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的眼睛 CIFF12 “步履不停”单元映后记

 

CIFF12短片展青岛站两场已反映完毕,最后一场在11.19哦~~...





11.12播放的应是“步履不停”单元的影片,特此更名
这次“拍案惊奇”单元的四部短片都落脚于亲情,不知道为什么取名为“拍案惊奇”(呵呵哒,因为粗心的管理员,搞错名字了,其实放映的是“步履不停”单元的影片。下面请看强行解读),这几个短片乍看都是平平无奇的,感情绵绵,情深似海,却有叙述的珍重和含蓄在。有什么特为“惊奇”之处,我费力想,也许是《写生》中,父亲相隔十年之后的第一次回家;《他们的海》妻子隐忍而发的怒火,原以为会离家出走,最后两夫妻还是如常地去祭奠死者;《每次见面都像是告别》觑见父母亲衰老面容的女孩,决意带广西农村的父母见一次大海,这精心计划的旅行中充满了懊丧、追忆和不舍,脱离日常生活的突如其来的旅行,是否构成了“惊奇”?《父亲与河》里撷取几个有趣、诗意的片段讲述了父亲平中有险的一生,落水后生还的父亲是一种惊奇化的叙事?我想也许“生生不息”(“步履不停”四字更好)四字更为合适,夫妻间既是爱人又是亲人的亲密关系,子女与父母亲之间的大爱与反哺、瞩目与回望,这一代代的亲情传连与延续如自然万物,生生不息。



放映前,还加映了“不逼真的边界”的两部短片《谜》和《日光之下》。《谜》是很多观众十分喜欢的一部短片,青岛李航导演的作品,@崔驰认为是这两场最好的影片。@阿加莎从影片里看到了黑色电影的影子,赞赏其情绪渲染。《日光之下》拍摄角度显得十分旁观和冷漠,@桂鱼说,“我脑子里满满都是《日光之下》那个神奇的镜头构图。我觉得会让人做恶梦的,那种狭小,逼仄的缝隙,不动声色窥视生活的感觉。”



在看《每次见面都像是告别》时,看到@泽华在擦眼泪,它很像《妈妈不开心,全家就不开心》荷兰短片呈现的私人的、女性化的叙事。@阿加莎认为短片的拍摄本不应追求拍摄技巧的纯熟、演技的精湛,而是巧用这样的载体,去呈现更有创意的更充沛的情感,它更应该是私人化的,而非团队化的成熟作业。因此,他觉得《每次见面都像是告别》好于《他们的海》。其中,最打动人的是,父母亲通宵磨豆腐,女孩在一旁帮不上忙无助的样子,这种回到家的生疏无力感和父母亲离开家在外地的生疏不适,形成了很有趣的对照。而欠缺的是,影片的两个女生间就这次旅行的交谈过多,孩子对父母的想法过于简单,显得幼稚。



@桂鱼提到《写生》的几处细节,特别有观察力。她说,在父亲到来之前,这个男生的生活就圈囿在一个狭小的生活空间里,日子过得没有实感,过去了几天也不知道,一下子就撕掉好几张日历。而父亲到的第二天,男生撕日历的动作停滞了一下,最后他把昨天的日历珍重地折了一下留存起来。父亲的到来,让他的日子“活”了;还有阿柔这个女性角色的设置,替代了死去的母亲的角色,为这个家庭补充了女性的温情。她吃饭坐在了原本妈妈的位置上;龟壳可能象征着父亲,也可能象征是过往的生活,后来男生把龟壳扔进了水里,好像再次让它存活了。



在观看《父亲与河》时,听到前排的小伙伴轻声赞叹,这样的动画真好!是啊,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故事之间的衔接特别好,意象的转换十分巧妙。莎士比亚《维纳斯与阿董尼》的花朵从神话故事里落下来,落下来,落到了爸爸的洗脚盆里;爸爸孩提时爬过的草地,风吹草地变成了爸爸在搔头发,皮屑在发间浮起掉落。温柔的笔触,美好的画面。

《他们的海》是夺得CIFF12短片奖的一部十分纯熟的影片,片子情感节制,中年夫妻的相处在生活中很有默契,然而他们像是被海隔开的,截然不同的两种趣味、两样人生。丈夫爱海,喜欢海钓,妻子嫌丈夫不务正业,在心里也暗暗希冀他能钓到大鱼,生长于海边的妻子觉得海鲜司空见惯,反而很向往去内陆观光。@桂鱼说最后两人偕同在海上,反而因为是祭奠一个死者。他们被海隔开,与海的重逢反而因为死去的人。



小伙伴的影评

@呆呆:每次见面都像是告别

四部短片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部《每次见面都像是告别》,直抵我心,本次观后感就单说这一篇。

导演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女导演,摄影师应该也是一个女学生,在她们那么多的画外音对白中(有些话题都有些重复),我一直觉得导演会哽咽,会哭,但是没有,虽然话题很是沉重,涉及到父母的老去和生死,能看出小小导演身上的能量。父母亲天不亮早起做豆腐,导演在一旁束手无策,没哭;父亲已经几乎满口假牙了,清早让导演撞上,没哭。

每个儿女都想带父母出去旅旅游,去去比较大的城市(赵本山语),其实就是有及时行孝的意味,孝心不等人,看似导演把这次行程变得仪式化,矫情,只是因为这次旅程多了个镜头而已。父母亲没看过海,让老人家看看海天经地义。就像我自己想让我妈看看沙漠,看看南方的小桥流水一样。而且每年的三四月份我都想带老妈出去。有几次都是做长途汽车,周末游,老妈在大巴上应该是很遭罪的,但是老妈并没有埋怨。就像导演自己说的,到底是父母她们想旅游,还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老妈说,以后有规定,老年人坐飞机要检查身体了吧?老妈还没有坐过飞机,我争取让老妈在2017年里坐上灰机~。

活动同一天的晚报有一篇很走心的文章《别让父母在你面前变得小心翼翼》,跟这部短片几乎是遥相呼应。所以,今天和老妈吃完火锅,我让老妈拿着我的信用卡从三楼去一楼结账,很顺利,老妈回来的比我想象的快多了。所有事情都替老太太安排好,固然好,但是如果老太太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独立完成,哪怕时间慢点,都比前者好,后者有成就感。

短片中老妈唱歌的一幕,一下子就击中我了。老妈唱的应该是德德玛老师的一首蒙古歌,碍于摄像机,没发挥好,但是最后一句的女中音很有德德玛老师的味道。想到自己,以前老妈跳广场舞的时候,我去录了一点视频,有一次手机刷机,视频没有了。看过这部短片之后,立即有了给老妈录一段唱歌视频的念头。今天上午在炮台山山顶上,老妈唱了一首《走进新时代》,由于牙掉了,有几个字的吐字发音有点撒风,老妈唱完这一段,没尽兴,示意选个地方,再唱一首老歌《牡丹之歌》,满足了老妈的意愿,感觉还是挺好的。

影片的结尾,很棒,老两口的表情很自然,笑的充满甜蜜,不假的甜蜜,小老百姓的甜蜜,与贫富无关。

带着父母去到一个地方,通常以后不会再故地重游,中国那么大,世界那么大,总要找没去的地方看看,所以,从这个角度,你、父母和去到的这个地方,都是——每次见面都像是告别~




    关注 良友书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