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享:石头记《斯通纳》

 

真实的如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一下,又让每一个读书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第四眼自己),于是在书中我们也被慢慢的煎熬着。...



题记:阅读的乐趣在自我的认知,阅读的极乐却在一群朋友的分享交流中。懒懒的我看书很少写笔记,不过却一直想做一些读书的分享,让一群爱书的人通过分享交流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跨界到自己很少触碰的不同观点和领域,这篇就来分享一下朋友的读书笔记。

STONE 石头,STONER 不知如何解释,百度给出的结果是说人名或者投石者,其实我更愿意按我的方式去诠释这个单词,我认为是顽固者,执着者,如石头一般的。所以有了标题,名曰石头记。

这是一个书荒的时期,受制于《玉米人》的魔幻大气、《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优美华丽,一度出现了书荒,好几本书借来却不曾看一页,就到了归还的时间。于是仅仅成为一个借阅的印记,或是一个戳。

有人推荐《斯通纳》,说是一步描述平凡人一生的书,说书中读出了忍受、随从及梦想破灭的声音。

当时未过于在意,没想到短短一周内,竟然两次偶尔又看到此书,其一是在机场书店的一个角落,另一是在读书微博的推荐榜中。于是毅然决定要去读下这部作品。

刚拿到书的时候,从包装上看,书商下了些功夫,“蒙尘50年后重回大众视野”这句话确实够吸引人,而“第一眼故事,第二眼经典,第三眼生活,第四眼自己”确实是一句不错的广告语,至于“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在读完全书后,更像译者或读者是对斯通纳一生的诠释。但我个人更认为,这句话有点多余,毕竟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斯通纳。

言归正传,开始来说下这部西方《石头记》。



故事梗概:

斯通纳的父母因为土地越来越贫瘠,把唯一的儿子送去农学院期望能通过学习来解决目前土地的问题。但斯通纳却因为年纪过大,及长期农作驼背导致入校后无法很好的融入学校。直到有一天,斯通纳遇到了文学老师斯隆,斯隆开启了斯通纳的新的人生,让斯通纳真正明白了自己真正生命的意义,不是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农学者,而是一个献身中世纪文学的学者。斯通纳毅然决定放弃农业学,改学文学。

毕业后斯通纳听从斯隆的建议留校任教英文,接着一战爆发,斯通纳不愿参加战争,而选择留在学校继续教书,他的两个好友—费奇和马斯特思均参加了战争,马斯特思战死,费奇回来后因为有参军的履历而成为院长助理,同时也是院长接班人。

在费奇组织的一次聚会上,斯通纳认识了伊迪丝,斯通纳对伊迪丝一见钟情,立即展开了追求。与伊迪丝结婚后,因为不和谐的性生活,其实是伊迪丝对性的恐惧及传统观点认为的不洁,使得伊迪丝觉得受到了侵犯,而开始了长达一生的冷战。整段婚姻中唯一的激情来源于伊迪丝想要一个小孩的那几个月,但那也只是伊迪丝为了要小孩而接受的性。

不久,斯通纳和伊迪丝有了一个女儿,伊迪丝基本不管女儿,照顾女儿的事情全部由斯通纳完成。因为伊迪丝的冷战,女儿格蕾斯成了斯通纳的避风港,父女关系非常融洽。

斯隆的去世后,劳曼克思接替了斯隆的位置。而斯通纳也因为新书的出版和教书的认真而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劳曼克思有次在斯通纳的聚会上喝多后曾像斯通纳吐露心事,说因为残疾而受到歧视。没多久劳曼克思推荐同样有残疾的一个学生沃尔克跟斯通纳去学习,斯通纳因为沃尔克的傲慢和无理而坚持不给他及格。劳曼克思就此与斯通纳结仇,并处处针对斯通纳,甚至开始在排课上为难斯通纳。同时随着伊迪丝与斯通纳的冷战的升级,伊迪丝逐步禁止女儿和斯通纳接触。

这时凯瑟琳进入了斯通纳的生活,凯瑟琳是斯通纳的得意门生,也留在学校任教,其实潜意识中斯通纳针对沃尔克的原因正是因为沃尔克在论文中嘲笑和隐射凯瑟琳。凯瑟琳因为一篇论文请教斯通纳,斯通纳被凯瑟琳的学识说吸引(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于是跟凯瑟琳开始密切的交往,在没有学业奋斗、女儿亲近的情况下,凯瑟琳的小窝成了斯通纳的天堂。但直到凯瑟琳主动向斯通纳表白,他们才开始真正的恋人及情人关系。

没多久,劳曼克思知道他们的奸情后,威胁斯通纳,因担心对凯瑟琳造成伤害,斯通纳只能屈服,凯瑟琳离开了学校。斯通纳在凯瑟琳离开后,迅速的老去,因学术上的权威,斯通纳也开始跟劳曼克思对着干,并逐步掌握主动。

格蕾斯表面上顺从伊迪丝的教导,但实际上却很反感伊迪丝,甚至为了离开伊迪丝而选择了怀孕,在伊迪丝的安排下,格蕾斯跟孩子的父亲结婚,因为并不相爱,孩子父亲选择了从军,并战死。

斯通纳因无处可去,拒绝退休,劳曼克思非常烦恼,但斯通纳从医生那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后,毅然宣布退休,没多久,斯通纳病故。



点评:故事很简单,没有太多华丽的描写,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甚至冲突都安排的不那么激励,人物性格鲜明。仇恨贯穿全书,伊迪丝和斯通纳的仇恨、劳曼克思与斯通纳的仇恨、格蕾斯对伊迪丝的仇恨;正是这些仇恨掏空了斯通纳的身体。这种贯穿一生影响一生的仇恨主导了全书的基调,于是读这些文字时几乎感觉天空总是阴沉的。全篇感觉像慢火煎熬的一碗汤,且没有昂贵的食材。但真实的如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一下,又让每一个读书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第四眼自己),于是在书中我们也被慢慢的煎熬着。整体来说,4.5分(5分制)



人物剖析:

斯通纳:

作者自己评价斯通纳是realhero,这点我是非常赞成的。从表面来看,斯通纳所热爱的东西被一步一步的剥夺,从爱情、事业、情人及女儿等等,甚至连一个小小的书房也无法守住。但实际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毅然决定选择文学、主动追求伊迪丝、不惧劳曼克思的压力一定要让沃尔特不及格、坚持按自己的方式教学以及拒不退休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斯通纳其实很多的时候在坚持自己的想法。而在对伊迪丝,斯通纳确实又表现出了忍受、随意和无主见。

斯通纳的一生都是在建立庇护所、庇护所被摧毁中度过。

阁楼小屋、小书房、凯瑟琳的小窝、自己的办公室乃至整个学院,这些都一度是斯通纳建立后被摧毁的。伊迪丝的爱在蜜月期就被性生活摧毁、格蕾斯的爱被伊迪丝摧毁、凯瑟琳的爱被劳曼克思摧毁。唯一长久的是费奇的若有若无的友谊。

其实正是这种摧毁让人产生绝望,正如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每每努力将巨石推动山顶,却都会滚下来。

其实一直到最后,西西弗斯和斯通纳都没有放弃,不同的只是斯通纳最终败给了病魔。

伊迪丝:

富家小姐,受美国传统的贵族女校影响,对性生活的恐惧乃至憎恶。不愉快的性体验让伊迪丝开始觉得受到了斯通纳的侵犯,进而发展为冷战。曾试图通过怀孕产子来解决冷战危机,但仍未能成功,不幸的性格导致了不幸的婚姻。物欲的需求同时也是导致伊迪丝与斯通纳矛盾的另一因素(如喝醉后失态说出欧洲游的破灭即是写照)

伊迪丝剥夺所有斯通纳赖以躲避或转移情感的载体,从小书房到女儿,方法和手段的直接近乎残忍。但在凯瑟琳问题上,伊迪丝相反非常大度的认为男人就会这样,这也是美国传统教育下的扭曲。

斯隆:

斯通纳的老师更是他的人生导师,正因为斯隆的存在,才让斯通纳选择了文学而非农业。学究性格,人际关系方面处理的一塌糊涂,在这两点上斯通纳传承了这种性格。与时代脱节,但热爱所从事的事业,这点斯通纳也是如此。

但一直未能理解为何二战结束后斯隆会在大家欢庆时因崩溃而哭泣。

劳曼克思:

处心积虑的小人,因早年身体残疾受人嘲笑而性格畸形。维护沃尔特的成绩很大程度是因为沃也是残疾人。与斯通纳的冲突在劳曼克思参加斯通纳的聚会中就开始了,也仅仅是因为喝醉了不小心让斯通纳知道了自己的过去。

凯瑟琳:

斯通纳的得意门生,欣赏斯通纳的才华。敢于主动追求幸福,在最后关头为保全斯通纳而毅然选择悄悄离开,甚至多年后出书仍注明“献给斯通纳”。

费奇:

善于经营人际关系,利用从军的机会迅速发展仕途,一直把斯通纳作为朋友,但在仕途和朋友上,往往选择了仕途。

马斯特思:

文中马斯特思出现次数不多,刚出来就参军战死了。但确是给斯通纳影响很深的人,甚至一度斯通纳跟劳曼克思斗争的时候,马斯特思都曾是斯通纳的精神支柱,可以说,与劳曼克思斗争的过程其实是为了维护马斯特思的庇护所的观点,而这也成为了斯通纳的观点。


    关注 味读时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