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没变成一个牛逼的人?

 

因为读的还不够多。...

「一种关于读书的方法论
作者 | 迎草

编辑 | 廖皮

其实受邀写这篇文章我还挺胆怯的,因为这会让我看起来像一个读过很多书的牛人,但我不过也是知识朝圣之路上慢慢摸索的人之一吧,就是有些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而已。

回答标题里的问题,无非两种答案:

1.其实读的书还不够多。
2.读的方法不对。

记得上小学时家里条件不大好,我爸辅导我做数学题没有小黑板,就用粉笔写在地上。可他列的那堆算式,我只喜欢做我会做的,不会做的、难的我就用脚丫子给搓掉。他回来一看,胖揍了我一顿。当时我特别生气,但后来就知道是自己不对:如果只肯接受自己已经会的、抗拒有挑战性的,我永远也不会进步。

读书也是一样。

对一个人有营养的书,永远是那些高于TA智力之上的、看起来有些困难的书。有很多时候,你为了看懂一本书,要另外多看几十本才能明白。这个过程绝对不会舒适,但会让你进步很快。

相反,如果你只看自己觉得爽的书,那么请你回顾一下人生,是不是发现自己在一个地方停留、原地踏步已经很久了?(不过这也比从来不看书的人要好得多……)

因此,很多人心中对于读书的理解可能要改变一下——除非你读书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不过一般我没怎么见过这样的人。我身边的人都还挺有学习需求的,都有极强的上进的渴望,因为这是一个竞争多么激烈的时代呀,就算你自己不用竞争,你还期待自己能辅导一下上学的孩子不是么。

正是因为好书都是有挑战性的,所以曾经我的一位老师才说,他为了督促学生读书到了“呕心沥血、几欲昏死”的地步。

后来他总结了几条有用的经验给初入学术殿堂的孩子们,我觉得当时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1.要克服前30页的恐惧症。

好多书都是还没翻到30页就被完整地还给了图书馆。你需要咬紧牙关,冲破前三五十页试试。

2. 读了就忘怎么办?

那也要咬紧牙关克服。就因为这样,我们才建议围绕同主题著作阅读,连续三四本下来,你会发现,前面被你忘了的,在同主题的其它书中会被再度提起,反复两三次记忆好像都会被激活。(跟做广告一个道理:重复是最好的记忆法,单一的信息提示很难被人记住。)

3.两个操作化的细节:

比较有挑战性的书,很多人看着看着就会跑神儿,然后要么看手机,要么吃东西,要么整理整理桌子——怎么办?大家要拿一支笔,用笔尖在你看的文字下面点。佛家有“指”和“定”之说,一指一定,心口手达到一致的境界。这样一行一行地“指”下去,你会发现一会儿就看完一页了。

第二个,如果那个书是你的,最好把一些关键词写在书页上,读完十页二十页随手一翻,把知识点串联在一起。

4.讨论对于读书非常重要。

阅读的价值在于引发思考,大家带着问题你一言我一语会激发很多新的想法、促进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样也能帮你在重复过程中记忆知识点。因此如果你正在啃一本很难懂的书,不妨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建立一个阅读小组,几番讨论下来你会发现,1个脑子+另一些脑子>它们的总和。

当时听了老师的这些建议,我才如大梦方醒,开始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读书习惯以及自律能力。我觉得大家不要把读书当做一个负担,它真的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挑战一本有难度的书之后得到的开心,可不同于看网络小说、漫画的时候感官受到直接刺激时的爽——那是一种艰苦的参禅之后突然悟道的兴奋,一种千辛万苦磨爬上山顶,浩瀚世界突然跃入眼帘的激动。你知道自己就这么一点一点在变成一个牛逼的人,然后,你身边人们的反应就会证实你的感觉。我有个朋友是个“学痴”,他告诉我他读完一本好书之后的亢奋,跟磕了药的反应是差不多的,我想这种形容也不算夸张。而我的老师的形容相对温和:人生中开心的时光其实不多,等长大会发现,连结婚那天其实都不算太开心,但是把一本书合上最后一页,那是人生中比较开心的时候——我非常认同。

还要补充的一点是,当你试过上面所有的方法,发现还是只能看懂一个个汉字但是连起来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的时候,你得马上停下来,告诉自己:
这本书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
我目前的水平还没到看这本书的门槛。
我不能欺骗自己。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幸好另外一位老师给了指点。他说,读这些著作(因为作者是社会科学背景,所以本文中谈到的方法多适用于社会科学书籍)时,不要只看到这本书本身,要把它放进思想史的背景下去读,如果读不懂,可以先读一下思想史。比如如下这些(只是举个例子):



虽然这类书大多只能提供通史,不能提供洞见,但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先读,了解一下原来读不懂的那本书创作的“上下文”,找到作者在相应思想流派或思潮中的位置,才能比较明白他们讲的东西是在一种什么情景下提出的。简言之就是像个考古学家那样去梳理出知识的脉络。

具体我们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呢?

首先,你要弄清楚这本书写作和出版的时代背景。

第二,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过程,其间他跟什么人有思想的交集?

第三,看完一本书要归纳出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如果归纳不出,就反复读!

第四,看每本书都要带着问题,这样才是主动阅读,而不是自己给自己填鸭。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有些书是不必一字一句读完的。你要对它有个宏观的认识,从结构上把握它,了解论述的主要目的。就像你要去观赏一整棵树,而不是从上往下看了一片叶子,又看一片叶子……这样的阅读就是自己欺骗自己。
△封图来源:michiganquarterlyreview.com


推荐阅读:

  • 在社交媒体上更有效说服别人的办法
  • 为何我们又开始爱诗词大会和民谣歌手了?
  • “奥运女孩”无缘北电,艺考改革任重而道远 | 社媒一周大事记(2.14-2.20)
  • 新概念  | “数字化准备鸿沟”:那些数字设备你能运用自如吗?
  • 互联网最大的赢家可能是你们的猫主子
  • 我从体制内主流媒体辞职,不是为了“追随我的心”
  • 书单来了!| 数洞2017年#25本书计划#书单


    关注 数洞社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