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古意,师造化 ——崔晓东先生山水画方法论(十七)之石涛

 

石涛是清代最具革新意识的画家,不愿意随波逐流。在以崇古为时尚的清代花坛,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他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我用我法”等,对现代影响极大。...



这些素材是我这些年山水画教学课程的一个框架,山水画的临摹和写生,是学习山水画的最主要内容,这两个内容(包括两个课程教学和我自己画临摹,画写生)加起来,大概占去了我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我一直盼望着有机会将这些年的感受和体会梳理、总结一下。传授给有志于喜欢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学生们。”        

本文摘自
河南美术出版社――名师教案
《山水画的临摹与写
生》
崔晓东 编著




石涛(1640——约1718)

石涛和八大山人一样,是明王朝的后裔。明亡时年尚幼,其父因明皇室内讧而被杀,为避祸,在兄长带领下投寺为僧,成年以后,他云游各地,先后遍游湖南、江西、安徽、江浙等地的名山大川,访师会友、研习书画、感受自然,他早年的画受到新安、宣城画家金陵画派的影响,特别是梅青等人。石涛是清代最具革新意识的画家,不愿意随波逐流。在以崇古为时尚的清代花坛,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他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我用我法”等,对现代影响极大。石涛是一个天赋极高、艺术个性极强的画家。他的山水画面貌繁多,每张画的面貌似乎都不一样,各种手法运用自如。作为一个画家,一般都有自己大表现范围和一定的表现方法,作画也有一定的程序,而石涛却没有一定的方法,看见什么画什么。一般说来,要画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要经过反复研究和大量实践,而他似乎不需要这些,拿起笔来就画,而且还画得很好,极平常之景,经他画出,便觉充满画意,这首先应归功他超人的天赋,这种能力在历史上也极为少见,好像只有齐白石有这种能力。他什么东西都可以画到画上。其次可能得益于对各派的广泛吸收,他曾有“不立一法、不舍一法”之说。

石涛的用笔随意流畅、生动自然,他的随心所欲靠性情使然,他的优点是,画面的生气和创造性,其缺点是,很多画过于草率、粗糙,略显功力不足。学石涛要有所选择,他比较认真的画,特别是一些小幅画比较好。下面详细讲解关于石涛《搜尽奇峰大草稿》一画的临摹要点。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临摹要点

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是其客居北京时期的作品,作于天津的且憨斋,石涛时年50岁,是其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这幅卷本纵43厘米、横287厘米,作品水墨淋漓、深秀苍茫、自由流畅、苔点繁密,具有典型的石涛风格。石涛的多种表现方法在画面上都有所使用,是研究和临摹石涛作品的最好范本之一。

石涛是一位极具个性和创新精神的画家。他主张“法自我立”,“我自用我法”,反对因循守旧,所以他不受常规束缚,作画自由随意。他经常将不同的手法,看似无法放在一起的东西组织在一个画面。他的作画程序、表现方法和表现内容又无一定规则程式和顺序,有极大的随意性,所以给临摹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这样又可以给临摹者更多的启示和收获。

山水画通常的作画顺序是勾勒、皴、擦、染、点。临摹作品也应按照这个顺序来进行。此幅作品是长卷,临的时候最好一段一段的完成,全部画完后再整体的整理、收拾。

临摹的第一步是勾勒,即勾线,用线勾出山石、树木、房屋等等物体的形状、结构、脉络、纹理等等内容。勾线是一幅画最重要的内容,是中国画的造型基础,是一幅画的构成和骨架,勾线完成后一幅画的格局、气势、结构包括气韵、风格等就基本形成了,下一步的皴擦染点就是深入和丰富画的内容了。勾线是基础,好的用线既要有山川之气象,又要有笔墨之精妙,缺一不可。石涛用笔,纵横恣意、变化丰富、连绵不断,无起止的痕迹,而且刚柔兼备。在他的画中似有黄公望和董其昌的影响,但在黄公望的飘逸和董其昌的娟秀中加进了雄强和放荡不羁。他的画在古代画家中是极具个性的,临他的画,很重要的是研究体味他用笔的变化,行笔的轻重疾徐、顿挫转折、粗细方园,用墨的干湿深浅。石涛在画面追求的是笔墨的变化,并不在意丘壑内容的再现,比如画石头的线应方硬、画土坡的线应轻柔等,而石涛是不加区别的。宋元的画家一般追求勾线的统一,没有太大的粗细浓淡变化,追求整体的稳定协调和统一,而石涛是追求变化,所以我觉得应从这一点上来认识石涛、把握石涛。

在勾勒完成之后,接着是皴。皴是表现物体质感和山石纹理内容的用笔。古代画家创造出了很多不同的皴法,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有的风格流派就是以皴法来区分的。石涛在这幅画的卷尾有一段长题,其中提出“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这说明石涛虽然提出“我自用我法”,但也不拒绝吸收前人优秀的东西,凡对他有用的都不会舍去。石涛在这幅画中较多的使用了解索皴,元代画家王蒙常用此种皴法,石涛在这副画中较多的借鉴了王蒙的画法。但王蒙的皴法比较严谨、典雅,而石涛的皴法却比较放纵和随意。解索皴如解散绳索,与披麻皴同类。王蒙在用这种皴法时,中侧锋并用,而石涛基本上用中锋,几乎不用侧锋。他用笔尖皴出很细的线,重线之后又画了一些很淡的线,交叉反复使用,皴完之后使人感到苍茫浑厚。又因为他皴时随心所欲,又给人自由无羁的感觉。在这幅画中除了解索皴之外,还使用了折带皴、荷叶皴和披麻皴,使人感到了画面上的变化非常丰富。

皴完之后是擦。擦是加强物体的质感和笔墨的效果,调整画面的关系,加强笔墨之间的联系。皴和擦之间的顺序,一般是皴完之后擦,有时边皴边擦,同时交替进行。石涛在这幅画中的擦是用较干的墨,其中有焦墨也有淡墨,像点苔一样,轻轻地擦出。石头的大部分地方都用了擦,擦之后使画面有一种苍茫之感,在有些石头和坡脚等处,石涛将笔横卧纸上用侧笔向下擦,有点像小斧劈皴。整幅的擦都比较轻而柔,一般都见笔触。石涛的擦接近于点,有时擦和点难于分清,也有的擦用水较多,近乎于渲,经过皴擦,画面更加苍茫而深秀。

皴擦之后即可用染。染的作用是将山石之间分出层次、前后、虚实,将画面各个部分联系统一起来,增加画面和笔墨的气韵、节奏,染到好处,浑厚华滋、气韵生动。当然如果染的不好,可能晦暗混浊,破坏画面。石涛在这幅画中较多的使用了染,如两山之间和山脉之间、山的凹处、山石坡脚、树下及远山的山头等都用了染。有的地方一遍而成,有的地方染了多次,染的时候用笔要整,有的地方需要笔痕,有的地方不需要。墨要透明,特别是重复染的时候,仍要透明,不能混浊。染的关键是用笔,一是用水,古人认为染要润,不要湿,墨含笔内为润、墨出笔外为湿。染的时候要随山石的形状、结构、纹理,顺势而染,不能横竖乱涂,染又分渴染、湿染,这些在石涛画中都有所使用。临的时候应细致的观察、体味原作。染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不能太跳、太突出,也不能太孤立,其目的是为笔墨山石服务的,古人说“皴未足重染以发其华,皴已足轻染以生其韵”。(《画鉴》)关键是根据需要,掌握火候,染的不够,墨气不足“气弱而怯”。染的过度,则晦暗混浊“掩其笔而损其真”。古代画家对于染是相当严谨和慎重的。

皴擦染之后就是点苔,苔点是山水画最后一道工序。古人认为点苔的作用是补充“墨光不显”、“阴凹不深”,为“助山之苍茫”、“显墨之精彩”或者“若笔有脱节苔可以接之”,“皴有遗漏,苔可以补之,合者欲其分,苔可以分也,连者欲其断,苔可以断之,借宾以成主苔虽数点,而取助匪轻”。华琳《南宗秘诀》。但石涛用点苔似乎已经超出了这些作用,他讲:“点有风雪雨晴四季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衬贴点,有夹水夹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有空空阔阔干燥没味点,有有墨无墨飞白如烟点,有焦似漆邋遢透明点。更有两点,未肯向学人道破:有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有千岩万壑明净无一点。噫!法无定相、气概成章耳”。(《石涛.题画跋》).他已把点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语言。苔点在石涛作品中占极重的分量。在《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中,点用的尤其多,各种各样的点都有,其中有园点、横点、竖点、斜点、破笔点、尖笔点、秃笔点,加上树木上的介字点、个字点、分字点及攒点、松针等点。运墨又分干湿浓淡焦渴之别,画面上的点真是铺天盖地而来,可称为一个点的交响乐了。点苔在一幅画中非常重要。古人有“画山容易点苔难”之说,又说:“山水一门,诸法皆工,惟点苔为要紧。全副完善,苔一点坏,前功尽弃”。(清.松年《颐园论画》)因此点苔要非常审慎,在临的时候要注意研究他的各种各样的点,点的形状,如何用笔、用笔的方向、力量、速度、干湿、浓淡,以及点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要点和点之间作比较,也应参考其他的画家的作品,找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同时又要在下面的其他的纸上多做些练习,如果点的不好,可能会破坏整个画面。

苔点点完之后,画就基本完成了,之后要把整个画面全面的整理、收拾、加工,山水画的方法也是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

临石涛的画,应学习他革新精神和创造性,以及笔墨技巧,特别是他注视生活的营养,正如他为此幅画题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注重生活的积累,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同时对待传统的“不立一法,不舍一法”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在临他的作品的同时,应多看一些石涛的其他作品,以及其它古代画家的作品,加以相互比较,这样可以对他有更全面、完整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石涛,可以带给我们勇气、激情,会激起我们的反叛意识和创造意识,会带来自由随意、无拘无束。但同时由于他过于随意,讲“无法之法”以及一些初创的手法并不成熟,所以他的一些画在表现手法上显得粗糙和不讲究,不像董源、范宽、黄公望等经典作家那样笔笔精到,所以临摹的时候应抱着“取其精华”的态度,学习优秀的东西,为我们所用。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崔晓东官方网站


    关注 崔晓东山水画艺术研究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