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的本质是什么?

 

当你囤积了大量的这种“可能有用”、“将来也许有用”的东西,那么,你的生活正在变得混乱,正在失去掌控...

“极简”真正的本质并不在于简朴,
而是一种对欲望的节制
和对自我的高度省察。
欲望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有欲望才有一切行动的动力。有问题的是什么呢?是“多余的欲望”。

当你的欲望不仅仅是“认为它有用”,而是“认为它可能有用”的时候,就要警惕了:这些欲望,很可能是多余的、不必要的。顺从这样的欲望,未必会使你的生活变好,但一定会增加你的信息和资源负载。

而当你囤积了大量的这种“可能有用”、“将来也许有用”的东西,那么,你的生活正在变得混乱,正在失去掌控——你会发现,你会开始去想:我要怎么利用我囤积的这些东西?我要怎么创造机会让它们发挥价值?

这就很可怕了。

“我”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使用什么东西,都应该从“我”的需求和目的着手——因为想提高生活质量,完成某种需求,我需要去获得某种东西,去使用它来满足我的需求。这才合理。
但现在却变成了“因为我拥有了这些东西,所以我要让它们发挥价值,让它们有机会被用起来”——这就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异化”。也就是说,你被你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为了“用”它们,而牺牲了自己的感受、需求、时间、精力。

以前有个段子,说有些比较穷的家庭,囤了很多药,然后发现快过期了,为了不浪费,就故意让自己生点小病,把它们用掉。这种段子当然很啼笑皆非,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比如:

  • 读一本书,你是真的想读,觉得有必要去读,还是因为有一个声音对你说:都已经打开了,就得把它读完,不然会难受。
  • 买一件衣服,你是真的觉得适合自己,适合日常的场合需要,还是因为家里有几件闲置的衣服,想搭配一下?
这几年,很多人倡导“极简主义生活”,倡导“断舍离”,号召回归自己的本心。

但极简主义,并不是如很多人想的那样,节俭,简朴,清心寡欲——那是苦行,不是极简。而是以需求和功能为导向的,摈除一切无关的、多余的、会造成“过载”的元素。

比如下面这张年轻时的乔布斯在家里的图片,很多倡导“极简主义生活”的文章都会拿来做例子:“看,乔布斯,家里除了音响之外什么都没有。只有这种简朴的生活,才能让人的心灵得到自由。”

但“极简”真正的本质并不在于简朴,而是一种对欲望的节制和自我的高度省察: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不吝于在这上面投入,而摈除其他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
这张照片,摄于1982年,彼时乔布斯27岁。照片上,落地灯是Tiffany的;唱盘是 MK1 GyroDec,现在的价格约 2500 美元;音箱是 Acoustat;放大器是 Threshold 公司的 FET-One,二手售价约 1200 美元;以及同为 Threshold 出品的功率放大器 STASIS-1,2000美元。

这些即使算不上昂贵,但显然离“简朴”也有相当一段距离。

更不用说乔布斯后来升级的设备——比如价值六位数的 Wilson 音响,造价上亿美元的游艇 Venus,私人座驾无牌银色奔驰SL 55 AMG、劳斯莱斯古思特(价值超过400万元)、悍马四驱越野车 H3 Alpha(价值约100万元),诸如此类。

这是奢侈吗?也不是。更多来说,是一种狂热的专注。

极简的核心是什么呢?是以我为主,保持自己对生活的主导和掌控,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真正想要的,不被品牌、媒体和舆论所左右。简而言之,就是一种高度的自我认知和专注。


    关注 歆玥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