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明作品】发展福清旅游业应与保护非遗相结合

 

作者简介:

林秋明,福建福清市人。诗人、作家、民俗学者、文史专家。福清市政协委员、福清市社科联副主席...



作者简介:

林秋明,福建福清市人。诗人、作家、民俗学者、文史专家。福清市政协委员、福清市社科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闽都乡学讲习所讲师。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会员、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常务理事、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州市作家协会理事、福清市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清市历史名人名家研究会副会长。福清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顾问。曾获评福清市“书香家庭”、福州市“十大读书明星”。

     已出版著作有诗集《沧桑之后》《诗情画意》《倾听或者遥念》《坚守风景》《寒夜无梦》《独坐秋风》《更高的怀念》,以及《福清俗语》《闽都熟语童谣》《开闽宰辅翁承赞》《福清导游词》《三朝名相叶向高》《玉融之光》《福清文物史迹》《福庐灵岩山新志》《戚继光与福清》《福清题刻》《非遗福清》《福清九宰辅》《福清三鼎甲》等20多部。



旅游业是今后我市的战略性产业。今年,全省启动了“市长带你游”项目,每个县市拍摄一个旅游专题片,由市长当导游,亲自向省内外游客介绍福清旅游资源,我市积极参与,效果很好。

根据国际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它的投入产出比为1:10,就业比为1:5,不仅可以有效地带动一个地市的交通、城建、文化、邮电、金融、商贸的发展,还可以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全方位地促进地市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拥有发达的旅游产业不仅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扩大消费的动力和稳定就业的重要途径。

福清旅游产业地域文化性较强也较有特色,如祈梦文化、黄檗文化、光饼文化等等。而地域文化不仅体现于山水自然资源,更体现在地域民俗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发展旅游经济对抢救和保护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我市许多濒临绝迹的民俗文化、民间工艺均可借旅游经济转化为旅游商品而得到保护和发展。使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共存共赢的效果。鉴于我市自然旅游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我们应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和非物质文化产业的建设。为此建议: 

1、在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发展旅游业的需求,规划、预留一批旅游发展用地,并继续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基业。

2、整合旅游资源,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旅游产业配套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广纳社会游资(尤其是有投资旅游传统的民间资本);扶持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尤应扶持我市现有的旅游企业)。如在东壁岛旅游区建设中,应率先考虑到建设一批福清特色的非遗建设项目。在龙江文化长廊建设中也应体现此方面的内容。

3、启动“以游养游,滚动发展”的机制,优先开发一批投入少,见效快的项目,抢占旅游的先机,形成未来数十年间我市的旅游优势。如在利桥开发明清商旅一条街,形成仿古文化游基地;在已建成的森林公园中,建立影视、非遗基地等。

4、建立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为主体的旅游产品生产基地。将光饼制作技艺、十番、社火、伡鼓舞、民歌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商品经济,形成我市特有的旅游文化和旅游商品品牌。既保护和抢救了濒临绝迹的文化遗产,又开创了我市特有的文化旅游产品。

5、加大广播、电视、网络、广告牌等现代媒体的宣传力度,积极引进有影响的大型文艺演出项目和旅游推介会,以扩大我市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新型工农业、现代休闲等旅游产品的宣传。

6、将我市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编入中小学乡土教材,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如:开展以本市旅游文化为主题的作文比赛、生态科学竞赛、学习民间工艺技巧展示等,让本市文化优势植根于孩子们心中,既培养未来潜在的旅游群体,又拉动当前的市内旅游。

7、扩大福清旅游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除了全面普及《福清导游词》外,在户外大力宣传福清本土旅游文化资源。






    关注 林秋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