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苏菲的世界困惑吗?(二)

 

年轻的艺术天才诺瓦里思曾经说过:“人生变成了一场梦,而梦境成为现实。“...



「书客beta」


年轻的艺术天才诺瓦里思曾经说过:“人生变成了一场梦,而梦境成为现实。” (乔斯坦•贾得《苏菲的世界》)



人们总是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灵和物质相结合的同时不禁问自己,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人是有“灵”的吗?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与生俱来的吗?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源于信仰那又是源于何处呢?
上周读书的时候,总是带着许多疑问,心灵世界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吗?那我们从小所学的唯物主义不就是与之相背,我困惑了,就像在沼泽中挣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却越陷越深。   为了不被淹没,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脑袋里翻滚的岩浆似乎也平静下来。一轮明月升上了夜空,对于一个等待救赎的人来说,那圣洁的光辉就是最好的洗礼。瞬间,我转头发现“灵”与“物”只不过是两个隔街争吵的妇人,她们所站的立场和所坚持的观点不一样而已。 探索理论的本源,你可以发现,从它所基于的那个方面来看,派生出来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它的基础。正如“好”与“坏”,只有在区分何为“好”何为“坏”,才能判断是“好”是否“坏”。 

有些怀疑苏菲对她所学的东西真的都理解了吗?也许她只是作者书中的一个引线,穿连起了整个哲学史,但我更愿意她同我一样是个带有探知欲望的人,至少她在书中是这样的。突然想起达利所常用的抽屉,孩子眼里所向往的抽屉和她最终打开的是否一样呢?看到结果是否会很失望,只有打开抽屉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应该就有一个理想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生禀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有一种担忧,近似乎于儿童天真的担忧,我的灵魂有一天是不是会离开我去选择别人,也许在我们所生存的空间里到处都飘荡着需要寄宿的灵魂,他们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身体出现。回头想想,我的灵魂经历过什么以后才选择了我呢?她是不是选择一个人重复着同样的轮回呢?可能我有些误解了,但我无法走出这样的一个怪圈,可能是我还想趴在窗台和外面的“灵魂先生”说声“嗨,你好”。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即洞穴理论,顺便小编推荐关于“洞穴理论”的电影——《true man 楚门的世界》)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想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总是局限的,就像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一样,只看到了墙上的影子。 


那些哲学史,有了从自然观到人本主义的思考,哲学研究了这些问题,但并没能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哲学也给不出这些答案,因为哲学本身已经否定了自己能给出答案。但这看似矛盾的说法是否就让哲学没有意义呢?或者说,哲学的意义其实就出现在这些矛盾的思维中。或许就像书中开头说的,我们不去关注那些哲学家得出了什么答案,而是去看他们怎么思考的。因为哲学家对上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确实无法证明那些答案,但我们在研究那些问题中采用的方法却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就像黑格尔说的,这些哲学性的思考,会朝向人类有利的方向的发展,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了解自己。就像书中说的,哲学虽然不能回答上述问题,但至少我们可以顺着兔子的毛皮往上爬,越来越多的看到外面。
点击下列 蓝色文字 查看精选内容
同读一本书
 | 不点就删了的大咖书单
 | 30年最有影响力的30本书|像《三体》一样爆火的哲学著作《物演通论》 |1000种免费下载Kindle书籍的方法 |多读书不如会读书 |改变世界的14本书 |豆瓣评分最高的历史小说 |冷门好书 |电子书阅读技巧 |


「倡导系统化阅读,鼓励坚持输出」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成为书客


    关注 书客beta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