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事  他竟然同时做着5份工作,还拥有极强的幸福感

 

有这么一个词,来形容现在不以单一职业为生、而是拥有多重职业多重身份的年轻人——斜杠青年。...





最开始知道84,其实是他的发簪。一个大胡子男人,手握纤细温润的簪子,于我有一种奇异的美感。

然而接触下来,才发现他是摄影师,「匠心手造」管理者,民宿主,觉园创始人,同时,他还为手造发簪创立「竹开」这个品牌。

他的名字,来自今天的背景音乐,香港乐队Swing的《1984》。



曾经的84是个长发青年,后来一个任性,就剃了个平头
手作发簪
有这么一个词,来形容现在不以单一职业为生、而是拥有多重职业多重身份的年轻人——斜杠青年,这个词来自英语里的Slash。

84是典型的斜杠青年。他的事,简单平凡,却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我很好奇,他是有怎么样的人生和精力才能走到现在,在这一连串的工作里游刃有余。

老洋房古朴的阳台


看着这些家具,静静的就很美好
墨绿的墙
84的摄影工作室,在广州东山口的一栋极美的老洋房里。他坚持与我在阳台聊天,他说这个阳台,有一个故事。

他曾是报社的摄影记者,工作两三年后,身边找他帮忙拍摄的朋友越来越多,后来他想,开个摄影工作室也挺好。从稳定跳到不安定,就这么开始了。

开张的时候,连办公室都没有,跟客人约谈的地方,多数是快餐店。

有一次,有位客人约他在凌晨三点的肯德基见面。84也是有点方,不知道对方是神马人物。后来壮着胆子去了,才发现客人是夜场驻唱歌手,下了班才有空见面。

从这进去,别有洞天


鲜艳刺激的墙面,与斑驳的外在形成了鲜明对比
另一个大厅,却是柔和的粉色。
阳光透过彩色玻璃,总是给房子带来不一样的色彩。
摄影工作室稳定下来后,他又开始琢磨,想打造一个他最喜欢的民国风房子作为根据地。

于是又开始折腾,东串西走找房子,签合同,装修。老房子总是有这样那样要注意的事,84也不急,慢慢修整了一年才开张。

他说很多事情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看起来他做的事情都随心所欲,可每一个选择都必然与过往的生活相关。

比如东山口的这所房子,因为他一直偏爱民国风,所以平日收集的小玩意几乎都是民国的格调。

签下这所房子,装修起来得心应手,收藏的东西也有了好的去处。
插播: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选定广州东山为传教基地。这里居住环境优雅吸引了大批归侨结庐定居。东山洋楼,是民国初年一些华侨与军政官僚在这里兴建的仿西洋别墅,所以基本上这里住的都是达官贵人,那时他们的形象大多是礼帽、西装、皮鞋与手杖,“东山少爷”的称呼也是由此而来。


喝茶聊天,采访着好像进入了另一个时空
这是老洋房里其中一间用来做分享的房间
老洋房装修好后,84又爱上了做木工。

但自己玩太没意思,反正房子面积够大,又经常空着,不如勾搭些手艺人过来一起玩吧。

他说,大概跟性格有关,我觉得手艺人就应该纯粹地做手工,匠的态度和沉静的心很重要。其余招生约时间的杂事我来沟通就好。

于是,摄影根据地又多了一个身份,「匠心手造」大学堂。

摄影班、木工、佛珠设计、草木染、羊毛毡。老洋房里总是热热闹闹。

84说,现在很多东西都是坏了就直接丢,开设大学堂,也是为了让大家在辛苦地做好一样物件以后,懂得珍惜。接着他给我们讲了之前关于阳台的故事。


认真的学员


扎染课程
阳台上的Yoyo花园,生机勃勃又有点杂乱地生长着。
阳台的植物中间有个木牌,看上去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Yoyo的花园。

我以为这是一个欢乐的故事,不曾想却让我泪流满面。

Yoyo是84摄影班的一个女学员,长期戴着围巾,遮盖脖子上星星点点的红斑。

某一次聊天,Yoyo说,其实我已经是癌症晚期了,那些红斑是化疗遗留。学摄影,是为了把家里的植物拍的好看点,在有生之年多记录一些。

84与别的学员深知什么都帮不上,就瞒着Yoyo去买了一大堆她最爱的多肉植物,放满整个阳台,也许人没法留住,但为她留一处小小伊甸园,大家都还有个念想。

那天看到阳台的Yoyo,放声大哭,有多留恋,就有多痛苦。

后来Yoyo去了大理,再后来,她独留下阳台的植物,她信84能照顾好,然后去了我们暂时去不了的地方。

她在知道自己终将逝去的时候,还乐观地学摄影,旅行,准备好身后事。这大概因为想要好好度过剩下不多的时光,而活着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过。

84说,开设课堂,却无意中收到一份笃定的信任。这可能是最大的意义。

所以84决定把老洋房多出来的房间分享给旅行者。这世界本就应该少一点分离与悲伤,善良和信任,越多越好。


觉园的阁楼


觉园一角
觉园一角


后来,84与太太创立了觉园。84是这么定义这所位于黄埔古港的房子的,喝喝茶,看看天,摆摆家宴最悠闲。

这不过就是他工作多年想要摁一下暂停键的休憩之所。

十年一梦,惊觉。

然而总是无心插柳,装修成西关大屋感觉的觉园,引来无数喜爱,比如二更,也找到这来拍摄视频。

现在这个阶段,好像想要的都有了,84又想着做笄(jī),也就是发簪。


84给我们展示他的手造发簪
这是他最新的设计,名字保密
鹿角发簪。在老洋房的彩色玻璃映衬下特别美。
聊熟了,84让我们陪他工作。

他喜欢仪式感,每一支发簪收入竹筒前,他一定要端坐桌前,上油,擦拭,盖章。对从自己手下诞生的灵物抱着尊敬的态度,也是成为手作人应有的思量。

说实话,看着他包装发簪,是一种享受,所以出现了文章开头的动图。


专属印章


笄,上下拆开,就是竹开


完成步骤,84会很正式地说一句:礼成。
问他,这样连轴转累吗,累,可每一件都是自己可以放手去做的事情,总是幸福的。其实很多选择真的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不是做了许久木工,他一定不会想到要做发簪。如果不是平时喜欢把玩玉器石头,他也不会想出各种好玩的样式。

对于Slash这个词的大热,84觉得有利有弊。他说现在很多年轻人,浮躁,总幻想能掌控不同的工作,做自由职业。但是,如果没有前期的积累,是不太可能如愿的。

还有很多人,想要自由却还是父母来买单,这种行为也很糟糕。

我问,那你家人对于你不同的职业,有什么看法?

84说,其实家人都不太清楚他在忙乎啥,反正能养家糊口,自己也做的开心,就好啦。有一次84被电视台采访,他特地问老爸,我上电视你看了没。84老爸说,我看啦,可是不知道说的啥。
手捧着,就成了一个“心”
用红绳打个结,84的动作轻慢柔缓
装盒
当一个人能很好的平衡每一份工作间的关系,这确实不失为一种很棒的生活方式。

现在,斜杠青年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趋势,在关于斜杠青年的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这种无聊的生活方式,而是开始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

毕竟,有预测说,“你再也雇不到优秀的人才,除非你跟他合作。”


在放松聊天的84和猫大人我
采访时间:2016年4月15日
采访次数:1次
采访方式:面访
采访地点:于1984在广州东山口的摄影工作室
采访人:《别样》编辑部·招财猫大人、假教授
被采访人:1984
图片:部分由1984提供,部分由假教授辛苦拍摄么么哒



    关注 别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