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新八景:泥沟古村落

 

泥沟乡,位于广东省普宁市燎原街道,地处练江上游,白湖之滨,乡中溪渠纵横交错,水源充沛,自古为南迁先民择居之地...





泥沟乡,位于广东省普宁市燎原街道,地处练江上游,白湖之滨,乡中溪渠纵横交错,水源充沛,自古为南迁先民择居之地。宋末元初,张氏七峰兄弟由闽漳避乱入潮,其中翠峰公创居于此。因寨建于河沟边,沟中塗多,故名塗沟,字作泥沟。在元明清至民国间,历有三十余姓来去,现仅有张、许、陈、郑、孙、李、周七姓。人口两万余,侨居海内外十万余。在堪舆学上,泥沟地理是“倒地梅花遍地香”。乡中聚落以老寨为中心点,朝四面八方拓建分布,民居多为传统潮式建筑,如下山虎、四点金、五间过、三厅亘、四厅会等,又有院落式的九天井、三壁连、五壁连、麻雀跃等,更有清民下南洋经商后归梓乡人所建仿西洋风格的侨宅。现乡中有祠堂近90座,有建于清康熙年间的百岁坊两座。

泥沟于2016年第一届普宁市梅花旅游文化节入选最受欢迎普宁新八景。


泥沟乡位于潮汕平原,地处练江之源、白湖之滨,虽历经沧桑,古貌犹存。夕阳下的泥沟,地迎黄金,湖浮铜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潮汕大地。



视频:《泥沟·印象》是由深圳市东方百纳影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联合原舌尖上的中国摄制团队强力打造的2015年普宁村落——泥沟村宣传纪录片,用最具情怀的纪录式表现手法,细腻的生活画面,唤起一代普宁人对于“家”的印象。


泥沟背倚虎山,乡民居屋大多建成“下山虎”格局,登高望去,成排、成片的灰瓦屋顶蔚为壮观。


泥沟乡现存2座百岁坊,图为屹立闹市中的一座。

泥沟是文化之乡,历代兴学,外人称:学校多过米铺!士子众多,清代有举人贡元计20余位。有沉淀又传承了几百年的民俗文化,如国家非遗普宁英歌、大锣鼓、灯谜、春节游神赛会、八月十四食平安粥等。

不管是在省道236线池揭公路南下或北上,都能经过泥沟东乡门,在门口停下,往里头走过一段城镇化的民明大道,末了转右,不远处抵达弥高广场,即可看到这个被誉为“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的一角。

不过,在广场中所看到的只是几座规模较大的祠堂及一个圆状环水的寮顶寨,倘若能站在高处,往西北方向放眼望去,呈现在眼皮下的,会是连绵不断的一片传统聚落,有大型而布局巧妙的泥沟老寨,老寨边有若干古寨拱护,扩散到外围,新老厝局密密麻麻,绵延至远处山边湖边,数之不清。在这片聚落中,有各式格局的传统建筑,也有西式的洋楼侨宅,在中心的整条砖埕街里,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摊档店铺……一村美景,尽显眼底。


泥沟建家庙祭拜祖先之风盛行,祠宇遍布全村各个角落,格局多种多样。图为张氏宗祠。


泥沟乡风光秀美,青山环抱,村中沟渠纵横、池塘罗布,居民住屋依山临水,有“倒地梅”(节节开花)之美称。


泥沟乡中一角。

泥沟的老寨有很多祠堂,那是一族、一房或一家人兴建纪念先祖的建筑,所以基本是不吝钱财而大肆投入,以求让请来的能工巧匠倾尽所能,把自家祠堂建设并装饰得漂漂亮亮,赏心悦目。若想见识有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称的普宁嵌瓷,南门的张氏宗祠绝不能错过,沿着寨内巷子绕上一圈,除了嵌瓷之外,还能有许多意外的收获。若觉意犹未尽,那便走出老寨,随意去到老寨周边的角落中,古村风情就在脚下,在眼中。


泥沟民风淳朴,村民勤学力耕,古香古色的民居建筑群里,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宁静而充满生机。

正月里,是泥沟村最为热闹的时候,也是体验潮汕传统民俗的最好时节。其中,正月廿一是泥沟的“走仔会”团圆节,同时也是举办传承了数百年的游神赛会之日。在外头的人,不管多忙,基本都会在这天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或去参加游神活动。泥沟的游神,可谓民俗大集,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英歌舞,其中有中年、青年、少年三支队,分别排在游神长龙的前后中三处地方,或见厚沉勇猛,忽而变成童趣十足,进则轻快矫健,英歌三种舞风,一次领略。在游神活动中,还有泥沟大锣鼓、八音,有扛标旗、担花篮,有灯笼、变脸等。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让人目不暇接。


泥沟英歌舞刚劲豪迈,属普宁英歌两大流派之一的“双槌”。


泥沟民间文化艺术积淀丰富,图为独具雄风浩气、色彩斑斓的普宁嵌瓷。

文字:普宁城市网、安静声音

摄影:安静声音

视频:深圳市东方百纳影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注 微云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