可忽视的真相》以及《全球变暖大骗局》,这两部都是讲温室效应的纪录片,但是二者观点完全对立。两个纪录片都有一大堆专家采访、数据资料,单看任何一部都会很信服,放在一起看就不知该信谁了。前者认为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后者认为是地球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没那么大的威力,《不可忽视的真相》是戈尔为自己的政治竞选加分的筹码而已。

我感觉《穹顶之下》和《不可忽视的真相》的手法很像。


纪录片《不可忽视的真相》
后来,我在上纪录片课程时了解到,真正的纪录片不仅是客观的记录,而是以纪实的手法表达一种观点。而很多环境题材的纪录片本质上都是政治纪录片罢了。我开始慢慢理解Peter教授为何没有回答好我那个问题了。

作为留学生,当下我们不用纠结中国的空气何时能变好(我相信一定能变好),而是应该去关注如何抓住好机会,利用好周围的资源,做些实践,参与些活动,增加个人的资本。

这,才是留学最大的意义。

这集节目里提到了我做这个雾霾纪录片中遇到的故事和心得

新闻纪录片《十面“霾”伏 何处可逃》 后半部分英国采访
来源:留学的真相  (ID:liuxuedezhenxiang)
我们用留学经历和媒体本领颠覆你的留学三观
↙优质实习岗位藏在这里


    关注 实习plus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