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年味正浓

 

古人没手机,古人怎么过春节?看呆了~...

春节俗称“过年”,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正月初一讲究的是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拜年,大年初一第一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或是打电话问候是必不可少的,说声“过年好”,祝福每个人全年都是大吉大利。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芈月



似乎过年就是放个大假而已。

除了玩手机,还是玩手机~




黄歇



芈月



那么古代人没有手机、没有春晚,他们是怎么过年的呢?

月儿,请听我细细道来




黄歇
临近新年,卖货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卖油苕、扫帚、针线、木梳瓜、茄、菜蔬等应有尽有,这应该就是咱们所说的“买年货”。

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

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顾名思义,就是把好吃的、好喝的摆在灶头,祭拜灶神爷爷啦~

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以求上天降好事。

家家户户买春联贴春联,祝福新的一年。到现在也有这个习俗。

贴门神,新的一年,将军保吉祥。城里现在一般贴倒福,农村有的地方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俗。

年三十,放爆竹。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除夕黎明打粪堆,但求万事如愿。反正小编从出生起,也没见过这么个求福方式。

儿孙长大又一岁,长辈给压岁钱。这时候是不是想,如果多过几次年就好了~

宋朝时,以鸡冠花供祖风靡京城。

古代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给主人,送去祝福。原来这么早就开始送名片了~

新年前后,迎亲嫁娶较多,姑娘家会在婚礼前展示嫁妆,富裕人家有十抬之数。

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的习俗,谓之新妇不跪。

元宵节,走百病摸门钉。多走走去百病。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

正月十五赏花灯,直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个传统。

二月二日,迎富,古人携鼓到郊外游玩,早出晚归。

年年春打六九头。立春日,有鞭春牛的习俗。



莺花三月,姑娘小姐纷纷踏春放纸鸢(风筝)、荡秋千。

过年间,姑娘们聚在一起吟诗作对,打闹取笑。

集市上,耍猴人在让小猴子表演,小儿笑呵呵。

男子的休闲娱乐之一,蹴鞠,即今日的踢足球。

芈月



哇!看完这些,确实感觉挺有意思的呢!

是的呀,这就是过年的乐趣ღღ




黄歇



芈月



子歇,爱你么么哒✿✿

祝各位老师、同学






阖   家   幸   福



    关注 你一句我一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