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故事︱吕超:离开是为了归来

 

他对师大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他以志为业,将理想与价值融入教师生涯。...

  前不久学校举办了多场师生践行弘扬天津师范大学精神报告会,九名报告团成员与师生分享了他们身体力行天津师范大学精神的感人故事。文学院吕超老师,他对师大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他以志为业,将理想与价值融入教师生涯。
离开是为了归来

——师大的人文关怀与学术传承
  自1999年本科入学以来,师大已经伴随我成长整整17年。期间,我虽曾多次短暂离开,先后去上海、香港、美国和英国等地求学,但每次离开都是为了带更好的自己回来。当然,也许在座的一些朋友会问:“为什么还要回来?”这个问题我不止一次被别人问到,但这却是我第一次系统思考问题的答案。下面,我将向大家讲述自己两次选择回来的故事,分享我所理解和坚守的师大精神。
1
  第一次选择是在天津和上海间展开的。

08年,我在上海拿到博士学位。导师希望我留校工作,加盟他主持的国家重点学科。坦白说,我心里有朦胧的“留下来”的渴望。毕竟,出生在江苏的我,更喜欢上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而且导师对我如祖父般慈爱,他不仅在生活上对我照顾入微,还曾不顾六十多岁的高龄,从上海赶到徐州,到我家家访。他是我接待的第一位家访教师,也是唯一的一位。而导师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与我父母的交流,促成我留在上海。
  那时的我,常拿“忠孝难两全”的古谚来排解心中的纠结。天津师大是我人生开始蜕变的地方,在众多师友的关怀下,我从一个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的愣头小伙子,经历6年锻炼,逐渐成熟,硕士毕业即留校任教。在师大,有太多的感动铭记心底,让我把这里视作温暖的家。多年来,我保留了一个习惯,无论去哪里求学,出发和归来的第一落脚点一定是师大。记得去上海的前一天,我向自己的硕士导师,时任文学院院长的孟昭毅教授辞行,孟老师叮嘱道:“一个学校、一个学科的成绩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有梯队就有未来。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团队作战,就一定能拼出一片天地。” 这看似不经意的话,当时我并未透彻理解,但后来明白了其中深意: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不仅只是为了个人的成功,还肩负着母校繁荣和学科发展的重任。离开时,孟老师送我走出家门很远,在我登上公交车回头望的时候,他依然站在路边挥手。那一刻,我就默默立下誓言,毕业后一定回来,不辜负师大众多恩师的期望,做他们学术传承的接班人。
  可以说,天津和上海两地的导师都对我恩重如山,仅就平台而言,上海更优。但如果加上“不忘初心”和“坚守承诺”的砝码,天平两端的轻重就完全逆转了。最终,我将这一想法坦诚告知上海的导师,他在短暂沉默后,理解并祝福了我的选择。直到今天,我也从未后悔过这一选择。
2
第二个选择的故事发生在美国。

09年,我到斯坦福大学进修。这次的选择是:回国继续从事高校教师的职业,还是留在美国另谋发展。

选择的诱因起于一次旅行。假期时,我参加了由美国旧金山湾区最大的华人旅行社组织的美国西部游。因为是团里不多的年轻人,我经常协助导游照顾老人和孩子;又因为专业缘故,对中美文化比较了解,还经常被请去给团友讲解相关故事,以消解长途行车的乏味。没想到的是,本次出团有旅行社的高管随行,他们表达了希望招募我的意愿:“你研究文学有多大钱途,回国教书,工资也就一千美金左右,你单身小伙子一个,留下来努力打拼,月收入六千美金起步,公司还会帮你搞定签证和将来的绿卡。”

坦白说,当时的我非常惊诧。来斯坦福,我每天的生活很简单,三点一线的蹭课、听讲座、泡图书馆。但即便如此,纯象牙塔的书斋生活还是不断被刺激着。斯坦福位于硅谷腹地,是全球最寸土寸金的地方。从校门出发,5分钟步行就可以到达惠普公司的初创地,以及facebook最早的办公中心;10分钟步行就可以看到乔布斯的家宅,以及特斯拉的总部。为了谋求立锥之地,我租住在一栋类似痴呆老人护理中心的破旧公寓里。为了压低房租,我特意选择隔壁是洗衣房的屋子,代价是每天早晨4点就会被机器的噪音吵醒。
姑且不论我这拮据的留学生活。最纠结的还是我从事的专业研究。关于文学的价值之争,我早有体验,但一直并不在意。直到一脚踏进硅谷,面对着众多改变世界的科技大佬时,我才体验到对文学研究从未有过的价值危机。而此时,正巧接到了旅游公司抛出的橄榄枝,我也再次面临着选择。

回到师大是我必须坚守的承诺。记得出国前,文学院院长赵利民教授和教研室主任专门为我送行,谆谆教导犹在耳边;而学生们最后一堂课时,期待我归来的目光,让我不忍直视……这些都是我必须回去的理由。因此,在第二天,我就婉言谢绝了旅行社的邀请。

但从事文学研究的意义何在?这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斯坦福大学的比较文学系当时在全球排名第一,可我扫描那些浩如烟海的外文资料,然后阅读他们、阐释他们,然后呢?这些东西除了让我写几篇文章评了职称,还有什么价值?相信这偶尔浮现的虚无感、面对人类知识总和时的无力感,很多青年学者都有过体验。
幸运的是,我的电脑中保存着读研究生以来所有的课程笔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硕士课程“《管锥编》导读”的笔记。这门课程是由文学院王晓平教授讲授的。记得王老师第一讲时就强调,《管锥编》的写作时间正值文化浩劫,钱钟书依靠点滴积累和超人的才华写就此书,支撑他的是对人类知识整体价值的信念,以及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的精神。虽然我离前辈有着很大的差距,但至少我可以追随他们的足迹,为了人文关怀和学术传承勇敢的走下去。经历这一次纠结后,我瞬间明白了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慨。后来,我又去了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进修,从未再有类似的迷惘。
  如今,我终于像恩师们那样,站在三尺讲台,让师大精神薪火相传。我在努力科研的同时,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迄今,我先后担任两个本科班的班主任,累计承担九门课程,共四千多课时,指导各类学生论文三百多篇,成功推荐学生赴海外攻读硕士学位二十多人。
  经常会有学生问我: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的回答一如既往:无数个寒来暑往,无数个日日夜夜,你必须耐得住繁华,守得住寂寞,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唯有如此,当未来你被学弟、学妹们问到同样的问题时,你可以套用篮球明星科比的那句话来回答:“你见过师大早晨四点的样子吗?”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精神报告团


    关注 天津师范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