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的不是风筝,是两千四百年的历史

 

“一过二月二,既是三月三,和风荡原野,风筝飞满天……”现在虽还未到风筝飞满天的三月三,但是在天高气爽早已成奢...



“一过二月二,既是三月三,和风荡原野,风筝飞满天……”现在虽还未到风筝飞满天的三月三,但是在天高气爽早已成奢侈品的当下,每逢天儿好,总有份不出去透风就对不起天气的心,可是小编,今儿个下雪,咩……没关系,雪后便是一大波晴空来袭,放个风筝岂不为一件赏心悦目之乐事。看着在天空中的争奇斗艳的各色风筝,您有想过它的起源以及如何流传至今的么?

要说这风筝,起源现如今已无法证明,但大多数人认为其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所做,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只是“飞一日而败”。若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当真是最早的风筝,那么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到唐代时,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随后流传入民间,从最初的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工具,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玩具。皇宫贵族中的公子佳人们,纷纷争相玩赏风筝。风筝成了宫廷贵族不可或缺的玩物。

晚唐五代时,户部郎李邺就曾在宫中玩过风筝,他的风筝上添加了丝弦或装上竹制的笛子,当风筝放上天,经风一吹,便可以发出酷似筝鸣的声音。据说纸鸢被叫做“风筝”,也就是从此时开始的。对此,《询刍录》中有记载: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对,后于鸢首以竹为笛,风入笛管发出悦耳之声,好似“筝”鸣,俗称风筝。





风筝的制作及放飞效果,在唐朝时就已具备较高的水平,金显宗有《风筝》诗曰:“心与寥寥太古通,手随轻籁入天风。山长水阔无寻处,声在乱云空碧中。”可见这种带着鸣器的风筝能已能飞得很高远了,不见风筝影,只听得声音在云层里碧空中回荡。

唐代诗人唐采也在《纸鸢赋》中记载:“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象飞鸢之戾空;翻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挥之中……”

风筝真正成为大众娱乐品是在宋代。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放风筝发展成一种风俗。不论是宫廷还是乡野,是官宦乡绅还是平民百姓,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有人在争相放飞着风筝。在夜里放飞风筝时,人们会在风筝上挂上一串串的彩色灯笼。当风筝飞上夜空时,如同一颗颗闪烁的彩星,人们称之为“神灯”。


在《红楼梦》里,李纨曾劝黛玉多放风筝:“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而紫鹃去捡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遭到探春的劝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什么忌讳?自然是担心拾了他人的风筝,怕沾上晦气。可见,在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尚无足够的能力抵御疾病或自然灾害的古代社会,放风筝被人们当成了消灾解难的传统习俗。正因此,清明时节放飞的风筝上,大部分都写有人名,也是为祈求天赐好运,将“晦气”放走。

如今的人们,早已没了古人们的那些忧虑和信奉,放风筝更多的是为图个乐。不过,趁着大好春光,看着手中的五彩的风筝飞上天空,也不失为一件美好和幸福的事情。
【长按二维码图片,即可关注中华网】


    关注 中华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