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雅的生活史和谭红宇的媒介观

 

从早到晚,每一天都要通过人文世界来经营自己的生活。...





从早到晚,每一天都要通过人文世界来经营自己的生活。

谭红宇的媒介观


回答人类为什么要做手工与回答人类为什么生活同样困难,因为根本上,这是同一个问题。在这层意义上,从生活出发,就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对手艺的不理解和对传承的误解。实际上,这确是洞见症结的解决之道。有时候,现实回答比诗意地浪漫化解释更彻底,甚至更触及根本。

在海南岛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保突村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羊拜亮看来,制陶就是为了生存,“有了这个手艺,以后就不怕饿肚子了”。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要多谈点历史》开篇也直截陈述了手工和生活的关系——“为了生活的需要,人利用自然世界造就了一个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世界,我们称之为‘人文世界’。”

循着这一直入生活肌理的理解出发,在拍摄《泥中有我》时,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谭红宇也就没有过分凸显手艺本身,而是用羊拜亮和她的女儿黄玉英、孙媳妇文阿芬、曾孙女彩英制陶、结绳记事等家常的生活史完成了对手艺传承的理解与表达。

谭红宇一直强调手艺之于生活史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对任何人而言,任何内容的手艺都不外乎日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通过这两种价值的转化,手艺继而成为支撑个人生活和家庭成长的延续关键,人们的需求层次才得以晋升。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的延伸。

对谭红宇来说,不仅拍摄对象的生活史是其艺术表达的一种媒介,她自己的生活史也是创作的媒介,刚刚获得法国“第十届国际工艺电影节”文化遗产大奖的《师傅》就是谭红宇自身生活传承的陈述,只不过她把拍摄对象落到了与自己亦师亦兄亦友三十余年的曾力、曾鹏身上。

到了艺术生态纪录片《金砖》,谭红宇对媒介与生活史连接的使用更紧密。4月8日,谭红宇到青岛参加“士别三日·国际陶艺学会(IAC)中国会员展”,带到良友书坊放映的《金砖》是在巴塞罗那展映的旧版,“这是个动态的过程,会有不同的版本”,她说明年初在巴黎展映的、正在做字幕的新版将是第二版,而三年后的《金砖》才是最后的定版。这是因为在拍摄过程中,谭红宇从单纯对生活史的洞察与思考进一步延伸到媒介的可能性上面。

因此,除了把金砖与陶工的生活史连接,谭红宇还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主席雅克•考夫曼对金砖这一中国传承手艺的艺术媒材的研究置入到《金砖》接下来的拍摄当中。“2004年,考夫曼就开始关注中国的金砖,他是第一个关注金砖的外国人,并且现在他在一些艺术创作中已经对金砖使用了”,谭红宇希望把雅克•考夫曼对金砖这一建材艺术化的过程也纳入到纪录片《金砖》的拍摄之中,“到那时候,才是最终的、完整的版本”。

万里雅的生活史
对万里雅而言,做海员期间两次环球航行的经历是影响其一生的事情。

关于航海的这段经历,是生于1963年的万里雅为什么没有去考美院、为什么没有上美术专业学院的主要原因。“高中毕业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航海”,万里雅因此就去考了航海学院,后来并如愿做了海员。

2016年8月,由青岛当代艺术文献中心策划的《不器——万里雅当代陶瓷展》在良友书坊·有度空间展出,策展人臧杰在前言《器之游离》中写道,“或许与早期的海员生涯有关,万里雅的艺术道路总包孕着一些国际化的因素。在眼下看,青岛的艺术人口里,能不断地游走于跨越国际的展览、收藏和交流的艺术家,万里雅可算是为数不多的个案。”

生活经历的可靠性胜于其他信息的铺垫,海员生涯对万里雅影响至大。改革开放之初,万里雅以海员的身份游历了许多国家,刚刚开放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各方面的巨大差异给了他强烈冲击,也在其脑海中留下了诸多问号。

这些叠加起来的问号既是万里雅生活史的一部分,也是他艺术创作的媒介,它们影响了万里雅重新开始的艺术生涯。1988年,万里雅认识了青岛露天画展的发起人赵德伟,以此为发端,万里雅参加了露天画展,并把自己在远洋轮上创作的作品在露天画展展示。

对万里雅来说,露天画展的最大意义和吸引力在于“自由表达”,即媒介的多元化。

后来,万里雅经朋友邢维东介绍,认识了一家做黑陶的工厂,从此开始了与陶瓷的不解之缘,在市郊的一个村落里建立了自己的陶艺工作室。或许是受露天画展自由表达的影响,与陶瓷产区的陶艺家不同,万里雅介入陶艺的方法是把陶艺作为一种创作媒介,“我是从艺术家选媒介、选一个创作媒介的角度来选择的陶瓷。”

“能够让我可以发挥的所有媒介我都感兴趣”,万里雅热衷这种实验的魅力,“现代陶艺有用炸药的,有用各种与陶瓷无关的辅助材料的,它出来的结果会让你在物质质感上、材料特征上感受表现力的无穷”。

就像海员时期周游列国对世界无穷无尽的发现一样,万里雅从现代陶艺上面获得的无穷表现力也是他生活史的一部分,只不过媒介从远洋轮变成了陶瓷而已。

对万里雅而言,它们都属于个人对材料、对中国人自身自然观和思维模式的一种尝试,它们既拓展了人对物质、对材料本身的记录和概念,也在不同的场域内延伸了人对生活的渴望和支点。

当生活史成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如何界定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4月8日,由万里雅担任策展人的“士别三日·国际陶艺学会(IAC)中国会员展暨四方水土·青岛第二届国际陶瓷艺术展”在青岛市雕塑馆开幕,从中窥见的不仅是万里雅的工作路径,也能够发觉万里雅的生活观。

谭红宇
1971年生于广东佛山
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陶艺/工艺/陈设 专业板块负责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IAC)会员
独立纪录片制作人、作品五次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
                     万里雅
1963年生于青岛
毕业于青岛远洋学院航海系
1990年创办“雅族陶艺工作室”
2004年进修工作于欧洲陶瓷艺术研究中心
2010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高级研修班
代表作《鸟语花香》《千里江山图》《天安门》《国宝》等



    关注 良友书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