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者华.黄帝王朝》:伏羲、黄帝孕育之谜和伏羲、黄帝时代的历法探讨

 

皇皇者华 华夏文明流源史谈 第六部

黄帝王朝 第四章

伏羲、黄帝孕育之谜和伏羲、黄帝时代的历法探讨文|黄...



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第六部  黄帝王朝

 第四章  伏羲、黄帝孕育之谜和伏羲、黄帝时代的历法探讨


文|黄饮冰

一、伏羲、黄帝孕育之谜

《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都野,感而有孕,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

怀孕25个月,显然是不可能的。

同样的,传说中伏羲也是被怀孕12年。就现在我们的历法知识来看,是不可能的,而且是荒诞的。

我认为,这种荒诞,是站在我们现代人的历法观念上看的,但在远古时代,未必就是荒诞不经。我推测,可能都跟当时的纪时纪日方法有关。

二、远古人对历法的认识

有资料记载,说远古人是“不识四时昼夜”的,由于远古人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同样也就没有时间概念,也没有历法概念。

我想,远古人对黑暗的恐惧,就应该来自其对黑夜来临的恐惧,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有黑夜。所以远古人类的确是没有时间观念的。据传说,在距今约一万二千年的时候,燧人氏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人们才开始建立时间观念——“纪日”(“纪日”就是“记日”),即对日进行“日子(天数)”的记载,然后才对累计起来的“日子(天数)”进行分段,产生出初步的历法观念来。

如“成纪”的来历,就跟伏羲时代的“纪日”历法相关。

我们从“日”“旬”“日历”“年”“纪”“岁”等词语可以推测,人类认识时间是从认识“日”开始的,人类记录时间也是从“日”开始的,“日”累集起来后,才意识到对“日”进行分段,人们把每一段“日子”称作“一年”,“年”是“连续”的意思,表示“相连接”。“纪”就是“计”的意思。“日”“旬”“日历”“年”“纪”是纪日单位,日、年、纪是最早的纪日单位,日历是对纪日的总称,旬、岁可能是后来的纪日单位。

三、由“成纪”来考察伏羲的孕育之谜和伏羲时代的历法

“成纪”的传说,指的就是伏羲被其母华胥怀孕12年,12年在伏羲出生的年代就是被称为“一纪”,即“12年为1纪”。

根据远古传说和有关资料记载,在古代历法学中,“天干”是用来纪日和年的,“地支”是用来纪时和月的,刨弃后人的历法发展成就,“天干” 在燧人氏到伏羲的漫长时代,就是用来纪日的,而且纪日的办法,也是逐步发展逐步丰富的,到伏羲的时代,纪日办法趋于成熟。

结合阴阳学说的起源和发展及在历法上的运用,我认为,“阴阳”学说起源于古人的“幽明之占”,而“幽明”来自远古人对“昼夜” 的认识,远古人在形成了“昼夜的认识”后,就建立了原始的“幽明两分法”,体现在“日”的认识上,一日被分为昼夜,体现在对“十天干”的运用上,就是依据“幽明”观念,将“十天干”人为分成“甲、丙、戊、庚、壬”和“乙、丁、己、辛、癸”两部分,以与幽明的天道相对应。

“甲、丙、戊、庚、壬”和“乙、丁、己、辛、癸”五五相配,形成幽明对应的25个纪日单位,用于对日子的记录,周而复始。每记录日子一周,就是“一年”,远古人类的“一年”实际就是25日。12年为“一纪”,远古人的“一纪”,实际是300天,相当于现在的10个月,是女人怀孕的正常周期。

照以上理解,伏羲被怀孕12年就是有道理的,只是当时的年的长度和现在的年的长度不同而已。

伏羲及伏羲以前的历法,1年是25日。12年为1纪,1纪是300天。没有现在的一年365天的历法概念。日、年、纪是基本的纪日单位。伏羲时代的“年”相当于现在的“月”,伏羲时代的“纪”相当于现在的“年”。

“12年为一纪”说明远在伏羲的年代,人们不仅知道了十天干,也掌握了12地支。“12年为一纪”可以解释成“一纪分成12年”。

四、由“孕二十五月”考察黄帝孕育之谜和黄帝时代的历法

前面说过,据《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都野,感而有孕,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这就是黄帝孕育之谜。

在历法上,5、12、60、360是古人发现的“天数”,幽明(阴阳)是古人发现的“天道”,这些都被不断的应用到历法上来。黄帝时期也是一样。

黄帝时期以前,可能华夏先人已经发明了“10天干”纪日和“12地支”记时,人们知道了把一天12等分,一天等分成12个时辰。

在黄帝的时代,运用的日历手段依然还是“迎日推策”(《史记》记载)。黄帝时期对历法的贡献,应该还是体现在对记载下来的“日子” 的分段的处理上。

我认为:黄帝时期的成果,主要是把10天干和12地支阴阳相配,形成60干支,用60干支纪日,用12地支纪时,12时辰为一“日”,60日为一“年”。

具体纪日方法如下:

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  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5阳干对6阳支,5阴干对6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日一周期的甲子轮回。

这样,在黄帝时代,1年就是60天,6年为1纪(称年纪),1纪是360天。1纪被分成幽明两个部分(即后来的春秋两季)。在黄帝的时代,日历年纪和自然年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为什么是6年为1纪而不是伏羲时代的12年为1纪呢?这是由于黄帝时期,将“5阳干对6阳支,5阴干对6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的配对过程中,形成了6个一组的纪日单位,6成为了一个新的历法数字。

问题是,以60天为一个纪日单位,太长,不方便记忆,在一日和一年之间,就需要设立一个中间单位,这个中间单位就是旬,每12日为一旬,1年被分成5旬,一纪被分成30旬。黄帝时代是没有月的历法观念的,所以传说中黄帝被怀孕25月的月,是后人的附会,应该是25旬,每旬12天,共计是300天,也是现在的10个月时间,是女人的正常孕期。

所以,伏羲孕期12年和黄帝孕期25月(旬),实际就是对当时的纪日方法的形象记录。

我们现在说人的年龄,俗称就是“年纪”,是古代纪日用的“年”和“纪”在语言上的遗留。

五、黄帝的真实年龄可能是49.3

黄帝时代对“1年纪”的两季划分,可以从文字上找到证据(主要造字时代是黄帝时代)。“春”字,由“三”“人”“日”组成,表示“人能够外出从事生产劳动的3年”的时间就是“春”。而“秋”,从“禾”从“火”,是烧火取暖的季节。春秋就是两季划分;“年”,从“禾”从“千”, “禾”表示草木生长的季节,“千”可以看作是没有根的禾,即是被收割的禾,也是两季划分的体现。两季划分,形成“岁”的概念。“1年纪”分成“2岁”。

在黄帝的时代,中原地区只有冷暖两季之分,这种天气,在中原地区,也许一直延续到夏商时代,因为夏商没有出现表示“夏”“冬”季节的文字。古气候学家们也认为,经过仰韶文化直到安阳殷墟时期,中原地区的气候处于温暖期达3000多年,这种气候,极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历史也传说黄帝300年,用黄帝时代的历法计算,黄帝时期一年是60天,黄帝一共活了300年×60日/年=18000日,换算成现在的年龄=18000日÷365日/年=49.3岁,黄帝实际的年龄就是49.3岁。

当然,这个计算正确不正确在于“黄帝300年”中的“年”是黄帝时代的“年”的概念(每一年60天),而不是现在的一年的概念(每年365天)。如果“黄帝300年”是“黄帝300纪”的话,我的计算就错了。

六、中国远古时代历法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天干地支的起源,有很多看法。我认为,天干是纪日的需要,地支是计时的需要,都是人们基本生产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在人类有一定的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之时就开始,就存在。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需要就一定会得到满足,所以计时和纪日的问题不会等到夏代和商代来解决。传说中燧人氏在距今1.2万年前发明了“十天干”是可能的。

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12地支存在。从河图洛书看,5、10的概念在远古就已经存在了,可见古人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发现了5、10、12这些天数了,并应用于纪日和纪时,可能只是表达这些内容的符号不同,比如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只能使用契刻符号来表达,有文字后,就用相应的文字来表达,而实质内容没有变化。

河图洛书实际上就是远古时期的历书。河图洛书,在一定时期随着远古时代一定人群的文明的消失或消落而遗失或失传,导致远古文明消失或消落的原因是大洪水。河洛地区是河图洛书被再度发现的地方,说明大洪水之前,河洛文化高度发达。在伏羲时代,由于中原文明再度振兴,人们在黄河和洛水中再度发现了河图洛书,伏羲发展了河图洛书,形成了先天八卦,作为了伏羲时代历法和占卜的基础。以后的时代,河图洛书也不断被出土,甚至成为了天子受命于天的象征。体现的就是农业社会对于历法的需要。

《世本》曰:(黄帝时代),“容成造历,大桡作甲子”,造历和作甲子,基础是“天干地支”,可见,在“容成造历,大桡作甲子”之前,“天干地支”就已经存在和运用了。“大桡作甲子”是指大桡创造了天干地支的阴阳配对方法得到60甲子,“容成造历”是指容成创造了日历。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应当就是当时的日历,  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成熟使用干支纪日了。容成创造的日历,可能就是日历牌。

人类对时间的掌握,因时代的不同,所需要的精确度也不同。

比如在采集渔猎时代,人类只需要大致的时间就可以了,需要纪录的是外出多少天,每天什么时间工作、什么时间休息和吃饭就可以了,所以只需要一天12个时辰的粗略划分即可,只需要对日子进行纪录而已,也不需要精确到年月,所以对日子的划分段,是人为的按照所谓的“日子(天数)”进行划段,不一定需要符合自然年的运行规律。

但在农业社会就不同了,为了准确把握农时,时间就必须准确。太阳年和中国的农历年,是农业社会的需要,是为了准确把握农时,通过若干代人的观察和总结后产生的,逐步使人为日历与自然日历相一致。

很显然,黄帝时代的1年纪360天的历法,跟自然年还有5天4分之1小时的差距,大约73年后,相差一年的距离,自然春秋和日历春秋正好相逆。在古代,“逆天时”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少昊时期的“九黎作乱”,据我的研究,很可能就是因为黄帝族群“逆天时”导致的。

还有“补天”和“过年”的传说,以及四时、闰月的设立,体现的就是对“5天4分之1小时的差距”的认识。人们认识到了日历年和自然年之间的差距,就采用“一年补5天”的办法来修正,并用这多余的5天来欢庆,即“过年”。在认识5天之外还有差距,就设立了闰月,中国历史上到唐尧时期才认识到了5天之外还有“4分之1小时的差距”。

黄帝时期的历法,后来演变成了“十月历”,即一年分成“十月”,“每月”是36天,“十月”共计360天,另加5天来过年,一个日历年是365天。这就是传说中的“十月历”。

在唐尧时期,古人才建立了“四时”的日历学观念,日历年和自然年才相对吻合下来,一个日历年被确定为366天,并建立了四个天文观测站,确立四时来调整日历,以保证日历年和自然年相匹配。

日、月、年历法观念的最终形成,是在夏代。 夏代以前,是没有“月”这个时间概念的。为什么没有“月”的概念呢?因为在夏代以前的很长时间里,天上还没有月亮。

黄饮冰 2011年12月7日首发于本人网易博客chutianguke的博客。本文是2009年9月3日发出的原版《华夏创世人物——黄帝轩辕氏》的最后部分单独改写而成。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史为己任,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研究成果有《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华夏江汉形成说》(题目待定)。黄饮冰在网易、凤凰、新浪均开有博客,在大同思想网、博客中国和一点资信开设黄饮冰专栏。

微信公众号:xghuangyb是黄饮冰的原创平台,所发文章除特殊注明的外,均为黄饮冰原创。敬请关注本公众号。转载本公众号文章时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 黄饮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