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哥杂谈 我们究竟为什么读书?

 

今天是4月23日,第21个“世界读书日”...

今天是4月23日,第21个“世界读书日”。

桐哥求学十九载,从小就被教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被教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被教育“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于是一路走来,始终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所以自己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而读书,书也一路读到了博士生涯。现在回想,小时候读书真是冲着功利性去的,总觉得“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结果一路走来,发现书读了不少,却根本不能变现,且不提房子、车子,甚至连个颜如玉的影子都看不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才知道自己这根本是吃了读书少的亏,这几句著名的话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现在看看,这首诗真是蛮反讽的。与其说这是诗,其实连打油诗都根本算不上,不过是劝人读书的简单粗暴的口号、标语。知道真相的自己非常气愤,原来自己读书少的话连读书的事情都能被骗。于是才静下心来思考,我们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读书改变命运吗?显然不是,且不说前些日子刷爆朋友圈的爆文《寒门再难出贵子》,就我自己的感受,如今读书确实越来越难改变命运了,因为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在某些行业反而有学历越低,工资越高的怪现象,一时间,“读书无用论”也甚嚣尘上。

诚然,也许读书确实无法改变命运,但是读书能改变自己。桐哥始终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改变自身气质。读书是为了改变自己,而不是取悦他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从来不像某些人一样,在朋友圈中晒出自己读书的照片。我也从来不认为豆瓣是一个社交网站,只是用它来默默记录自己读过的书籍。因为,只有读书的数量够多,在社交场合中,才能够“老夫聊发少年狂”。

读书可以净化心灵。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境来,然而委实不容易”。这种闲境,其实大可在书中寻找。闲暇时刻,我每每喜欢坐着摇椅,左手端着一杯茶,右手捧着一本书,静静晒着太阳,进入到书中的世界。那一刻,仿佛真的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书读多了,仿佛对一草一木都会悲悯,所以我自己始终记得本科时候那次雪后游颐和园,天上有不小的雾,徜徉在昆明湖的冰面上,确有身临仙境的感觉。不知怎的,脑海中总是不断浮现着《红楼梦》里“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景象。那一刻,自己感到世界上果真有那么一抔纯净的沃土,至少是在心中。

读书可以体味人生。书中自有酸甜苦辣,书中自有悲欢离合,书中自有喜怒哀乐。书中自有少年五彩的梦,书中自有中年朴质的影,书中自有老年夕阳的红。所以我喜欢文学多过社科,在各种小说中,作家呈现给我们的都是不同的世界。如果没有读过曹雪芹、鲁迅、王小波、路遥、刘震云、莫言、陈忠实、毕飞宇、余华、金宇澄、野夫……我始终不会知道仅仅是在中国,天南地北的文化差异竟有这么大。如果没有读过《第二十二条军规》、《一九八四》、《追风筝的人》、《变形记》……更不知道在世界范围内,又会出现这么多精彩的故事。人的一生有限,书中更能体味多样的生活。

可惜“书到用时方恨少”,桐哥最近在公众号写文章,每每提笔,都觉得自己的积累太少,所以你说读书有用么?

世界读书日之所以设在4月23日,是因为这是塞万提斯的辞世之日,可惜桐哥还没有看过《堂吉诃德》,叹叹。

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 ■ ■
公众号后台经常有留言让桐哥推荐书单,桐哥一直觉得读书是非常私人化的东西,每个人喜欢的也未必相同。桐哥最近刚刚读完柴静的《看见》和野夫《身边的江湖》,正在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和李海鹏的《大地孤独闪光》。你们呢?欢迎留言讨论。

近来无限伤心事,桐哥与你话长更。
来到这里,你将得到一首首歌曲,一个个故事,一幅幅画面,一场场回忆。
愿你轻轻点开这里的每首歌曲,让桐哥为你带来五分钟的或快乐,或思考。
桐哥博士路艰辛,感恩一路有你陪伴~
点击以下歌名可查看桐哥往期乐评精选
小幸运|butterfly|你不在北京|车站|生命树
你曾是少年|偏偏喜欢你|七里香|如果你爱我
全世界我只贪一个他|可念不可说|停格|绿洲
One more chance, One more time|绅士


    关注 桐哥与你话长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