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一本好小说是怎样被错过,又被重新发掘丨海外专访

 



所以《斯通纳》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情节很简单,很多人的概括是“一个英文系教授平凡而失败的一生”。



主人公威廉·斯通纳出身于美国密苏里州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却意外地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发现文学之美让斯通纳的生活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换了专业,读了中世纪文学的博士,后留校任教。

从世俗的角度看,斯通纳的人生无疑相当失败:他与妻子伊迪丝的关系从蜜月起就开始恶化;女儿被妻子“隔离”,与斯通纳渐渐疏远;在和同事的一场学术争斗中,坚持原则的斯通纳落败,斯通纳此后终生都只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副教授……
值得注意的是,《斯通纳》这本当代经典,首版问世的时候是无声无息的。它的“第二次生命”,后来成了新世纪初全球读书界的一段佳话——


它在1965年首次出版,仅印了不到2000册。然而,2006年,《斯通纳》由《纽约书评》出版社重印,突然火了起来,被称为“上世纪最伟大的文学遗珠”。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等大牌作家和评论家都对其不吝溢美之词。小说在欧洲也受到追捧,据称在人口仅一千多万的荷兰就卖出了50万本。
最能理解《斯通纳》的尴尬和魅力的,应属《纽约书评》出版社“重现经典”系列的主编、批评家、诗人埃德温·弗兰克(Edwin Frank)。正是他重新发现了《斯通纳》,并将其再版。


埃德温·弗兰克
近日,在纽约西村的办公室里,埃德温·弗兰克和腾讯文化作者谈起了重新发现《斯通纳》的始末,他也谈到被《斯通纳》打动的原因——





因为它对人生“奇怪的样貌”的呈现,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探询;因为它对成功与失败、爱与美的探讨,对一个“本质的美国”的呈现;因为它低调的创新精神,它古典主义的严肃性。“它让我们去追问,什么会给我们带来好的生活,什么又是好的生活。”
一本完美之书 


1965年版《斯通纳》,纽约维京出版社


腾讯文化:《斯通纳》在51年前出版,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关注。但多年来,读者让它拥有了一个秘密的生命。2006年,你让它再版了。你是怎么发现这本书的?
它是在《纽约书评》杂志工作的前同事迈克·约翰逊告诉我的。他会送杂志到纽约的各家书店,一次他去上东区的克劳福德·道尔书店,书店老板约翰·道尔告诉他:“有本特别好的书叫《斯通纳》,现在在卖,但特别难找。”书是阿肯色大学出版社出的。从丹佛大学退休后,约翰·威廉斯搬到了阿肯色,阿肯色大学出版社将他所有的书都重印了。

“书真的很棒。如果我能定期进到这本书,它就能一直卖。”书店老板说。然后他把这本书连同约翰·威廉斯的另外两本书《屠夫十字镇》和《奥古斯都》给了迈克。迈克回到家马上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很快,迈克对我说起这件事:“这些书真的很好,你必须要读,但你得先等等。”他不断地把它借给身边的人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似乎永远都等不到《斯通纳》。等终于读到书,我明白了迈克的意思。

我和这本书也有一点私人的联系。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密苏里大学,刚好我的父母就是在密苏里大学认识的。就像斯通纳一样,我母亲也是一名中世纪学者。我在一个学术家庭里长大,所以我熟悉书里描述的那个外省的美国学术界的环境。

我记得去看我母亲的导师的情景。她是一个学富五车的老太太,熟知乔叟的一切,坐在昏暗的书房里,和外面的落基山脉还有我长大的那个小镇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我熟悉斯通纳的世界,所以我知道威廉斯把生活在其中的人的那种坚忍与脆弱描绘得有多好。


《斯通纳》作者约翰·威廉斯
腾讯文化:威廉斯对那种环境和那种生活的描述,在你看来是否真实?

埃德温·弗兰克我认为,他对斯通纳这个人的描述是非常可信的: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男孩找到了英语文学,从中发现了一整个广阔的文字世界,他获得了一种类似宗教神启的经验,这让他决心为此奉献终生。但他又会发现,学术生活与婚姻生活的缺憾和禁锢,并不比他小时候的农场生活少。书里对学术界同行相妒与凶险政治的描写也非常真实。

另外,一个人对于文学与求知的爱,以及这种爱与日常生活那种暧昧不清或完全误导性的关系(比如斯通纳失败的婚姻体现的),威廉斯也描写得非常真实和出色。

腾讯文化:决定重新出版这本书时,你想到过它会这么成功吗?

埃德温·弗兰克:困难的是,你要怎么说服人们拿起一本这样的书:它与上世纪初生活在闭塞的美国中西部的一位中世纪学者有关,他的人生还是一场失败。我不确定这一点,只确定它是一本我们应该出版的好书。

然后约翰·道尔的话应验了:“只要你把书送到读者手上,说服他们去读,它会留下印象的。”很多人都很喜欢它。也有些人批评它,他们不喜欢斯通纳的性格,或它对他妻子的残酷描写。不管怎么样,人们开始谈论它,传阅它。

以我们的标准来看,它一开始就卖得不错,但在一个很好的批评家莫里斯·迪克斯坦为《纽约时报》写了一篇赞扬它的书评后,它才红起来。迪克斯坦写道,它是一本比“好书”珍贵、罕见得多的书,是一本完美的书。之后它的销量就很稳定。然后它又在国外火了起来,消息传回美国,美国的销量又进一步增加了。
《斯通纳》很不像它那个时代的美国小说


《斯通纳》出版50周年纪念版


腾讯文化:你怎么看它在欧洲的流行?它是一本相当“非美国”的书,但在欧洲很受欢迎,比如荷兰和英国。

埃德温·弗兰克:在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它也卖得很好。我觉得它在欧洲这些国家的成功,归因于不同的情况。比如在法国,部分原因是它由小说家安娜·加尔瓦达翻译。后者拥有一个相当大的读者群,她花时间翻译这本书就是对它的一种强力推荐。

我一直觉得它会在欧洲受到欢迎,所以我常常向欧洲的出版商推荐它。荷兰出版人奥斯卡·范·格尔德伦来喝咖啡时说:“我听说了这本书,但你觉得我们出版它能成功吗?”

我说我觉得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它符合欧洲人对美国的某些印象——空间广阔,清教保守主义盛行,奇怪地自命不凡,孤独至死。

这本书有一些存在主义的面向。假如你从中读到了加缪的话也没有错,因为书里写的是一个人孤身对抗世界,选择自己的生命。有时候,这本书也有点像爱德华·霍珀的画:空旷的绿草坪上,木房子拖着长长的阴影。腾讯文化:这本书存在主义的一面,比如对于生命最终极的空虚与无用的探问,在当代美国小说中似乎并非主流。对这一点,你怎么看?

埃德温·弗兰克:存在主义在美国也留下了印记,但显然,《斯通纳》很不像它那个时代的美国小说。那个时代的美国小说都有一种好笑的夸张和炫耀性,而且常常是紧跟时事话题的,比如《第22条军规》和《波特诺的怨诉》。

而《斯通纳》的背景设定在二战前,它所描写的不仅是一个历史的美国,也是一个神话般的美国(a mythical America;mythical亦有神秘、虚构之意),一个与全世界隔离开的、几乎是秘密的美国。


1935年,美国密西西比州维克斯堡街景 拍摄:沃克·埃文斯
在书中,斯通纳人生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就是没有参加一战,他选择了留下来读书、学习。这不是说威廉斯对于权力和成功这样的话题不感兴趣。他之前的《屠夫十字镇》是一部西部小说,是关于美国强权的毁灭性的一个寓言。

他最后一部小说《奥古斯都》写的是罗马帝国最有权势的君主——它完全关于权术,可以说它是反《斯通纳》的。但这三本书都没有什么话题性,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创新性,而六十年代的美国小说大多充满话题性,而且致力于创新。

腾讯文化:你说的“神话般的美国”是指?

埃德温·弗兰克:在这里,“mythical”的意思不是指不真实或不可信。它更像是神话原型(archetypal),指一个超越于时空之外的美国,即它的本质。

1965年的美国纽约街头。同年,《斯通纳》出版 拍摄:盖里·维诺格兰特
腾讯文化:这本书出版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这和它的失败有关系吗?

埃德温·弗兰克:这是一定的。它不像当时流行的元小说或新新闻主义那样,不是那种重塑人们的观念、重塑人们对小说的观念的书。《斯通纳》对当时人们关心的形式问题和火热的政治社会问题都不关心。所以,是的,我觉得这一点和它受到忽视有很大关系。

腾讯文化:你认为它对大学生活和学院政治的描写很真实。它算是一本学院小说吗?

埃德温·弗兰克:是,又不是。“学院小说”让我想到兰道尔·贾雷尔的《学院图景》或戴维·洛奇的书,它们将大学这一机构作为主题。而在《斯通纳》中,大学只是人物生活的背景。所以它只是碰巧写的是大学,本质上不能算是学院小说,书的主旨并不关于学院政治。

本文系腾讯文化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先联系后台。


    关注 腾讯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