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山庄建设始末

 

史量才与沈秋水傍着何庄,面临西湖,仿照《红楼梦》中“怡红院”的格局,兴建自己的爱巢。...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读着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会联想起杭州西湖北山路上的名楼秋水山庄,以及它的曾经的主人史量才与沈秋水。

史量才(图片来自网络)


史量才,生于松江泗泾,清末曾任上海《时报》主笔,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曾提出以“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为立身之本。


沈秋水(图片来自网络)
沈秋水原名沈慧芝,少时擅长鼓琴度曲,后被一皇室贝勒爷看中,从上海携往京城。不料没过几年贝勒病故,慧芝获贵重细软回到上海。举目无亲的她径直找到她在上海的一位故友家,故友正与一群好友热谈。故友遂将慧芝的财物交给一位朋友看管,陪慧芝外出吃饭。夜归时见那朋友还守在原地,将财物交还慧芝后才匆匆离去。

这位为慧芝独守财物者正是当年已经在上海滩小有名气的新闻才子史量才。也正是有了这次偶遇,慧芝与史量才从相识相知走向相爱相随。

慧芝视史量才为自己终身所靠。史量才给她改名为秋水,取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之意,也有“半野枯藤缠作梦,秋水文章不染尘”的意境。
《申报》(图片来自网络)


沈秋水带着财富成为史量才的二太太。1913年,史量才接办《申报》,并有了“人格、报格、国格”之说。《申报》原是英国人美查于1872年创办,后由席子眉、席子佩兄弟接办。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江南实业家张謇有意购进《申报》作为社会活动资本,并邀史量才入盟。史量才接手《申报》后,又买下了《新闻报》,他在上海报界的地位一下子高起来了。

史量才事业成功后,决定为沈秋水建造一幢别墅。多次到杭州采访的史量才对西湖有独特的好感,他携秋水来到杭州。走过断桥,徜徉于葛岭山下的北山街头。走到新新旅馆时,两人的脚步放缓了。

在这里,两人听到了太多的故事。

宁波人何葆龄晚清时开办了上海最早的连锁企业“何锦丰洋广杂货号”。向往回归自然生活的他在杭州北山街兴建了“何庄”。何葆龄之子何积藩无意享受山水之美,却极有商业头脑。1913年,何积藩将“何庄”改建为“新新旅馆”,取了个当年杭州罕见的英文名THENE WHOTEL,并请拥有旅店管理经验的朋友董锡赓担任经理。在董锡赓的细心经营下,新新旅馆的生意十分红火。1922年,董锡赓又在何庄边上建造了一座占地1600亩的古罗马科林斯式楼墅,“新新”由此成为当年中国最豪华的旅馆之一。

“民国奇人”张静江是董锡赓的好朋友,这位孙中山委任的财政部长1914年开办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曾任国民党主席和浙江省政府主席。就是在张静江的促成下,1929年在杭州举办了首届“西湖博览会”,海内外2000余万人参与其中,成为民国盛举。张静江也在新新旅馆旁建造了两幢欧式小楼作为居所。

史量才还获悉,他熟悉的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1918年11月入住过新新旅馆,并写成《西湖之月》。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也下榻过新新旅馆,并在《中国游记》和《江南游记》中作了详尽描述。另有胡适、徐志摩、李叔同等多位史量才熟识的文化名人与新新旅馆有缘。
秋水山庄(图片来自网络)


史量才与沈秋水傍着何庄,面临西湖,仿照《红楼梦》中“怡红院”的格局,兴建自己的爱巢。1925年选址,1932年落成。史量才命名“秋水山庄”,并亲书屋匾。整个山庄造型、选材和色彩均别具匠心和谐相称。四根青石柱子贯通天地,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圆形柱子不同,方形而显得纤细,与细巧的白色栏杆相配,淑静恬美。二楼的朱红色花窗沿用传统样式,但图案抽象,与其他构件和装饰风格协调统一。加上小溪、长廊、假山、庭院,整个山庄显得贵而不华,秋水十分喜爱。

山庄落成之后,沈秋水到杭州定居。与此同时,史量才的事业也发展至巅峰。1932年,《申报》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大报,日销量达15万份。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捐款支援十九路军抗战,继而批判国民党独裁,呼吁“停止训政,实行宪政”,大力支持民主运动。他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还聘请、联络了鲁迅、巴金、茅盾、叶圣陶、黎烈文等进步文化人为《申报》撰写文章。《申报·自由谈》成了开一代风气的副刊,鲁迅后期的许多重要言论就是在这里发表的。

史量才的言行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不安。他们先是极力拉拢,失败后又于1932年下达对《申报》的禁邮令,借以恐吓史量才。据称,蒋介石曾与史量才有过一段对话。蒋说:“我手下有几百万军队,激怒他们是不好办的。”史说:“我们《申报》发行十几万,读者总有数十万吧!我也不敢得罪他们。”

说来也巧,当年“西湖博览会”召开之际,在孤山和北山街之间搭建了一座横跨西湖的浮桥,直冲“秋水山庄”。有风水先生预言:“此乃凶兆”,并告诫史量才:来往沪杭,要防备小人。史量才毫不在意,自信地说:“我在沪杭公路上没有仇家”。

1934年11月14日,史量才与爱妻沈秋水、内侄女沈丽娟、儿子史咏赓和同学邓祖询从杭州返回上海,车行途中,突遭一伙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持枪袭击,史量才中弹身亡。

沈秋水亲身经历了凶残的暗杀场面,因惊吓过度而吐血数日。痊愈后的沈秋水万念俱灰。她在杭州西湖龙井路吉庆山麓一处幽静地为夫君选择了墓地。安葬了史量才后,她将秋水山庄捐给了慈善机构,改名为“尚贤妇孺医院”。此后,她又将史量才在上海的公馆捐给了育婴堂。她自己从此觅一陋室,吃斋念佛,以度余年,至1956年去世。

解放后,秋水山庄收归国有,并成了新新饭店的一部分,1990年恢复旧名为“秋水山庄”。

如今,秋水山庄的主楼和楼后花园经过修缮,基本恢复原貌。尤其是青砖砌的围墙和石雕的花窗,完全是旧时风采。斯人已逝,秋水依依。时常有宾客入住,指明要秋水山庄的房间。偶尔有文人诵念“篱边秋水愁中路,郭外春湖梦里山”,让人慨叹不已。END

*原载《文汇报》,标题为编者所加。

九层传播致力于高品质数字内容出版,合作请留言
主编/老刀 微信号/laodao571


    关注 九层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