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通识课︱听了这门课,才发现我的问题是想得太多而读书太少!

 

“同学们,请问你认为什么是爱?”郝岚老师以一个问题开始了通识课《世界文学经典选读》系列专题“爱的境界”的...



“同学们,请问你认为什么是爱?”郝岚老师以一个问题开始了通识课《世界文学经典选读》系列专题“爱的境界”的第一节课。

刚刚升入大学的新生,以前没听过老师问这么有意思的问题,在下面七嘴八舌就说了起来。“爱是父母之爱”“爱是对祖国的热爱”,坐在旁边的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爱是爱情。”大家听到之后默默地笑了。

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将爱简化,经常会将爱理解成爱情。郝老师没有否认大家任何一个回答,而是引用C.S路易斯《四种爱》的经典论断,将爱分为两种:即需求之爱,正如孩子恐惧而扑向母亲;给予之爱,正如男人为了家庭而努力工作。

“爱是付出的,爱是无私的,这也常常成为我们讴歌爱情的地方。但在一段感情中一个人无妄的投入是值得吗,或者说这是值得赞美的吗?”这是去年在课堂讨论中,一名女同学根据《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提出的问题,今年郝老师也将这个问题问向了新一轮的学生。
“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非常活跃,孩子们的解读方式和传统的文学解读方式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很多思考是有价值的。”作品相同,角度却可以不一样,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作品的不同解读来源于老师不同时期的感受和思考,也来源于同学们的思想碰撞。

同学们的感受和理解常常在讨论课中表现出来,郝老师每学期的通识课都会组织两到三次大课堂的讨论和发言。为了保证每一个同学进行思考,课程采用旋转木马式头脑风暴。6-7人分成小组,每人都要贡献自己观点写在答题纸,阅读其他组的资料和讨论后都可再次补充。

“其实很多问题是在逼着他们思考许多以前从没思考过的问题。”郝老师说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成长,也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为什么在男女关系中,女性的角色和地位往往是固化的,充当默默付出的背后的人?”这种涉及到日常观念例如男女问题如何被社会化和历史化的,也是讨论思考中必然的结果。
大家常常认为经典文学是遥远的,远离当下生活的,郝老师就用自己的方式,让经典文学课程有了新的魅力,经典文学不光是用来坐着读的。为了能够让大家有话说,抛弃文学是高冷的固有观点,郝老师在前期课程安排上下了不少的工夫。打乱以时间为线索的文学史研究方法,通过前期大量的问卷调查的结果,依据学生们对小说题材的偏爱,将11本文学名著按主题形式讲解,分为爱的境界、人与命运、人的价值等十个主题递进。该课程区别于中文系《外国文学史》课程按照国别地域、时间先后等讲述的文学教学,期望在知识性之外,也提升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增强批判性、审美性素养,发觉文学的人生指导意义。

电影是当代大众传播中普及度最高的一种形式,郝老师利用现代人普遍的影像偏好,专门提供相关专题的电影目录作为文本阅读的背景,如提供讲述托尔斯泰晚期思想的电影Last Station 辅助学生理解《安娜·卡列尼娜》中道德与责任思考的特殊意义。
今年的《世界文学经典选读》是第一次面向大一新生开设,他们学习热情高但有时学习方法却不见得适应高等教育课堂。郝老师在课上还有针对性的向大家介绍如何记笔记、有效利用电子资源甚至是如何展开发散思维的学习技巧,都颇得学生青睐。

在新媒体时代,同学们已经习惯于从手机获取信息,郝老师也秉承一种开明的态度,利用公共邮箱将课前读物发给同学们,方便大家随时随地在手机上阅读。有很多没有选上郝老师课程的同学也会专门赶来旁听,朱奕琦便是其中之一。“老师讲的知识面很宽,很多都是之前没有了解的。希望以后自己能够跟上老师的步调,自己能够去多读书。”朱奕琦在听完两节课后,给郝老师的留言中写道。

“大学生的通识能力里面,对于文学艺术的感知力和分析力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世界文学经典选读》是郝老师主动向学校申请为同学们开设的。她认为当代文化中,文学与大众文化形式,例如影视剧、装置艺术、流行音乐等的结合度很高,因此不能排斥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形式,因为它们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去阅读经典。同时她也动员了许多文学院的老师,去为非文学专业的同学开设通识课。

经典文学可以通过讨论,可以通过观影,甚至可以通过亲身经历,但是最终一定要通过阅读,才算亲炙经典。文学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让人望而生畏的,她就在我们身边,对于我们庸常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甚至可以更好的指导生活。“让年轻人可以在书中提前经历各种不同的人生”,郝老师说经典文学最起码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文字:姚广玥

照片由郝岚老师提供,其他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 天津师范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