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WORD哥!重大消息出炉!

 

一直以来,外界以为长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荒漠化等不利趋势,但事实并非如此。...

嗨!好久不见,这期联盟带着科考新发现来见大家了哟,快来看看我们这期有什么好消息吧!





一直以来,外界以为长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荒漠化等不利趋势,但事实并非如此。

——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

长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有“中华水塔”之称。
近年来,长江科学院的江源科考队对长江源地区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2016年初夏的科考结果日前整理分析完毕,综合多年科考结果发现,长江源地区十多年来,生态环境好转,湖泊、湿地面积增加,植被和珍稀动物数量增加。
1.高原湖泊面积扩大
以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湖泊监测为例,库赛湖海丁诺尔盐湖等3个高原湖泊的面积均有扩大。


库赛湖
海丁诺尔
盐湖
参加科考的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所所长谭德宝说的如下时间轴图


谭德宝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所所长
“这三个湖泊原本不相连,但这两年在丰水期高水位时竟然可以联系起来。”
2.生态好转 植被状况改善 珍稀动物增加


这十多年里,长江源地区基本结束了20个世纪80~90年代湿地萎缩、湖泊缩减的局面。从数据来看,2003年前后是生态好转的拐点。

科考人员发现植被的状况也大为改善。



谭德宝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所所长
“前些年去,草长在平坝上;这两年去,草开始往山坡爬,这说明植被覆盖增加了。”
此外,藏羚羊、雪豹等珍稀动物也增加了。
藏羚羊
雪豹




陈进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副院长
“以藏羚羊为例,可可西里保护区过去只有1万多头,现在已经恢复到6万多头。在西藏那曲地区,藏羚羊的数量也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整个青藏高原的藏羚羊数量有10万头。藏羚羊作为高原上的高级动物,其数量增加也是生态指标好转的表现之一。”


陈进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副院长
“生态好转的原因首先是气候变化。”根据国家气象局在长江源多个气候站及水文站几十年来的资料,该地区年平均日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变化均呈现十分明显的增加趋势。而气温升高带来了降雨增多。根据国家气象局1961~2014年的降水数据,长江源地区高程4 000 m以上区域面平均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年增幅达1.68 mm。”
3.生态保护力度加大


生态改善的十多年里,中国政府在长江源地区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2005年中国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76.5亿元,初步遏制了这一地区的生态退化趋势。目前,二期工程已经展开,预计到2020年底,三江源保护二期工程单期总投资将达160亿元。届时这一地区的森林覆蓋率将由目前的4.8%提高到5.5%,草地植被覆蓋度平均提高25%~30%,生态系统将得到整体改善。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气候启动区。
4.BUT 担忧之处
不过,生态好转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忧。



陈进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副院长
“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生态变量”,其长远影响有待进一步监测和研究。”


谭德宝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所所长
“如果一些原先的内陆湖变成了外流湖,而内陆湖水量大、且是咸水,对长江的水文水资源会产生什么影响还需要关注。”

据介绍,在新的气候水文条件下,长江源地区发生的生态变化对环境、供水等后续影响都需要加强监测和研究。”


陈进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副院长
“我们会继续加强对长江源地区的科学考察,在未来的科考中会增加高科技监测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密切关注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







﹛考察途中。﹜
HELLO

江源考察队伍合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科考照片来源于内部资料

文章来源:新华社




    关注 河湖守护志愿者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