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成这样,你也好意思攀「教父」的亲?

 

五星烂片一枚...



几乎每个导演,都有一个梦想,要拍一部自己的《美国往事》,或《教父》。

啊,梦想。要是站在好声音舞台上,和汪老师分享一下也就算了。可有些导演,梦一下不够,想一下不够,还要搞一发真格的。

经典烂片《天堂口》(2007)


《记得少年那首歌》是老炮儿叶京的《美国往事》,《天堂口》是火华哥演的《教父》,而今,又来一个,《上海王》是胡雪桦和胡军老师的《教父》。



在同一个世界,每个电影媒体狗,每个影评人,每一年都期待看到下一部《美国往事》,下一部《教父》。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失望后,他们就想,打个折也好,来半部也行啊。

这个世界注定不能安静。那些导演的梦想之作,在媒体&影评人那里,带来的总是一次又一次的五星级工伤。他们互相伤害了一年又一年,有导演就说,我的电影是拍给观!众!而!非!影!评!人!



原来,影评人连观众也不算。



网上总是飘着零差评、鼓掌18分钟以及横扫获奖的新闻。只看这些,你会觉得自己正身处电影盛世,遍地都是《教父》,遍地都是《美国往事》。飘红的票房数字,仿佛是那些导演带着观众在对影评人啪啪啪打脸。

在某个毫无征兆的下雨天,某个令人困顿的午后,某些住在六环外的影评人,脸疼了太久,决定不要脸了。他们换了一次公交,两次地铁,抵达某导演的工作室,准备观摩某部最新《教父》。

电影看完后,导演现身,电影人与电影边缘人共坐一桌,亲切交流了一杯咖啡的时间。每人收下一个红信封,再换乘两次地铁,一次公交,回到自己3×4㎡的小房间。打开电脑,点开word,快速敲下这么几个字:《×××》,又一部《教父》。
《蓝色骨头》 
世界终于取得了一些宁静。很多导演在通稿里梦想成真,有影评人从六环外搬到上东区,住的地儿也变成一室一厅。

这一切发生得如此自然,就像一个孩子长大那样。长不大的那些孩子,依然没有糖吃,依然住在六环外,不敢动哪怕就一下下的买房念头。

来来来,让我们一起援引一下法国同志左拉的话,赞美一下这个世界:“这世界多美啊!太肮脏了!”

来来来,让我们一起向法国愤青福楼拜漂个白眼。“哪怕毁了胸口,我也要朝着我同时代的人们,呕出他们向上的恶心”,什么话嘛,简直就是个孩子。

然而,世界终将不能获得平静。遍地都是教父,教父们就开始茬起了架。黑啊黑,上东区乌云密布。每一个教父,带领一帮鲜肉,撩啊撩,撩起了群众的怒火。
群众不再相信影评人,也不再相信导演,甚至因为这个原因,又开始不相信爱情了。

一部又一部的《教父》、一小撮长不大的影评人、无数嗑着瓜子敲键盘的观众,这三位一体,几乎推倒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谁说三角关系是最稳定的!?

不稳定归不稳定,但导演、影评人和吃瓜群众走了一茬,又来一茬。

《教父》仍在继续诞生,《美国往事》仍在继续诞生……

编不下去了,扯蛋就此打住。

以上,不是一篇影评。

下面,开始说《上海王》。
关于它的观感,头条君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烂」字。

然后,就无话可说了。

哪里烂?哪哪都烂。怎么个烂法?烂到了骨子里。

从电影院出来后,我无力吐槽到失语,实在没法继续写稿子。可不写就没稿费啊,没稿费就要吃土啊,吃土就要拉肚子啊,人生真是太太太艰难了。

写稿这刻,它在豆瓣评分5.3

 
相信我,这分数还会继续跌。

稿子咋办?怎么写?

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

擦,不写了,大不了饿几顿呗。

ps,本片不提供汁源,并建议不以任何一种方式去观看。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商务合作QQ:1577572690
内容授权及品牌合作请后台联系


↓↓↓条姐开微博啦,快来撩!


    关注 电影头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