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芳漳州•古代名人故事之“筹台宗匠”蓝鼎元

 







蓝鼎元 (公元1680-1733年),字玉霖,号鹿洲,漳浦县赤岭人,清代知名学者和经世之材,是一位对台湾历史有很大影响的官吏。

蓝鼎元的父亲蓝斌,县学秀才,去世早,靠寡母许氏做女红维持生计,家境穷困。蓝鼎元自幼勤学,在山中读书时,每月只带一罐白盐佐膳,被学友嘲笑。为此,蓝鼎元作了一篇《白盐赋》以自勉。蓝鼎元除阅读诸子百家书籍、熟研诗文外,尤留心于经世致用之学。17岁时,曾从厦门泛舟出海,南至南澳,北至舟山,考察福建、浙江沿海岛屿、港湾形势。

蓝鼎元不屑于专攻制艺,应童子试时曾名列第一,而9次乡试却都落选。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夏,台湾爆发朱一贵领导的起义,蓝鼎元随堂兄、南澳镇总兵蓝廷珍前往镇压。他出入风涛,襄赞军务,文移书檄多出其手。事平后,又随蓝廷珍招抚降众和逃亡百姓,绥靖番社,历时年余。返乡后,撰写《平台纪略》,提出治台正确方略,向台湾道条陈19事:"信赏罚,惩讼师,除草窃,治客民,禁恶俗,儆吏胥,革规例,崇节俭,正婚嫁,兴学校,修武备,严守御,教树畜,宽租赋,行垦田,复官庄,恤澎民,抚土番,招生番",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后来治理台湾者,多以此为法。蓝鼎元不愧为是一代"筹台宗匠,经世良才"。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蓝鼎元以优贡被选入京,校书内廷,分修《大清一统志》。当时,许多知名学者都交口称赞蓝鼎元是治史良才。雍正六年(公元1729年)冬,由大学士朱轼举荐,蓝鼎元得到雍正皇帝召见,条奏经理台湾、河漕、黔蜀疆域等6件时务。雍正认为很好,对朱轼道:"朕观此人便用作道、府亦绰然有余。"不久,授蓝鼎元广东普宁知县,一个月后,又摄潮阳知县。蓝鼎元在普宁和潮阳任内,从事"捕捉盗贼",责治讼棍、神棍,平反冤狱,破除迷信,振兴教育以及厘除赋税积弊等,使两地社会治安趋于稳定,陋俗为之一变。蓝鼎元在普宁、潮阳两地虽治绩斐然,得到人民爱戴,可是却因秉性亢直而违逆了上司,受诬告被劾革职入狱。在狱中,他把治潮14个月所经办的典型案例追记成书《鹿洲公案》(又称《蓝公案》)。蓝鼎元"惠政"于民,"长于断狱","尤善治盗及讼师",被民称为"断案如神"的包拯再生,更被后人誉为"东方的福尔摩斯",雍正帝授予"公正廉明"御匾。蓝鼎元,不愧为一个清代不可多得的、难能可贵的清官、循吏、能臣。

后来,两广总督鄂弥达钦服蓝鼎元才识,聘其入幕府,并具折奏明蓝鼎元受诬始末,得到雍正特旨召见。召见中,蓝鼎元奏对称旨,雍正派其署广州知府,并赐御书谕训、诗文、貂皮、紫金锭、香珠等珍贵物品,以示光宠。蓝鼎元到任才一个月,就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因病逝世。后人在蓝鼎元陵园撰写的柱联概括了他一生所做的贡献:"谋猷长且远无愧筹台宗匠,理政严而宽堪称经世良才"。清代康雍时期"平台首功"、"菩萨将军"蓝理、"治台名将"蓝廷珍、"筹台宗匠"蓝鼎元,这三位同出一门的族亲被誉为"蓝氏三杰"。






    关注 聿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