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降临》在原作改编上是很出色的

 

其实,这期微信还是在给我上期《降临》观影团做个总结。不过,在这之前,倒是想稍微聊聊这个片子。作为2016年最...



其实,这期微信还是在给我上期《降临》观影团做个总结。

不过,在这之前,倒是想稍微聊聊这个片子。作为2016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科幻片,《降临》也是今年颁奖季的大热门,几乎在各种影评人奖、工会奖或者其他各种十佳提名当中,都少不了这部影片。而在今天晚上的奥斯卡提名当中,这部《降临》应该也会拿到几个提名的。而在豆瓣评分,都从上映前的7.6分,上升到了现在的7.8分



也就是说,很多在影院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也是对本片比较认同的。

关于《降临》,其实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聊,比如,这实际是个小众科幻片,成本非常低。而且,作为一部关于与外星人接触的电影,影片并没有用惯常的视觉奇观,而是用很多省钱却不掉逼格的方式呈现,效果也很好,包括拯救危机,也不是武力,而是智慧。同时,影片的配乐非常出色,神秘主义的配乐,以及整个飞船以及外星人的形象,都是神秘主义的,符合我们对未知文明的假想:

模糊,神奇,又带有恐惧



当然,有些人可能也会失望,毕竟这不是一部科幻大片,而是一部略艺术的科幻小片。当然,品质还是相当突出的。

而关于《降临》,我真正想说的是,其实本片的剧本很不错。虽然,很多原著党都认为,这部电影在改编上另他们非常失望,尤其后半部分情绪化的处理,以及中国元素等等。不过,作为一个经典科幻小说改编电影,影片在剧本改编上还是用了非常多的心思,而且效果也不错。



要明白的是,姜峯楠《你一生的故事》其实是非常难以改编成电影的,主要是指,这部小说缺乏一部剧情片该有的一些要素,比如必要的剧情冲突,更抓人的剧情。而里面更多的是一些概念以及观点的东西,这个是很难影像化,而且影像化也要做很多变化。

没办法,电影是生意经,是要投资的。即便《降临》北美投资不高,也仍然有4700万。当初编剧为了这个项目更是跑了很多年,都一直拉不到钱。



况且,电影与小说不一样,电影只有90-120分钟时间,小说看不懂一个理论,你可以重看,或者反复翻看去理解。电影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很多情节就必须浅,还要保证戏剧性。要有各种基本的元素,要好看,还要表达主题,还要符合原著,要求太多了。所以,只能做必要的舍弃与更改。

我们也可以看看电影做了哪些变化,比如加入多个国家,并增加冲突,这当然是为了增加影片的戏剧性。并且试图与现实的世界政治做一个互动,来唤起共鸣,吸引观众对理论的关注。实际上,片中很多对中国的表达,无论是否正确,恰好对应《降临》,不同种族或国家人之间沟通与理解的障碍。



同时,加重的母女感情线,也是希望能给影片更多情感的力量,唤去共鸣。事实证明,大多数观众,是支持这种改编的。

所以,《降临》在改编上,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件事增加戏剧性与戏剧冲突,强调时间的紧迫感,以更快推动角色行动。同时,以母女关系打动观众,增加情感线索。甚至,将原作中你必须接受的结局,模糊成了你选择的结局(虽然,她并没有选择的能力),然而,这样的处理会让影片更感人。



如果真说遗憾,是我对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一直以来的不满足,他的所有电影都是还好,但是不够非常好,总是会差点感觉,或者是节奏上,或者情节上,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但是,《降临》总是一部值得一说的电影,可以给7分。

然后,还是回到我的《降临》观影团吧,这次做的同样很火,特别热闹,尤其是最后那个科幻对谈,非常多干货,网友也很热情。



台阶上都是人,感受下。

这也是我打算今年主要精力用在观影团的原因。因为,有太多热情观众的支持,才让我有信心把这件事做下去。为什么要做观影团,因为我敢做,因为我背后有大量真实的、热情的读者来支持我的活动。

只有线下活动,才能真正测试出一个账号的热度。到底是不是真粉,有没有刷量,线下全能见真伪。比如我做个单城百人活动,报名数能到七八百人,实际到达率97%以上,我还有什么不敢做的,我只能拿出更多精力和热情,把活动做得更好。来回馈你们。



大家提问也很热情。

2017年,我也会尝试各种新的方式,来包装我的观影团。还是那样,我理想的观影团,绝不仅是看场电影那么简单,我希望还会有更多其他的内容,比如社交性的、娱乐性的、知识性的附加内容。让你们可以很快乐的在我这里打发掉一个下午,或是一个晚上。我希望,我们能一切,赋予看电影这件事,更多含义,让原本孤独且宅的影迷们,不再是孤独的个体。

以下,为当日《降临》现场的一些实录,感谢小薛的整理。另外,再次转述嘉宾的描述,他们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国内有这么好的观影环境,来全身心欣赏一部电影,因为大家都很专注,很守规矩的看电影,不会做影响他人的事情,这个我非常感谢,也非常骄傲。

农历年前最后一场桃桃观影团结束了,上周六的事情,但余波很强,这两天都在整理当日的信息。很显然,活动效果远远超出预期,原计划一个小时的映后论坛时间,足足聊了近八十分钟,最后迫于影厅下一场电影即将开场,大家不得不结束离散。感觉并未尽兴,期待下一次继续畅谈。

这一期活动找来了科幻领域的资深团队“未来事物管理局”合作,通过他们,现场邀请来了姬少亭、糖匪和严蓬,也就是电子骑士,这三位对科幻电影、科幻小说都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大咖,另外,现场观众里头,也有一部分是未来事物管理局邀请来的朋友,比如专攻语言学的@犬桑 ,也都是资深的科幻迷,犬桑同学在现场也被观众直接提问,观众提问观众,这种情况挺少见。

活动依旧是下午14点开始签到,时间刚到,百老汇电影中心二层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家有序的签到、领票,摆在签到桌上的几本原著小说也吸引着大家,这是提前买来准备在问答环节送给提问观众的。关于这本小说,以及这位作者,映后的论坛环节也讨论了很久。

14点半,电影准时开始放映,因为大厅提前被占用了,这次活动使用的是108人厅,虽然因此也调整了征集人数,但还是有观众临时去现场求票,这就导致人多票少,最后有好几位观众坐在走道上参加完全程。
其实我们挺理解这种现场求票的心情,但考虑到活动效果,以及安全因素,我们并不鼓励这样,如果108个观众每人多带一个朋友来现场求票,那场子就爆了......所以也希望大家能理解和配合我们的组织工作,另外,未来我也尽量联系更大的场子来做活动,争取让更多人来参加。

好了,插这么一嘴,回到正题,电影放映结束后的论坛环节,先看一位观众的感受,也算是为前方的高能预热。
这次映后邀请了小姬做主持嘉宾,她是未来事物管理局的局长,未来事物管理局是一个做科幻的文化品牌,做得也特别好。另外两位嘉宾,糖匪是科幻作家,有很丰富的跟国外科幻作家交流的经验,一开场她就表达了对《降临》这部影片的喜爱,并且从介绍原著小说作者特德姜开始,提出了她的第一个观点:对于宗教情感的唤起,影片有着很好的处理。



“特德·姜小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宗教概念,只讲理念,没有对话,甚至没有故事。《你一生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时间、伦理的充满哲思的故事,而电影诠释得非常好。

有一个镜头是他们第一次进入飞船腔体,越过重力变换区回头的时候,大逆光的镜头让他们变成了黑暗的剪影,这就营造了一种宗教感,你会感觉他们如同中世纪穿着斗篷的僧侣。电影的音效处理也很有趣,外星人腔体浑浊的声音,会让你想到西藏喇嘛吹的某种乐器,包括后面出现的几段女声伴唱,出现在情节转折处,音调很高——这会共同唤起我们体内的那种宗教性情感。
糖匪


外星人的形象一开始只有局部,但是到最后,片子给了外星人一个全景,你会感到神一般的、超自然的存在,而且有人形可分辨——人常常把一些东西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所以你很容易觉得它有七个肢干,上面是头,下面是肩部。后来镜头转到七肢桶和女主两人对话,有一个越过外星人背后的镜头,你真的有站在那个高度、俯视人类的感觉。”

小姬也补充道,“其实电影里还有一些很原始的元素,比如非常先进的飞船,表面却是粗糙的,这是一种独特的审美。配乐除了宗教唤起之外,还会让你想到一些非常原始的环境,这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对比与反差。那些仰望和俯视的镜头,确实也特别符合“降临”这个词。”

另一位嘉宾,电子骑士,大部分观众应该都比较熟悉,他也是国内知名影评人,也是科幻领域的达人,而且,他现在自己也在从事华语科幻电影的制作。对于这部影片,他的评价相当高。
电子骑士


“我觉得从一个科幻电影的这个角度来讲,它很独特的,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科幻片基本就是两类,一类是所谓的商业大片,基本上就是靠特效来去取胜的,它的故事一般都是比较单薄的,都是比较单向性的,就是完全是以这种情节的冲突来作为驱动力,特别是它对于外星人这个所谓入侵这件事情,一般都表现的比较简单,基本上说白了,上来一看他们要来地球那就是不怀好意,所以我们就打吧,然后就开始打。

像《降临》这个片子我特别喜欢在哪儿呢,前面铺垫的比较多,甚至你可以认为它是有点沉闷,但是你想一想这个事,这是一个非常巨大,非常复杂的事,外星人到地球来不是说不言一合就开始拔枪就开始打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明碰撞的过程,甚至是一个你无法想象的,你完全没有概念的这样一种东西,哪有这么简单呢?所以在那种商业大片里面,它把这样的问题极度简化了。



而《降临》这样的片子可以看到从开始,到他们见到外星人露真身,这段过程是很长的时间,而且是用了非常多的铺垫,怎么样穿衣服,怎么去消毒,怎么样去打防疫针,甚至可能有一些不适应的感觉,而他们并没有露出一些吓唬你的,或者很恐惧的这种镜头来,他是一种非常客观,非常冷静的方式探讨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在现在的商业大片里面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前面几乎花了有20多分钟,就是完全是没有直接把这个情节冲突给展现出来,现在这么拍电影的,实在是很少了,以前是有的,比如说《异形》,大概半个多小时才露出来,前半个小时都是在讲他们怎么样从船舱里苏醒过来,怎么恢复身体,怎么吃饭、聊天,全都是这些东西,现在没有这样拍的了,前面15分钟就开始开打了。



还有一些科幻电影就是比较偏的,所谓比较小的这种思路,通过一个比较复杂的故事,比如我们老说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或者《慧星来的那一夜》,这样的片子,所谓叫做烧脑的片子,它的思路就是通过一个非常有限的故事,然后通过故事的复杂性或者科幻构思的复杂性来展现一个影片,它的时间和内容都是非常有限的。

《降临》特别有意思,《降临》恰恰都不是,大家可以看到它首先不是一个商业大片,它从头到尾没有跟外星人真正有什么冲突打起来,但是它也不是那种所谓的科幻的小片,不是一个非常集中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非常复杂的叙事给讲出来,其实它的叙事挺简单,就是一个直线性的东西,它只不过加了一个回忆和时间,这个层面穿插进去。它是正好介于一个所谓宏大叙事和一个很小复杂叙事之间的一个东西,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它非常有意思。

而且它的制作成本也是特别了不起,4700万美元。大家想想现在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一般都要到一亿美元这个成本,大概三千万美元以下的,基本上现在在好莱坞被叫作极低成本,非常小的独立电影。4700万美元有一个宏大的构架,有一些非常宏大的画面,它需要很多很多的特效镜头,但是它的特效镜头呢,这个钱花的很是地方,它不是给你展现那样的奇观,就是爆炸,动作场面,华丽场面的奇观,而是花在很多细节上,比如说飞船离开地球像是被弃化了一样,它里面有一个镜头是那些外星人,他们的环境是什么样子,是像游泳一样,像在空气当中游泳一样,不是像我们在一个陆地上行走这样的。它把很多这样的细节描绘的非常到位。”

另外,他也将这部影片和《2001太空漫游》,以及《超时空接触》联系在一起,他觉得这三个片子可以作为三个点,就是科幻电影的,都是人类跟外星人这个文明的接触,这三个片子没有把外星的文明作为有敌意或者对抗的思路来讲,而是作为一个未知的东西,我们去进行接触。

接着,小姬也阐述了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她说,“这个人(特德·姜)的小说被认为是不可能改编的,尤其是这一篇,这一篇小说在整个科幻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用第二人称写的小说,写你一生的故事,他跟他的女儿讲你的一生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故事很著名,我们觉得它很难被改编成电影,尤其小说对于语言的描述,让我觉得非常迷人。
姬少亭


严蓬老师刚也说,大多数科幻电影对接触外星人这个设定特别傻,一言不合就打起来,或者大家很开心,齐乐融融。这个小说就表达了交流的困难性,以及很难捕捉的东西,这种东西非常神秘,讲这样语言的非线性,语言迷人以及语言表达,从左到右写,从上到下写,最后呈现是一个立体的呈现,像迷宫一样。

我就想说,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用视觉来呈现的,谁敢用视觉呈现这件事情,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但当我看到导演给我这个方案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惊喜,不能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但是它给出水墨式的语言,圆形的语言,让我觉得非常迷人。”



另外,在现场,电子骑士也给大家“科普”了关于“软硬科幻”的问题,“有一种传统,但是不太正确的方式,就是分所谓的软科幻和硬科幻。这个分法本来就有问题,分的又不清楚,很多人很难说清楚到底什么是软科幻、硬科幻,我觉得特德·姜(的小说)和这个电影都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他无所谓软硬,你可以认为他是非常硬的,也可以认为他是非常软的。

特德·姜小说就是这样,有一些很软,也有很硬的,像里面对语言学的描写,语言学本来是一个相对偏文科的一个东西,但是现在的很多语言学的这个研究方法是用了一些理科的,包括数据分析等等,包括一些调查的方式等等,也是理科的思维。可以看到这个男主角提到的,解决这个语言学的思路跟数学一样,需要非常严谨地研究它,而且他对于这个里面的外星人语言的解释也非常严谨,不像一般的电影,有一些涉及到文科的东西就会变得比较随意化,他里面的提到很多的名词和一些假说都是非常确定的,能够支撑他科幻的思路

他还有一篇,也是特别好,我特别喜欢,叫做《巴比伦塔》,那一篇非常神,看了以后脑洞打开,因为巴比伦塔这个故事可以说在西方基本上是人尽皆知了,大家要造一个塔通到天上去,上帝说这怎么可以呢,于是就让人累说不同的语言,这个塔就造不成了。他把这个故事重新写了一遍,用了一种非常严谨的方式,既是一个寓言,但还是可以看到发生的整个故事,像真的发生了似的。像刚才糖匪所说的有一个非常宏大的宗教的主体,你看到最后的时候你会发现反转非常令人震惊,但是非常令人信服,这是他非常棒的一点。”

到了观众提问环节,一位坐在第一排的女观众拿过话筒后,向坐在中间位置的专攻语言学的@犬桑 提出问题:印象当中,这个小说当中写了外星人写的这个文字,相当于有一笔写成的感觉,但是我看到这个电影里面,是由一个一个点点出来的,相当于稍微复杂一些的单词。所以我想问一下你对这部片子里面,这种外星语言的方式呈现方式是否满意,以及您自己怎么想的?



犬桑:其实这个片子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跟语言学关系不大,就是总得来讲,因为最后是一个电影,想给大家展现一些视觉上或者大家好理解的东西,因为最后就我的角度来看,最后这个文字仍然是线性的,原著里面讲到一个很明星就是一个词,哪怕重复出现的时候都是不一样的,其中每一个成分都可以出现不同位置,这个顺序不重要。



非线性的意义不是按照一个固定的位置来进行的,很明星把一个一个片段排列起来顺序可以调换,但是这个片段是可以固定的,这个包含信息量是很大的,成个非线性程度是很低的。因为我一直觉得人类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人没有办法超过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出来自己过去生活这个世界中,完全没有经历过这样东西,人是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人设想出来的所有的东西,都一定是可以找到一个依据或者一种体验的,所以说这个不是导演的问题或者不是电影的问题,这确实是我们自己人类局限的问题。”

随后,还有观众向小姬提问:



“我想问局长一个问题,我看过一篇你的专访,你喜欢科幻就是因为它颠覆你的世界观,如果这个事情有可能发生,这个科幻才会颠覆我的世界观。我看这个电影时脑洞是打开的,有一些电影非常严谨,可以被论证,但是这部片子里面没有看到,像老师所说的语言破译方面,最后处理就蛮马虎,您怎么看《降临》和有着严谨理论的科幻影片的对比?”

姬少亭:“这个问题好难。我说一下我对科幻的感受,完全纯个人的感受。在座的各位是影迷不见的都是科幻迷,有一些人可能是从事科幻电影领域的人,我愿意跟大家交流这些事情。我眼中的科幻不是要完全“科学”的东西,我之前在做科学传播的工作,我认为科幻跟科学之间有巨大的差异,包括很多人对像《火星救援》和《地心引力》是不是科幻电影也产生过一些争议,他认为这是科学电影,这样可能吸引更多一些喜欢科学人喜欢它。



我是科幻迷,我认为它颠覆我世界观,能够带我去另外一个地方,为我打开另外一扇门,这件事情远比科学严谨重要很多。举一个不是特别恰当的例子,李淼做理论物理学研究,他特别鄙视我们搞科学的这帮人,有一天看完三体之后,他就觉得这个小说真是太好了,里面的科学论点太不准确了,于是他写了一本书叫做《中的物理学》,他觉得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值得说一说。

包括《星际穿越》,我也很喜欢,那其实《星际穿越》有请物理学家来做这个理论的支撑,但是这个理论物理学家后来专门写一本书,就是吐槽这个电影怎么没有按照他当时研究的那个东西来,大家可以读一下他的这本书,非常有趣。我会认为科幻电影是艺术表达,包括科幻小说我,会认为它更偏向于艺术,它里面包含了一些科学,但是我觉得一定是不严谨的,千万别去追求这个东西,肯定是没有办法达到这样的一个结果,但是一定程度上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把它套进来,我觉得有很多东西可以做的,但是即使一个电影非常的科学,但是他没有能够在世界观的层面震撼我,没有给我一个未知的东西,没有带领我去往那个世界,我会觉得这个东西,不是一个迷人的科幻。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我举一个关于时间的科幻电影的一个例子,就是《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关于时间旅行,在科幻小说里面多到不行,实在太多了,你说这个电影有什么硬的地方吗,一点都没有,唯一严谨的是前后故事接得上,时间上说得过去。但是只能说,是所有关于时间旅行的电影以及小说,套用的就是其中一种理论,包括这个也是一样,有一种理论在里面,是有多种理解方式。在这个电影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的一种可能性。我非常欣赏你觉得最好的科幻是能够发生的,一定是有可能发生的事,但是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可能性是太多了。

我恰恰觉得这个里面那些不严谨的事,是能够发生的,我恰恰觉得,时间旅行这件事情也许可能发生。跟《哈利波特》区别就是,那是魔法,不能实现,但是这个东西是否有可能性,和科学严谨是两种概念。我作为科幻粉丝只能说什么东西震撼到我了,什么东西带我到另外一些地方,这个地方可能是我最喜欢的。”
严蓬:“其实挺同意姬少亭的说法。科幻电影严格来讲100%没有一部是没有漏洞的,比如说《太空漫游2001》,已经算漏洞非常少了,但是可以看到月球上那个人的运动方式是错的,因为就是重力的原因,按照他那个方式是不对的,但是已经非常少了,这个就是细枝末节了。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看这个科幻电影它怎么样叫严谨,怎么叫不严谨,我觉得是看他遵循不遵循一种科学精神,而不仅仅是光是细节。

比如说刚才所说的从语言学角度来讲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你要想的是,作为90分钟到120分钟的影片,当然不可能说一个话外音说,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我们对于语言学习的研究终于有了一些进展,外星人还在那里等着我们,多么奇妙的事情,我们可以继续谈这个事情,剧本上是不可能,必须压缩成有点像戏剧,戏剧基本上是发生在一天,一个场景,这样的一个故事,必然把很多本来不可能的矛盾放在一起,比如说像《雷雨》,你想想这个事情根本不可能,为什么他们都那么巧,正好在同一天出现在这个地方,把所有事情都说开?非得这一天吗,明天不能说一半吗?不是这样的,为了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把这个故事完全表现出来。



说白了就是说,这个电影承载的信息量太大了,所以不可能做到所有的信息都是非常的精确,非常的顺溜的。但是我觉得要有科学的精神做这个事情,像这个里面,他对于语言学的描述,当然了,是不够像书里面那样非线性,但是他表达的意思就是这样的,他是朝着这个方面去努力的,而不是像有一些的科幻电影,包括我们的一些要做的科幻电影,就是我今天想做这个事情,突然来了一个外星人就怎么怎么样了,发生了一系列的奇怪这个事情,这个背后没有真正的科学逻辑。

我觉得姬少亭很看重的,其实是一个科学认知,对于这些世界观的表达。这些东西才是真正带给你的,就是《星际穿越》,我觉得它不仅仅在于它对于黑洞的描述多么的精确,然后他对于这个五维空间的描述这些的,这些其实都是次要的,关键的,他有一种科学精神,就是我们人类到底是要呆在这个地球上,还是向外去探索,这个故事通过父女之间的情感讲出来了,这是他的科学精神在底下,不仅仅想讲一个很惊悚,很吸引人的一个故事,而是真的有科学性的思考在里面。

科学的细节当然就是尽可能做得好,但是当他和故事和这个情节冲突的时候,说实话,就是我们,特别是现在开始在做这个电影的行业的时候,发现你的妥协是要偏那边了,你不可能就是说,咱们很精细的,把这个科学的原理以及知识都给他讲出来,我觉得这有点像这个里面提到的澳洲袋鼠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假的,但是呢,他想表达的这个意思是到位的,就是这样,他想说明的这个道理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故事不是真的。”



糖匪:“有时候跟学科学史的朋友聊,发现其实科学更是一种方法,它不是知识,你不能把它当固定的,死的,科学还有很多槽点可以吐,历史也在不断被推翻。科学电影就是讲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精神,这个故事里面逻辑讲得通的,是通过科学方法探索到这个谜题的。很多人看了觉得很有意思,不是像严蓬老师所说一拍脑袋想这个事情就发生了,这是两点很大的不同。

看科幻电影要看科学方法,看爱情片你要看什么?这个东西是不一样的。电影也好,小说也好,很多东西,文学题材,你要去把它创作成一个作品的话,肯定得选择一些东西说,一些东西不说,一些东西如何去说,所以这个里面就是,像严蓬老师所说,不可能五年以后这个字幕出来,这样我们会爆笑的。



实际上,现场还有很多精彩的瞬间,但是,我大概也只能精选出一部分。也希望,有机会,你们可以一起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感受更多的有趣。

最后,还是看下现场观众的反馈吧。











解释下,刻意少说一方面是因为感冒,状态不好,也是希望能让嘉宾多说说,毕竟他们是当天的主角,我只是学习。而且,我也很开心这种形式,跨领域与跨行业的专家,来分享他们对电影的理解。无论是视角还是视野,都是非常新鲜的,很有趣。以后我也会努力促成各种跨界的观影活动。



就到这里,年后,我一定会做更多场,更多城市,等我。


    关注 桃桃淘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