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属于新版的北京

 

西苑早市生肉摊位摊主,东北人,来京21年,“我在早市干了快20年了,在这儿结的婚,现在四十多了,不知道还能找到什么工作。”2014年,北京市决定疏散非首都核心功能,多数商户未被纳入新版北京。...



西苑早市生肉摊位摊主,东北人,来京21年,“我在早市干了快20年了,在这儿结的婚,现在四十多了,不知道还能找到什么工作。”

2014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2151万。

北京说,要下决心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位于海淀区北部、营业21年的西苑早市被列入瘦身计划中。2014年10月底,所有的商户搬离了这里。



“补偿三个月的摊位费,你满意吗?”“其实那不是补偿,公告说是奖励,按期搬迁的才能得到,一个摊位几百块,顶什么用?”



“我们有四个摊位,全家都在这儿,我爸妈,这是我儿子。”“您爱人呢?”“后面坐着的那个。”蔬菜摊主,河南南阳人,跟随父母来京7年,在此结婚生子。“你们摊位准备搬哪?”“不好找,不过不会回老家的,我们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了。”



“我?我没啥要说的。我也不会说。”



“都是自由惯的,你看这乱七八糟,各顾各,没人管。”“拆迁之后您什么打算?”“回老家,以我的党性,舍小家为大家,老百姓都应该这样。”包装袋摊商户,河北承德人,在京16年。



“我们知道迟早要拆,说能不能推迟到过年,现在孩子在上学,回老家都没法办学籍。他们说上面说了,十一月要开重要的会,十月底都得搬完。”来自安徽的水果摊主,还在犹豫要不要回老家。



来自河南南阳的莎莎(音)今年4岁半,还不能理解过道尽头“限月底搬迁”的巨幅通告意味着什么,也搞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最近总是在吵架,坐在被十月阳光覆盖的胡萝卜堆后面,看各色移动的鞋子来代替玩耍。“本来打算找找人,让孩子在北京上学的,现在都变得不确定了。”



“吃一个吧。”“谢谢,不了。”“很好吃的,吃个吧,以后就吃不到我们家的葡萄了。”“好,那能给您拍张照片吗?”“啊呀,还要照相啊。”对面摊主起哄,“快看,老田家媳妇笑起来可像大闺女呢”。摊主王阿姨49岁,早市21年前开张即来此,准备月底返回老家河南信阳。



海鲜摊位夫妇,河北白洋淀人,在早市开摊15年,“搬迁摊位找到了吗?”“没有,你能给找个?”

2015年的一天,从颐和园路后退的视野中,看到西苑早市大门紧闭,但人流仿佛如前,车水马龙。


    关注 一零年代照相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