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大校长罗俊如何“谋篇布局”:找人、找钱、找方向

 

连日来,谷雨君与小伙伴们接连采访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广州地区知名高校校长,请他们谈谈心目中的“世界城市”与“一流大学”的标准,并为广州的发展提出富有创见的思考。...



看中大校长罗俊如何“谋篇布局”:找人、找钱、找方向


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自古以来,大学与城市之间,就有着天然的共生性。城市为大学提供完备的公共服务与丰富的物质支撑,大学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知识、人才,并赋予城市独特的个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与城市如何在全球竞争中良性互动、共谋发展?连日来,谷雨君与小伙伴们接连采访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广州地区知名高校校长,请他们谈谈心目中的“世界城市”与“一流大学”的标准,并为广州的发展提出富有创见的思考。
大学校长的责任在于紧跟国家发展步伐推动大学发展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看来,大学与城市是一体的,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相互支撑。一个城市重视大学,是因为这个城市站得高,看得远,否则的话,难以对大学有这样的支持和理解。大学有产出,它最大的产出是人才输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人,是大学最根本的职责,也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和办学方向。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山大学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教师,他们可以做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能将高水平的技术输出到社会,输出到市场,这就是“研究型”的大学。研究型的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会伴随研究成果的输出。研究型大学与普通大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的大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而研究型的大学除了通常意义的知识传授外,还要注重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人才。总的来说,大学对于城市的贡献,人才输出是首位,其次是技术输出、技术转移,最后还有科研平台的输出。

“中山大学的文化是很有特质的,处处彰显出岭南文化的特质。广州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中山大学虽然只有近百年历史,但它浸润在岭南文化中。文化的滋养成就了今天的中大。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大的发展也得益于这个地方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罗俊说, 大学的发展与社会、国家的发展是同步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你只要不掉队,就会以相同的步伐前进。大家很关注校长怎样带领一个学校前进,实际上,从整体看,现在各个高校都发展得不错。这个现象的背后,是国家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国家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大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指导思想。作为一个大学校长,其责任就在于如何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来推动大学的发展。
中大培养人才的目标: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


孙中山先生建校的时候就说,培养人才首先要立德;现在我们的党和国家要求,培养人才要又红又专,所以中大提出了“德才兼备”的目标。领袖气质,说的是一种担当、一种气概。“这么多年来,中大既培养了一大批党的干部,也培养了许多在不同领域做出贡献的杰出人才。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希望为国、为家、为社会付出的精神,这种担当精神就是领袖气质。

家国情怀,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站得更高,从一个更大的格局上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罗俊说。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叫被培养,还有一部分叫自我塑造。“我认为,一个人到这个世界来走一遭,在有限的人生内,就应该去做对这个社会发展、对国家、对民族有益的事情。哪怕能为国家和民族留下来一丁点有用的东西,就此生无憾了,这就是一种情怀。”
广州最大的优势是文化


罗俊认为,广州最大的优势是文化,也就是通常讲的岭南文化。他自言来到中大后,很认真地去领悟、理解岭南文化是什么。得出的结论是,岭南文化首先就是英雄文化、领袖文化,因为广州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大、最好,做到极致。

第二,岭南文化是创新文化,广州人敢为天下先,敢吃第一只螃蟹,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第三是务实文化。到广州来,只要有本事,就能扎根;如果没有本事,大家也客客气气,但也很难留下来。广州能吸引人才,能让优秀的人才在这里扎根,得益于这里务实的文化。

第四是包容文化。你到这里来,什么新的想法都会被接纳,这也是岭南文化最重要的一点。

“我认为广州最大的优势,就是来源于这种文化,正因为这样的文化,人才来了便能有发展空间,能融入社会,能过得舒心,大家都尊重你的才干和能力。”罗俊说,除此以外,广州还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比如好的空气,优惠的政策等等。

广州现在一些大手笔的投入,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方面,城市未来发展的规划、布局、蓝图,都是高层次人才很看重的,大家都看到了广州的新变化。
看一个大学,前后各看100年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今年中山大学进入ESI前1%的学科有18个,排名全国并列第二。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是中大最大的优势。对于做学术,罗俊认为有一句话说得好:所谓好教授,就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所谓名教授,就是一辈子做成了一件事。

“ 大学是要讲究积淀的,不能太功利。我常说,看一个大学,前后各看100年。这句话的含义是,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能只看眼前的一点点利益,要从大学的历史地位,去谋划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是作为大学的领导班子需要考虑的问题。”罗俊说,所谓排名,本质上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按照正确的方向去走,自然就会到那个位置。就像下一盘棋,等它出现效果的时候,人家已经不能再追赶。

那么,要如何打破格局去进步呢?在他看来,大学的格局真正要打破,还是要靠理念,靠眼光,要长远规划。如果因循守旧,就会错失机会;如果能抓住机会,就能进步;如果能创造机会,就能完成一次历史飞跃。中山大学在珠三角地区“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符合区域发展的潮流,这就是大格局,也叫战略眼光。“如果我们每天应付日常事务,现阶段大家可能会比较满意,但回过头来看,这个大学的进步非常有限。所以我们更多考虑的是谋篇布局。”

如何谋篇布局?第一是找方向。比如说,中山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但其实工科是短板。在深圳校区办学,补的就是工科的短板。第二是找人,如果找不到足够的人、合适的人,就很难发展,中山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是在于人才。第三是找钱,广东的地方支持力度很大,给予了中大很大的帮助。



    关注 谷雨DataNews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