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古意,师造化 ——崔晓东先生山水画方法论:山水画写生(一)“山水画的的观察方法”

 

山水画写生之一“山水画的的观察方法”x0a山水写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大自然。中国的文化传统是讲人和自然的和谐,艺术创作把揭示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内在精神作为最高境界。...



这些素材是我这些年山水画教学课程的一个框架,山水画的临摹和写生,是学习山水画的最主要内容,这两个内容(包括两个课程教学和我自己画临摹,画写生)加起来,大概占去了我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我一直盼望着有机会将这些年的感受和体会梳理、总结一下。传授给有志于喜欢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学生们。”        

本文摘自
河南美术出版社――名师教案
《山水画的临摹与写
生》
崔晓东 编著
崔晓东先生写生作品欣赏


1、山水画的观察方法

山水写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大自然。中国的文化传统是讲人和自然的和谐,艺术创作把揭示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内在精神作为最高境界。古代的画家是非常重视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向大自然学习的,很早就提来,“澄怀味象”、“传神写照”、“学穷性表、心师造化”。唐代张躁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主张,是对中国画审美意象和艺术创造过程的高度概括。以自然为师,就是体会大自然的精神,找到大自然精神和人类精神生命的契合点。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始终有一种新鲜的、敏锐的,同时又应该是独特的感受,宋人郭熙在对季节的感受时说:“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他谈到季节变化给人心情感受时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他的感受形象生动、细微。气象万千,丰富而无限的大自然是人的精神家园,全身心地投入其怀抱,可以得到艺术的灵感和心灵的净化,这也是山水写生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有“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那样一种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在感受自然的同时,要培养学生中国画的观察方法,认识大自然的形态和生长规律,了解山川的形状、体积,山和山之间的联系。中国画有不同于西画的观察方法,即被称为“散点透视”。古人有“山形面面观”、“山形步步移”、“远看取其势、近看取其质”,就是全面、本质的认识自然、把握自然,而不仅仅是眼前看到的、局部的自然。把山川、丘壑、云水、林木、房屋等等处于不同时空的内容都纳入你的把握之中,整体的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要培养取舍和概括能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面对大自然的时候要有新的发现,回顾美术史、历史上的绘画大师、他们的很多创造,都是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体会中有了新的感受和发现之后所产生的。艺术的每一次变革,都有人们对大自然的重新认识。如宋代范宽,长年生活在终南山,太华山。“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虽雪月之际,必徘徊凝览,以发思虑。”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山水林泉之间案,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体验和发现山川的意趣和风骨。在这个基础上他创立一种表现北方山水的新的表现形式和一整套语言系统,即被后人称为“雨点皴”和“豆瓣皴”的一类点子类的皴法,这种皴法的创立和运用,确立了范宽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成为“标程百代”的语言系统,对后来山水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的影响。董源在表现江南平缓丘陵是创造了披麻皴,开创了文人画的新纪元,元代四大家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李可染先生将西方的写生方法融入了山水绘画中,通过表现逆光的山和树,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建立了现代的观察和写生方法。以上种种都说明,很多的东西在屋子里是想不出来的,要到生活中去体验和发现,发现新的东西,没有被前人发现的、有自己独特感受的东西。这也是艺术创造的必由之路。
崔晓东先生写生作品欣赏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崔晓东官方网站


    关注 崔晓东山水画艺术研究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