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驹百科四:《长城》饕餮与爬行纲

 

从饕餮看爬行纲:辉煌的中生代,地球的绝对霸主。体型庞大,动作矫健,反应灵敏,具有“学习”高级中枢神经活动性,除了“首领饕餮”具有电磁波这一玄幻特点(响尾蛇的红外线探测功能的加强版),大致符合。不过首领的存在本身不符合爬行动物单独行动的特点。...





引言

前不久偶然观影了国产大片《长城》,鲲鹏驹多少年未曾去电影院,对于4D的身临其境还是甚为震撼。故事简单说来就是中国版超级英雄们在长城上抵抗周期性的怪兽“饕餮”进攻保家卫国的故事。本来想写写观影评论与体验作为一期杂文,不过网上影评与吐槽已然数十种,要想不与人重复着实不易,那我们就来说说饕餮吧。本期鲲鹏驹百科就借“饕餮”之讨论来分析爬行纲作为四足兽类与哺乳纲不同的特点。

 -------专业与多图分界线-------
上古神兽


饕餮作为中国远古传说中的怪兽,也算得上是家喻户晓,可从古到今就没有什么好的评论。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并描述为“羊面人身,虎齿人手,眼在腋下”;《左传》将其与“混沌”、“穷奇”、“梼杌”(音tao2wu4)并列为危害四方的“流凶四族”,又与“龙”、“凤”、“麒麟”、“玄龟”并称“八大神兽”。《吕氏春秋》中进一步地确定了饕餮在四凶中的特点凶恶、贪婪、阴险而神秘,并开始比喻人。这一点在《神异经》中得到了佐证“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彊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原来饕餮不过是指西南方的蛮夷人罢了。《史记》中则详细记述了四凶的身世之谜,都是贤人的不才子所化:帝鸿氏之不才子“浑敦”、少皞氏之不才子“穷奇”、颛顼氏之不才子“梼杌”,合为“三凶”,另有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合称“四凶”,并不是“龙生九子”之一,更多地带上了浓厚的隐喻色彩。

图1:古典文学中的饕餮(来自网络图片)
此后的中国文化中,饕餮单纯成为了“贪婪”的同义词,尤其是“贪食”这一点得到了高度的夸张化,甚至传说说饕餮将自己也吃掉了。《旧唐书》“居上无清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无忠诚之节,而有奸欺之罪。”杜甫诗句“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苏东坡《老饕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等等。曹禺《北京人》说“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也渐渐作为动词指代暴饮暴食,”聂绀弩的《略谈鲁迅先生的》“而人类的恶鬼则高踞在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怪兽不多,而且普遍具有象征意义,并没有特别具象化。对于饕餮为数不多的图案多见于青铜鼎纹,常以其头部的形状作为装饰。《吕氏春秋》又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典型者如商象形饕餮鼎,商夔龙饕餮鼎等。故而,“饕餮纹”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鼎纹,也象征着人们对神鬼的原始崇拜。

图2:青铜鼎上的各类饕餮纹
(来自网络图片)
电影《长城》无疑是首次如此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饕餮这一上古神兽的形态、动作、族群等各种特点。电影中饕餮群体有三种,一是“首领饕餮”,二是保镖“撑伞饕餮”,三是杂兵“小兵饕餮”,体型庞大,动作矫健,反应灵敏,具有“学习”的高级中枢神经活动性。“生活史”六十年一次轮回,“首领饕餮”用一种可被磁石干扰的方式控制控制“小兵饕餮”。作为高等四足兽类,从现代分类学上看不外乎属于哺乳纲或者爬行纲。

图3:《长城》中的饕餮群攻长城的壮观景象
(来自网络图片)
那么我们分析一下饕餮的设计:其中,“撑伞饕餮”活脱脱就是原角龙;而“首领饕餮”除了具有电磁波这一玄幻特点(响尾蛇的红外线探测功能的加强版)外,和副栉龙非常相似。唯有眼睛长在肩上、头上自带饕餮纹的“小兵饕餮”还算原创版的科莫多巨蜥,不过也和“眼长腋下”的描述不同。灵活强壮也是爬行动物的特点,不过首领的存在本身就不符合爬行动物单独行动的特点。上一期百科中,《鲲鹏驹百科三:你咋不上天呢?——哺乳纲》简述了哺乳纲的特点,那么什么是爬行动物呢?

图4:“小兵饕餮”类似科莫多巨蜥,“首领饕餮”类似副栉龙,“撑伞饕餮”类似原角龙
(来自网络图片)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爬行纲
爬行纲作为相对于哺乳纲原始的种群,并没有哺乳纲的物种丰富的多样性,主要包含四类:蜥蜴目、龟鳖目、蛇目和鳄目,还有一类远古类群“喙头蜥目”,和在侏罗纪兴盛一时却彻底灭绝的高等爬行动物“恐龙类”(也被定义为蜥形纲,与爬行纲并列这部分可以以后专门分析)。爬行纲动物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在进化上有如下主要特点:

特征一:体表被甲(相对比于哺乳纲体表被毛)

爬行动物皮肤干燥,体表被甲,或鳞片或硬壳或坚硬的皮质,且具有定期更换的规律,即“蜕皮”;例如蛇的定期蜕皮;蜥蜴的鳞片成片脱落;龟、鳄无定期蜕皮规律,常以新陈代谢的方式以新替旧。蜥蜴类皮肤含有色素。此外,爬行动物有强壮有力的尾,内含骨质。

图5:蜥蜴鳞片、蛇蜕皮、龟鳖壳、鳄类坚硬的皮肤(图片来源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特征二:贴地爬行(相对比于哺乳纲直立爬行)

作为脊椎动物门下的一纲,爬行动物具有分化的脊柱,使得运动灵活;且支持强大有力的头部进行捕食;四肢骨骼与身体长轴呈横向的直角,故而必须保持腹部贴地;而蛇类四肢消失,不过在体内还保留了退化的股骨等遗迹。

图6:爬行纲动物爬行模式
(图片来源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特征三:血盆大口(相对比于哺乳纲分工明确的口腔:唇、齿、舌、唾液腺)

爬行动物的下颌结构复杂,除了关节骨外还有齿骨、隅骨、上隅骨、冠状骨等等,咬肌与颞肌极为发达,且均为闭口肌。这总体使得爬行动物在捕食过程中口腔成为主要武器,且能张开一张深不见底的大口。

图7:各种爬行动物的血盆大口
(来自网络图片)
特征四:广泛的适应性(甚至部分超过哺乳动物)

龟鳖类、水蛇与鳄类可以长时间潜伏于水中狩猎;而蜥蜴类甚至能存活于炎热缺水的沙漠中。这种广泛的适应性来源于多元化的身体机能,且为哺乳纲动物所不具备。例如,爬行动物兼具两栖动物的“口咽式呼吸”(如蛙类的一鼓一鼓的腮帮子)与哺乳动物的“胸腹式呼吸”(胸腔有节奏地扩张与收缩),蛇类的肺脏后部特异化形成气囊以储气(与鸟纲相似);水栖型还具有咽壁与泄殖腔内的副膀胱进行辅助呼吸。

特征五:不完全的双循环(相比于哺乳纲和鸟纲完全的双循环)

爬行纲具有两心房一心室的不完全双循环系统(对比于哺乳纲的复杂的双循环系统,参见百科二),虽然具有四腔,但分隔不完全,在心脏收缩时,室间隔可以抵达心室背壁而实现分隔;仅鳄目具有完整室间隔,只留有沟通两心室的潘氏孔。出心血液流经三对动脉弓,右体动脉弓较左发达,混合血少,且经过颈总动脉流入头部。静脉窦不发达,但保留肾门静脉。

图8:爬行纲的心血管系统
(图片来源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特征六:半固体状排泄物(相比于哺乳动物“屎尿分明”)

从两栖动物上岸开始就一直要面对水分丢失这个核心问题。爬行动物因此排泄尿酸的方法。通过低水溶性的尿酸盐排出含氮代谢废物与离子,且伴随粪便由泄殖腔排出。尿液中的水分在尿酸盐形成白色沉淀的过程中得以重新循环加入血液,用以重新生成尿液。水栖类爬行动物具有特殊的排盐器官“盐腺”,在身体上的位置各不相同,如海龟位于眼后上方,形成氯化钠结晶,维持水盐平衡。

图9:爬行动物的盐腺位置
(图片来源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特征七:卵生(相比于哺乳纲的胎生)

爬行动物具有不完整的交接器,雌雄异体,体内受精。绝大多数以卵生繁殖,并靠阳光的温度或植物腐败发酵的热量进行孵化。爬行动物的卵为羊膜卵,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进化特征。羊膜卵外有坚硬的石灰质壳,能维持卵的形状,减少水分丢失,防止病原体入侵。卵壳表面有气孔,保证代谢。卵内有卵黄囊,储存卵黄以供给养分。

图10:爬行动物的卵结构
(图片来源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特征八:冷血动物(对比哺乳纲精细的调控系统)

爬行动物大脑体积增大,出现新脑皮,具有灵敏的感官。但缺乏体温调节机制,爬行动物体温温度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故而需要晒太阳以提高体温。同时,蛇类具有特异化的红外线感受器,能感受周围存在的温血动物,非常灵敏。

11
:爬行动物的晒太阳以升高体温
(来自网络图片)
结语

由于爬行纲动物具有以上进步的特征,使其能适应各种各样的水陆环境条件,恐龙也曾经是地球的绝对霸主。爬行动物从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2亿8千万年前)直至恐龙的灭绝,爬行动物时代结束,剩余的也是龟鳖、鳄类等远古残存的爬行动物。而哺乳动物与鸟类都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起源,所以新生代后爬行动物被哺乳动物所取代。

12
:代表性恐龙图谱
(来自网络图片)
欢迎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鲲鹏驹的奇思怪谈”!



    关注 鲲鹏驹的奇思怪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