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踏雪”与“扫叶”的可信区间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我们熟知的故事里,还有多少这样的添枝加叶和添油加醋呢?...



因为我的懒惰和不严谨,昨天发的文短短一千五百字,有三处错字,一处用典不实,且未提供全部相关参考文献。实在不该,只能删了重发。各位见谅。

教训是不要依赖二手文献,不要想当然,不要先有观点再找论据。否则会睡不安稳,和花耗更多时间。


最近在昏天黑地写论文,头痛欲裂。缓解一下,冒出来跟大家打个招呼。

一来证明我还健在,然后顺便聊一下叶天士、薛生白两人的八卦。

八卦的八卦。

嗯,很有意思。

大家初次听说“踏雪居”与“扫叶庄”这两个书斋名,多半是源自一个关于江苏吴县叶、薛两个名医二人互不服气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初来源于《虞初广志》,原文是这样的:时医士叶天士,声名籍甚。薛一出,即能与之抗,叶因于所居筑室三间,颜之曰“扫雪轩”。薛亦于南园起宅,号“扫叶山庄”。
嗯。故事讲得既设计了人物矛盾,又注意起承转合,有理有据,所以大家都愿意相信。

但我很怀疑它的真实性。

原因有二:一是薛小叶十几岁(叶天士:1666-1745;薛生白:1681-1770),断不至于这样对长辈,心里多恨都不可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薛生白是个诗人,诗论诗话写的不输于医论医话。在山明水秀的苏州生长的大文人大才子,不像是如此彪悍跋扈的人;二是如果是故意针对姓叶的,就不怕犯了自己老师“横山先生”叶燮的讳么。显然这个“扫叶”并不为把姓叶的人扫开。

如果这个故事不真,那它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还真查到了。

最初的最初,是《苏州府志》里提到:“雪生平与叶桂不相能,自名其所居曰扫叶庄以寓意,然每见叶处方而善。”这是最早把“扫叶庄”解释成因为“与叶桂不相能”。

然后完整版的故事就是上面提到的《虞初广志》。

这是本啥书呢,它的名气远不及《虞初志》,但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寻。

历史上有一系列叫“虞初”的书。

明代《虞初志》出现后,从明代到清末民初相继出现了《虞初新志》《虞初续志》《广虞初新志》《虞初广志》《虞初近志》《虞初支志》等传奇志怪类小说选本。

其中对《虞初广志》的编者姜泣群的研究资料最少,不少研究都以“姜泣群,生平不详”一笔带过。其实“姜泣群”这个名字只是编者在较短时期内(1914-1915)的别名,其真正的名字是姜侠魂,所以查找人物资料的时候按照“姜泣群”来找,其结果往往是无所收获。对此有所记载的是《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姜侠魂(1884-1964),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别名姜抱忼、姜泣群(1914、1915年出版《民国野史》、《虞初广志》等署名)。”

好吧,考证的结果是,叶、薛二人争锋相对这个故事,来源于一个两百多年之后的人的讲述,或说想象。

这个故事里涉及两个书斋名,其中“扫叶庄”是真实存在的——薛生白著的《扫叶庄集》和《扫叶庄医案》可以证明。但叶天士他家是不是叫“踏雪居”这个名字,恕我孤陋驽钝,实在没有查到。查到所有相关资料都来源于踏雪扫叶这个故事。

其实,我不是第一个怀疑的人。

查找资料的时候看到《中华医史杂志》1985年第2期曾载张孝芳所作《“扫叶”“踏雪”辨》,惜年代杳远,竟未查到原文。

这里顺便讲另外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

秦伯未先生还为此事写了《从相嫉到相亲》一文。说有一天叶天士的母亲患了伤寒证,高热不退。为此,叶天士独自在书房里徘徊,犹豫不定地道:“要是别人我早用白虎汤了,而我母亲年纪大,未免有些顾虑。”有人把这话传给薛生白。薛借向叶母请安之机,嘲叶不敢用白虎汤。叶明知是薛讽他,但也毅然用了白虎汤,使母亲服药病愈。

此事最早也出自《虞初广志》,而原来的故事更加狗血。说叶母得了重病,危在旦夕,叶天士不敢下药,并对旁人说,要是谁能治好这病,我酬谢他三百两银子。夜里叶大夫睡不着,满屋子转悠,一边想病因病机,一边自言自语,这要不是我亲妈,肯定就用青龙白虎汤了。结果这话刚好被屋外露宿的一个无业游民听到了,第二天去见叶天士,说令堂的病可以用青龙白虎汤治好。叶天士欣然开药,一剂则愈。
首先,这是一个当局者迷和旁观者贪财好利的故事,和同行相轻没有关系,且那个“客”也根本不是薛生白。然后,原文说的是“青龙白虎汤”,组成是青橄榄和白萝卜,故名之曰“青龙白虎”,用以治疗咽喉不适(《王氏医案·卷三》:消经络留滞之痰,解膏粱鱼面之毒,杜春季喉恙。)。这是一个民间常用方,俗语云“青龙白虎汤,喉病保安康”。甚至还有一个和这个故事相关的灯谜,“倘教不是生身母,定用青龙白虎汤”射牙牌“方为人上人”。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开个橄榄萝卜有什么需要踌躇犹豫的呢?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秦伯未先生在整理这个故事的时候,把“青龙白虎汤”改成了辛寒折热的“白虎汤”。

由此可以看出佳话或者谣言是如何产生的。

故事中总有一部分与事实相符,而另一部分来源于符合众人期待的想象。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我们熟知的故事里,还有多少这样的添枝加叶和添砖加瓦,或者竟是添油加醋呢?

要知道讲故事的人,一般都是先有自己的态度,再围绕这个态度去增添素材的。

参考文献:

[1]姜泣群.虞初广志·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6月:6-7.

[2]马金生,付延功. 明清时期医德问题的社会史考察——以16至18世纪为中心[J]. 史林,2008,(03):113-118;190-191.

[3]李贞. 清代至民初“虞初”系列选集研究[D].复旦大学,2011:25-26.

[4]秦伯未. 秦伯未医文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7:38-39.

最后给你们看我买的薛生白和他同门还有他俩导师的诗论诗话集。

好不容易才买到的!


    关注 琥珀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