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散文二等奖丨橘红糕

 

橘红糕徐浩(三峡大学)宜昌的蜜桔很甜,每每吃在嘴里总会想起以橘皮为原料之一制成的橘红糕,而自姥姥去世后我便再...



橘红糕
徐浩(三峡大学)




宜昌的蜜桔很甜,每每吃在嘴里总会想起以橘皮为原料之一制成的橘红糕,而自姥姥去世后我便再也没有尝过。

记得小时候父母问话时常顶嘴,以致会有被打骂的风险,姥姥疼她的孙儿,总会塞给我几块儿“堵嘴的糖”,这便是橘红糕了。姥姥拉着我进厨房,一来避免讨打,二来让我见识这糕点的制法。

首先是鲜橘皮,糯米粉,白糖,薄荷叶的准备,姥姥一大早就摘了橘子,剥下皮放在研钵中,与薄荷叶一起捣碎,她踱着步子,拍拍围裙,弓着腰杆儿,从碗柜上层拎出蒸笼,“孙儿,来帮帮姥姥,不中用了,蒸笼都抬不动咯”,我听见这话总会望着牙齿稀落但笑容满面的姥姥,一边嚼着糕点,一边过去帮忙。

把蒸笼放在盛有水的锅中后,再把米粉先用水打湿撒在屉布上,开始烧火将粉子煮熟,那时的炊具远没有现在煤气天然气方便,但锅下柴火带来的光映照在姥姥布满皱纹的脸上,温暖老人的心。
米粉煮熟后,下一步开始混合,将之前做好的橘泥入馅,外面包上米粉,姥姥用铲子压平后切成大拇指肚大小,水灵水灵的。

接下来开始点红,只见姥姥用食指蘸上红曲轻快而熟练的在每块糕点上按一下,一颗美人痣落在上面,像眉心盛开的孩子,这橘红糕更有生气了。

看到这,我有点坐不住,姥姥看出来我的心思,说再用旺火蒸一会就成。

片刻后锅盖掀开了,橘香与薄荷的香气扑面而至,看着蒸笼上的小精灵,乳白的质地里隐隐透出大红与橙红的肌理。怕他粘连,姥姥就在边缘处裹上些面粉,这熟面粉受热受潮后仿佛渍进这乳白中,竟给这橘红糕平添了茫茫雾气。


我吃着这糕点,舌尖甜腴细嫩的感觉让我一下窜进姥姥怀里,碰到姥姥的围裙上,惹了一鼻子灰,于是这小小的厨房传出了“两个孩子”爽朗的笑声。

在这以后的光景里,一有功夫姥姥便会做点橘红糕,在橘子上市的季节,我也时常看见她托人买橘子,然后在家门口的小椅子上等着别人从街上回来,又或者是自己用竹竿打落树上的橘实,然后用围裙包着送到厨房。姥姥说看见孙儿爱吃爱笑是她最幸福的事。

时光易逝,后来姥姥年纪愈大,老到听不清别人讲话,更拎不动蒸笼了。终于,她躺到了床上,躺进了泥土里,橘红糕也就此在我印象中销声匿迹了。
如今虽然会在商店网上买到橘红糕,但滋味已是大不如前,吃着吃着,薄薄的糕变成了纸,除了涩,还感到一种难堪的惆怅。

风,追问逝去的年华,我在往事中穿行。望着萎谢的橘子树下被土掩盖的树叶,仿佛一股冰薄荷的香味立刻陶醉了我,我知道那是姥姥独有的味道。望着早已无雾气环绕的窩盖,泪水潮湿了我的双眼,朦胧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单薄弯曲的背影在灶边穿行,摆弄着手中的炊具,走进一看发现什么都没有,只是那股橘红糕的香味依然残存在锅盖上。





以上是湖北省高校第三十二届“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散文类二等奖作品。橘红糕的清香,是童年和故乡的永恒记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徐浩(三峡大学)

编辑:王雅辉


    关注 华师文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