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四千五百年老祖宗對後代子孫教導的精華

 

朱子的這篇《白鹿洞書院揭示》,是他在廬山白鹿洞書院(這是他自己建立的一個書院)教導自己的弟子,揭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綱領。...

朱子的這篇《白鹿洞書院揭示》,是他在廬山白鹿洞書院(這是他自己建立的一個書院)教導自己的弟子,揭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綱領。
▲白鹿洞書院
原文
朱子《白鹿洞書院揭示》
(公名熹.字元晦.宋婺源人. 谥曰文. 配祀十哲)


宏謀按:學也者. 所以學為人也。天下無倫外之人。故自無倫外之學。朱子首列五教。所以揭明學之本指。而因及為學之序。自修身以至處事接物之要。則學之大綱畢舉。徹上徹下。更無餘事矣。弘謀輯養正規。特編此為開宗第一義。使為父兄者共明乎此。則教子弟得所向方。自孩提①以来。就其所知愛親敬長。告以此為人之始。即為學之基。切勿以世俗讀書取科名之說. 汩亂其良知。庶耳所習聞。兒時亦曉然所學為何事。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堯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學者. 學此而已。而其所以學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別如左。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右為學之序。學問思辨. 四者. 所以窮理也。若夫篤行之事。則自修身以至於處事. 接物. 亦各有要。其別如左。

言忠信。行篤敬。懲忿. 窒欲。遷善. 改過。右修身之要。

正其誼. 不謀其利。明其道. 不計其功。右處事之要。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右接物之要。

熹竊觀古昔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 莫非使之講明義理. 以修其身. 然後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④. 為詞章. 以釣聲名. 取利祿而已也。今人之為學者. 則既反是矣。然聖賢所以教人之法. 具存於經。有志之士. 固當熟讀深思而問辨之。苟知其理之當然. 而責其身以必然. 則夫規矩禁防之具. 豈待他人設之. 而後有所持循哉。近世於學有規. 其待學者為已淺矣。而其為法. 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復以施於此堂。而特取凡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大端. 條列於右. 而揭之楣間。諸君其相與講明遵守. 而責之於身焉。則夫思慮雲為之際. 其所以戒謹而恐懼者. 必有嚴於彼者矣。其有不然. 而或出於此言之所棄. 則彼所為規者. 必將取之. 固不得而略也。諸君其亦念之哉。

【注释】

①孩提:孩,《說文解字》咳,小兒笑也。顏師古注:“嬰兒始孩,人所提摯,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兒笑也。” 提:抓住小孩兩腋將其向上抱起的動作。

②汩亂(gǔ):擾亂。

③誼:儀,義,人所宜。重儀輕利。

④記覽:記誦閱覽。
▲朱子白鹿洞教條碑
講解
《養正遺規》選講  | 朱子白鹿洞書院揭示(節選)

作者:鐘茂森博士

時間:二OO九年六月于中國雲南晚晴軒

第一篇是朱子《白鹿洞書院揭示》,作者就是南宋著名的學者朱熹,他是一位元著名的宋代理學家,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字元晦,也是字仲晦,號晦庵、晦翁,到晚年號遁翁,他的號也很多。祖籍是江西婺源,出生在福建南坪這個地方。十八歲就考上進士,做官的時間不長,大部分的時間致力於治學,成為我們中國古代最博學的學者之一。他逝世之後,諡號“文”,所以人們也稱他朱文公。並且把他配以在孔廟當中來祭祀,稱他為“孔門十哲”之一,這是非常難得的,孔子之後,一千多年之後,孔門的門人。朱子的這篇《白鹿洞書院揭示》,是他在廬山白鹿洞書院(這是他自己建立的一個書院)教導自己的弟子,揭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綱領。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早在堯舜禹湯時代就已經有記載了,到現在已經是四千五百年。當然在堯舜之前,我們可以估計至少上溯五百年,從黃帝,甚至早在伏羲時代就有這種教育,只是當時沒有系統的記載下來。一直到春秋時代的孔子,他的偉大之處,就是把這些傳統聖哲的教育,把它們彙集成系統的教育。所以孔老夫子是集大成者。
▲朱熹


朱子在《白鹿洞書院揭示》當中,一開頭就說到五倫的關係: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我們逐條的來學習,這五個科目連著後面所講的教學的順序、教學的落實,“篤行”,包括修身、處事、接物,這些短短的幾行文字,可以說是概括了整個傳統聖哲教育。《三字經》上講“教之道,貴以專”。專是不要雜。這個綱領、脈絡很清晰,我們的學習能夠圍繞這個綱領,這就不夾雜。所以我們感恩朱夫子,因為他有這麼深厚的功力,所以能夠概括出這麼好的教學綱領。

五倫關係當中,第一倫是“父子有親”。父子之間有著天性的親愛,這個親愛是天然的、天性的,不是人教的。那我們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這是天性?我們看一個小孩、嬰兒,剛出生沒有多久,乃至兩三歲,他跟他的父母在一起的時候,那種對父母的依戀和父母對他的愛護都是發自於真誠,真心流露出來的。這個沒人教他,這種愛是沒有條件的。父母愛護兒女,也沒有想到說,我現在照顧你,你將來長大了,要怎麼樣報答我,不會有這個念頭。所以父子之間的親愛天然,這個叫做“道”。道就是自然而然,它是宇宙大自然運行的法則,不是人為規定的。這五倫關係都是自然的法則。人一出生,到了世間,他就必定有這五倫關係。不僅是人,可以說是一切眾生,包括動物,它們也有這五倫。動物一生出來,它就有父子、父母兒女的關係。一起出生的,就有兄弟姐妹的關係,就有夫婦的關係。君臣就是講領導與被領導,動物裡面都有個帶頭的,這一群裡面肯定有個帶頭的,這就是君臣關係,它也有朋友。所以這五倫不僅通人類,通一切有情生命。

隨順這種關係,就是隨順著道,就叫德;違背了道,那就不叫德了。所以我們講父子之間的關係,是種親愛的關係;隨順這種父子之間親愛的關係,就是父慈子孝。父母對兒女慈愛,兒女對父母孝敬,這是先天就帶來的稟性。可是,如果後天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這種天性會慢慢喪失,其實也不是真的喪失,而是被他的習性給蒙蔽了、污染了。所以教育的目的,沒有別的,就是讓這個天性保持終生、永恆不變,而且要發揚光大。
▲舜


“父子有親”,在中國歷史上做得最好的莫過於舜王。在他的傳記裡面記載的,他即使長大了,即使他的親生母親不在了,即使他的父親和後母虐待他,甚至要置他於死地,他都沒有改變絲毫對父母的愛心,這叫德。他的這個德經過了火的考驗,是純真不變的德行。乃至於到後來,感得堯王請他出來做天子。

所以孔老夫子讚歎舜:“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宗廟饗之,子孫保之”。這個德太厚了!在德行上,他堪稱聖人;在地位上,他尊貴到頂點了,做天子;在富有上,四海之內,莫非王土,都是他的財產;到他死了以後,宗廟祭祀他,子孫保守他的家業,代代受到人民的讚歎、恭敬、效法。這是聖德!他所做的,沒有別的,就是把“父子有親”這種道德保持不變,而且發揚光大。那我們要培養自己的這種道德,這個培養就是教育,父母、老師來教導他,自己也要努力的去落實,從細微點滴處去培養父子有親。

譬如,孩子給父母洗腳,就這麼一個小的動作,就培養父子有親。昨晚我們給爺爺、婆婆洗腳時,這種親情就從這種活動中顯露無遺。所以父母、老師善教,沒有別的,就是從這些細節當中去培養孩子的道德。
▲漢文帝替母親嘗湯藥


中國人對於孝道非常的重視,可以說全世界最重視孝道的就是中國人。同時,中國人也重視師道。師道雖然沒有排在五倫關係當中,沒有明顯的排列出來,可是要知道師道也是孝道。中國人對老師,看得跟父母是完全相同,這個從中國的古禮我們就能看出來。譬如,孩子成年以後,別人就不能稱他的名了,要送他一個字。稱他名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父母,一個是老師,連皇上都不能稱他的名;稱他的名是對他的不敬,但是父母跟老師可以稱他的名。在這一方面來講,父母跟老師的地位是平等的,更何況古人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可見得中國人尊師重道,在家裡父母教導兒女,處處做兒女最好的榜樣;兒女從小看著父母的言行,感受著父母的起心動念的影響;到了六七歲,上學了,基本根基奠定了,然後到學校裡跟老師學習,老師繼續道德的教育,做學生最好的榜樣。父母教子女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孝順父母,親師要配合,這才能把孩子教好。所以一個孩子要健康的成長,父母跟老師兩個角色都不可缺少。不能只有父母沒有老師,也不能只有老師沒有父母,這都難以真正育出真人才。真正教育沒有別的,就是把孩子那些煩惱習氣慢慢的去除。因為什麼?人本性是本善的,並不需要你多加一點善,他本來具足善,這個善是圓滿的、是純善的,不是善惡相對的那個善,他沒有對立。《大學》裡面稱為“至善”。本來就有,現在沒有了,就是因為惡習氣,教育的功能就是把惡習氣去除而已。是減少惡習氣,並不是要你多加什麼東西,不是讓你得到什麼東西,而是讓你回歸自己的本性而已。所以在教育方面,父母跟老師這是兩種最重要的角色。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孝道的教育,“父子有親”的教育,這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儒家講“仁愛”,我們現在講愛的教育,培養愛心。這個愛心是清淨的、純正的、博大的愛心,這種愛心的原點就在於“父子有親”。這個要親師配合起來教,老師教學生父子有親,父母教孩子孝敬老師,師徒有親。父子是血緣的關係,師徒是道義的關係,但是親愛是一樣的。所以中國人把父母和老師擺在同等的地位上。父母過世了,孩子就是兒女要服喪三年;老師過世了,學生要心喪三年,只是不穿孝服而已,還是要守喪,三年不改。所以中國人的教育,是以孝親尊師為根本。這是講到“父子有親”。
▲李世民和魏征,君仁臣忠的最佳代表


下麵講“君臣有義”。這個義就是道義,君臣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這種關係是一種道義的關係,隨順著道義就叫做德。這個德是什麼?做領導的,對下屬要仁慈;下屬對領導要忠誠,這就叫德。所謂“君仁臣忠”,這是德。這個君和臣,它所代表的含義很廣泛,不僅是指國家的領導人。對於百姓而言,國家領導人當然是君,百姓當然是臣,包括在政府服務的所有的官員、公務員等等,但是君臣的關係不止這些。在任何一個團體裡面,都會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譬如一個企業,老闆就是君,所有的部門經理、員工都是臣;在一個部門裡面,部門經理是君,他的下屬員工是臣;在一項工作當中,這個工作的負責人是君,其他的成員就叫臣。從此可以類推,所有的團體都有君臣的關係。一個學校,校長是君,所有老師、學員是臣;一個班裡,老師是君,所有的學生是臣;一個家庭裡面,家長是君,這個家裡面的晚輩,乃至工人,統統都是臣。所以團體無論大小,只要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這就有君臣關係。領導就要關懷、愛護、照顧自己的下屬,做下屬的一定要忠心耿耿、老實聽話,這才符合天道。在過去,家都是一個很大的團體,不像我們現前的這個社會裡的家,一般都是三口、四口之家,小家庭。在古代的家庭是大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六七代同堂的都有。最大的家族,在歷史上我們看到的,明朝的鄭濂的家族,七代同堂,它有一千多口人。唐朝有一個姓張的家族,是九代同堂。
▲古代祭祖儀式


在大家庭裡面,它就有君臣的關係了。因此過去能夠齊家,就能出來治國。所以我們讀到《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在人很難體會,為什麼?見不到這樣的大家族,可以說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家,所以談到齊家、治國,只是一個渺茫的概念,很難有體會。我們的師長現在提倡用道義結合起來的家這個概念。因為什麼?用血緣相結合的家,現在被打破了,這是因為過去中國長期處於戰亂時期,家被打破,真叫家破人亡。現在要恢復起來很不容易,那應該怎麼恢復?不用血緣關係,而用道義相結合的這麼一個家庭。大家志同道合,走到一起來,這自然就形成一個家。道義之家,大家有共同的目標,遵守共同的規矩。

所以一個家有家規、有家道、有家學、有家業。那我們師長提倡恢復傳統的家與家道,家道是什麼?倫理道德,五倫十義,歸納起來就是我們今天學習朱夫子的這篇文章,他所給我們揭示的這個傳統文化的綱領,這是我們的家道。家規,《弟子規》就是古代家規的集大成。所有的家族,它的家規都離不開《弟子規》,只是在《弟子規》基礎上,根據自己家庭的狀況,多加內容。

我們師長現在提倡儒釋道三個根,這是我們要學的家規,不僅學,還要做到。家規有了,大家能遵守,這個家風才正。而家學,我們現在用傳統文化、國學,儒釋道三家都是我們應當學習的。家業是什麼?就是我們的事業。一個企業也是個家,企業有它的事業;一個學校或者一個道場,它也是個家,它是弘揚聖賢教育,這是我們的家業。所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我們要在這個現代意義的家當中去落實,這真正才能夠體驗到傳統文化。
▲夫義婦德


五倫當中第三個是“夫婦有別”。別是講什麼?差別,什麼差別?夫婦兩個人責任不一樣,各有其職,這個職是天職。在中國古代社會是男主外,女主內,男的主要在外面工作,掙錢養家,是經濟來源、經濟支柱。女子在家呢?這個太太的使命是相夫教子。古人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無後,不是說沒有後代,生不出兒女。不是那個意思,有兒女如果沒有好好的教育他,不也等於無後嗎?教養兒女的責任,是由女子承當起來。太太這個名詞是很尊貴的稱呼。它來源於周朝三太,前面我們講到的太姜、太任、太姒,她們的兒女都是聖人。所以現在稱女人“太太”,這是什麼?說你是聖人的母親,你能夠教養出像文王、武王、周公那樣的聖人。這個稱呼極尊貴,也體現出婦女身上神聖的使命。

所以古德有講:“治國平天下之權,在婦女手上”。為什麼?好的太太,就能培養出好的兒女,這個兒女將來就能夠治國平天下。所以現在人提倡說要提高女權,講究男女平等,這種說法,其實是什麼?沒有真正認識到女權的尊貴,中國人,最重視女權,治國平天下的大權都落到了女子手上。她的這個職責比男子在外面養家糊口的職責要重要得多。如果不重視養兒育女,教養兒女的話,要女子現在也出來工作,跟男子去爭地位、爭工資,把教導下一代神聖的使命給丟棄掉了,這是毀掉了我們中華民族,後繼無人,這就大錯特錯了,所以“夫婦有別”。

▲古代母親教兒圖
在現前社會,要把這個真實的意義說清楚,好好的提倡,各人有各人的分工,各人有各人的天職。而且在教育兒女當中,更為重視教育女子。所以《五種遺規》裡面就有單獨列出來“教女遺規”,可見得中國古人對於教導女子多麼重視。沒有好的女子,將來就沒有好的母親,沒有好的母親,就沒有好的後代。這是延續一個民族,讓它生生不息,讓它發揚光大最為重要的一種責任,就是教育女子。

我們看古人的聖賢,孔子有孔母,孟子有孟母,凡是聖賢,都是出自于母親手上。所以聖賢都出自于閨閫,這是古人講的。懂得這個道理之後,就知道如何分工。在現代意義上的家當中,也需要分工。譬如,我們要培養弘法、護法的人才。這弘法、護法也有別,有分工。弘法的就專心弘法,護法的就專心護法。功德哪個大?護法比弘法功德大。沒有好的護法,那弘法,他再能弘,也弘不下去。所以弘、護也有別。
▲孔融讓梨


下面我們看第四個科目“長幼有序”。長幼,是講兄弟,哥哥是長,弟弟是幼。序是指天然的這種次序,這不是刻意安排的。先出生的就叫哥哥,後出生的就是弟弟。弟弟對哥哥要尊敬,是敬長;哥哥對弟弟要關懷、要照顧,這是愛幼。這種兄弟之間的情誼,古人比喻像手足一樣,手足是一體。所以哥哥和弟弟這種關係,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保持著兄友弟恭的這種德行。像古人,很多做弟弟的很有才幹、很有福報,超過了自己的哥哥,可是他的事業做得再大,官再大,財富再多,對他的哥哥依然像在童年一樣,那樣的恭敬,這是德。所以兄友弟恭,兄弟之間的和睦就是孝道,《弟子規》講的“兄弟睦,孝在中”。這家裡有孝悌之風,古人講的“家和萬事興”。古人的一個典範司馬光,宋朝的名相,他身為宰相的高位,但是對他的兄長依然是那樣的恭敬,在兄長面前依然保持過去幼兒時代那樣對兄長去侍奉,這是我們道德的模範。當然這個兄也包括姐姐,弟也包括妹妹,兄弟姐妹都是一體。

第五個科目是“朋友有信”,這是講朋友之間要講求信義。“人無信則不立”,信對人至為重要。信是講信實,說話要實在,所謂“一諾千金”、“一言九鼎”,這是講到信實。人真正做到信實,他自然就有好的朋友,這是他感招來的。如果人不講信用、背信棄義,他感招來的一定是那種狐朋狗友,真正需要朋友説明的時候,他們全都走掉,甚至還有的會落井下石,這都是自己感招的。內因是自己有信義,你才能感招好的果報。所以這上面講到五倫,這是道。隨順著五倫的關係,叫德。所以父子是道,有親就是德;君臣是道,有義是德;夫婦是道,有別是德;長幼兄弟是道,有序是德;朋友是道,有信是德。隨順道,就叫德。所以朱熹朱夫子在這個文當中說到這五個方面是:
▲契(qiè),堯舜的大臣


【右五教之目。堯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學者學此而已。】
五倫是傳統聖學的綱目,早在堯舜時期就教導大眾這五倫八德,五倫的關係。堯舜當時請契作為司徒,契是堯舜的臣,大臣,相傳是殷代的祖先。司徒就是專門主管教育工作的負責人,現在我們講的教育部長;在古代是禮部尚書,專門主管教育。教什麼?“敬敷五教”。“敷”,就是當施字講,施教,敷教就是施教的意思,把這五倫關係教給民眾,讓他們遵守道德。中國傳統聖學,不外乎此,學者學的也就是學這個。所以這是整個中華文化學術的綱領核心,一切的教化都是從這裡出生,演變出來的。下麵說:

【而其所以學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別如左。】
學習要有次序,這個次序也有五個方面,分別在下面給我們揭示出來。“如左”,因為古代寫文字是從右到左,所以右是指上面,左是指下面。這五個學習的次序的科目是:
▲中山大學校訓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這是《中庸》裡的話。第一個講“博學”,人不能不學。這個“博學”,是講我們所接觸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這裡包括生活教育,什麼都學。掃地要學,擦桌子要學,砍柴要學,燒火煮飯也要學。現在我們用很多現代化的工具,一些電器要學,電腦要學,乃至現在我們說英文、開車等等,生活中各個層面都是要學習的。每一個部分我們都要會,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夠自理,不需要人去照顧。縱然你的福報很大,有人侍候你,可是你也不能不懂。如果一個人沒有學生活教育,他自己不能夠獨立的生活,不會自己照顧自己,那他在社會上也無法立足。現在的教育非常缺乏這種生活教育。

我過去在美國留學讀書,我們看到大凡是學習成績優秀的人,都是他們自己的生活過得了關,自己會照顧自己。把自己都打理好了,那他學習起來才能夠專心,他不會因為生活而產生很多的煩惱。所以古人教孩子從小就教灑掃應對生活教育,樣樣都得會。我從小幸虧父母在這方面很留意,我記得我在上中學的時候,我母親還特別送我去裁縫班學裁縫。自己要會做飯、洗衣服、辦事,你一出國留學,就體現你自己的全面的素質。你的素質高,你自然能夠在國外立穩腳跟,不僅可以照顧好自己,而且能夠把學習成績搞上去。這都是什麼?不光在你自己的專業能力,不是說你自己讀書讀得好就是優秀的人,讀書只是一方面,要看你的全面的素質。
▲曾國藩家訓


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忽略了這一點,培養孩子不在生活教育上培養,就讓孩子去鑽研那些學科,所以可能培養出一個在中學就獲得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冠軍,可是他自己的生活一塌糊塗,他對待人處事、人情世故一竅不通,學成一個書呆子了。這樣成績再好、再優秀,又有什麼用?出來到社會,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進退應對,他很容易得罪人,而且還不知道,自己做事情就沒有助手,所以事業也很難成就。所以古人小學的教育最注重的就是生活的教育,生活當中樣樣都要會,哪怕是做了達官貴人的子女。比如清朝末年的曾國藩先生,這是了不起的人物,在清朝,他是漢人,能做到四個省的總督,在清朝歷史上是沒有的,一般總督只管兩個省,他管四個省,人家稱他作小皇帝,可是他教導自己的兒女子弟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全部自己動手。家裡雖然傭人很多,但是家裡的子弟都要習勞,都要會幹活,在年輕的時候,不能夠把自己的福都享盡,所以對子女沒有溺愛,這才能夠把他們訓練成人。他自己會照顧自己了,他才能夠會照顧家裡人,他才能夠更好的為父母、為長輩服務,他的德行才能落實。如果只是懂得道理,但是不懂得做,那麼孝親事師、敬老尊賢怎麼落實呢?如果他都不會,那他的德行又何以得到彰顯?所以“博學之”是講我們日常生活各各層面都要學習,這是講到生活教育。

而在於學術上,要講求專精,所以“教之道,貴以專”。因為小孩子一下子廣學多聞,他的心就會搞亂,這樣效果不好。要先從一門下手,“貴以專”。先成就德行,這是成就根本智,需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然後再廣學多聞。所以小學教育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古人只選一科文科,不像現在的小學好多科目,數學、物理、化學、英文、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等等,過去只是文。而且,這個教育當中強調背誦,因為什麼?背誦他的心力就集中,精神專注,這是練習他的定力,培養根本智。根本智成就以後,他長大了,十五歲以後入太學,這才開始讓他博學多聞,成就他的後得智。那個時候,他的智慧開了,廣學多聞他就學得快。所以在學術方面先培養根本智,先專精,而後博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一次完成。他有了智慧,一接觸他就能明瞭。正所謂他有根本智,這是無知,所謂無知就是他的心地清淨,沒有妄想、雜念,等到一接觸外面的境界,他就無所不知,他就明明了了,這是後得智。

博學下來是“審問”,審是審查,有所不知的時候要問。這個問,一定要懂得這個問題該不該問,應該問誰,這叫審問。不是說亂問,有問題隨便找一個人就問,那就不叫審問。譬如,如果從書本裡讀到的文句,我有問題,應該問誰?問讀書人,問對這本書精通的人,而且知見要正確的人。你不能問那些不認識字的、沒念過書的,那你不是白問?或者問到的那些人,他自己對於這個書並沒有真正領會到它的意思,知見不正,他會誤導你。所以審問要懂得選擇問的物件。不同的問題也有不同的物件,你要問的是專家、行家,問到經驗豐富的人,這樣你才能真正學到學問。
▲孔子與三千弟子


這裡講到的審問,選擇老師就很重要,這個老師關係到你的法身慧命。如果你跟錯一個老師,你向他學習,這個老師的知見不正,自己又沒有德行,沒有真實的學問,那跟著他就會受害了。不僅是一生受害,可能來生後世都受害。因為有了錯誤的知見,形成之後就很不容易改。古德所謂的“捨身容易,舍見難”。你把他殺了不難,但是你要改變他的知見,這就不容易了。知見是從小養成,所以選擇老師非常重要。這個責任在父母,孩子沒有成人,父母替孩子選擇老師,那父母要有慧眼。所以父母自己也要認真學習聖賢教育,他才懂得選擇讓孩子走哪一條路。

我今天很幸運,走上聖賢教育之路,這是什麼?感恩自己的母親。我母親是個很好學的人,她努力的學習傳統文化,自己學習,也介紹給我,並且為我選擇老師。現在我們跟著師父上人,上淨下空老法師,這是我母親替我選擇的。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十九歲那年,一九九二年,師父上人來廣州光孝寺講經,我母親去從頭到尾聽,聽了之後,認定這是我們將來的老師。那時候選擇,我自己什麼都不懂,雖然十九歲了,還是迷迷糊糊的。母親給我選擇老師之後,讓我聽老師的教學錄音帶,後來有了錄影帶,再後來有了光碟。一直聽,從頭到尾就跟這一位老師學,沒有換過老師。這是古人講的師承,是講什麼?你在一個老師會下,要學成就了,你畢業了,出山了,你才有師承。所以從十九歲開始認識這位元老師到現在,今年三十六周歲,將近二十年,才奠定自己聖學的基礎。現在基礎還不穩,還要繼續學習。所以這個審問很重要,審查自己應該跟從哪一個老師學,一旦選擇正確,就不能輕易改變,否則師承就沒有了,這個很重要。

第三條講“慎思”。慎思是謹慎的思考。學習當然會遇到問題,遇到問題不能不謹慎思考。先要自己去思、去悟,實在解決不了,才去請教明師。所以慎思跟前面的審問有密切的關係。

第四條講“明辨”。明是講智慧,用智慧來辨別。你所學的、你所見所聞,與道德相不相應?與聖賢的教誨相不相應?你要去辨別,這個辨別要在前面的學、問、思的基礎上。你有了聖賢的教誨在心中,你才有個標準去辨別,否則,自己的善惡都分不清楚,你怎麼知道自己所作所為是對還是錯?你所跟從的老師、朋友,是善還是惡?特別是在現代社會,許許多多的言論乍聽起來有道理,其實都跟聖賢教誨背道而馳。如果我們不能辨別清楚,被他的花言巧語、被他的甜言蜜語給欺騙了,這個損失就大了。所以現在青少年都受到媒體、網路的污染,這裡面的內容如果不好好的辨別,自己又沒有定力,那肯定會受到污染,自己慢慢墮落而不自知。所以這裡朱夫子告訴我們這四條:

【學問思辨四者。所以窮理也。】
“學”是博學,“問”是審問,“思”是慎思,“辨”是明辨。這四個方面的科目是讓我們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之後,最重要的是要落實。所以下面講:

【若夫篤行之事。】
“篤行”,是五個科目的最後一科。
▲顏不貳過


【則自修身以至於處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別如左。】
篤行,就是落實。把自己學、問、思、辨得到的聖賢教誨落實到自己的待人、處事、接物當中,就是這裡講的“修身以至於處事接物”。如果不落實,那我們的所學、所問、所思、所辨統統落空了,這就不是實學了,也就是《弟子規》講的“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所以貴在力行。這個力行、篤行,講到三個方面,修身、處事、接物,都有它的要領。第一個講修身之要。朱夫子講:

【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
“言忠信”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誠實,做人要誠實、誠敬。“行篤敬”就是講禮敬。所以“言忠信、行篤敬”合起來就是誠敬。“懲忿”,“忿”是憤怒,就是控制自己的瞋恚心。“窒欲”是控制自己的欲望。“遷善、改過”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斷惡修善。所以後面這幾條,“懲忿”是講不瞋,“窒欲”是講不貪,“遷善、改過”是不癡,斷我們的貪瞋癡。

這裡講的言忠信,就是講說話要誠實。什麼叫忠?中國古代的文字是智慧的符號,忠字,上面一個“中”,下面一個“心”,你的心中正,不偏不邪,這叫忠。也就是你的知見完全正確,正知正見,你的心才不偏不邪,你的言語才是忠信的。如果知見偏邪了,言語肯定是不忠、不信。那麼正知正見怎麼得來?要想得到正知正見,可不容易。用佛家的道理來講,你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之前,你都不可以相信自己的知見。為什麼?都是邪知邪見。只有到了阿羅漢果以上,那才是正知正見,所以阿羅漢稱為正覺。他的知見完全正確,這是絕對標準。我們現在煩惱沒斷,知見就不正確,那不正確怎麼辦?聖人教導我們,不要隨順自己的知見,應該隨順聖賢的教誨,用聖賢人的知見作為自己的知見,那就正確,那也稱為正知正見。所以言語造作、起心動念都要想到跟聖賢所說的相不相應,相應的才能做,不相應的絕對不能做。這樣你的知見就正,你的言才忠信。
▲鲁哀公与孔子对话,”君子无不敬”


“行篤敬”,篤是篤實,實實在在,敬是恭敬。行為實實在在、恭恭敬敬,這叫行篤敬。我們講這人很誠懇,不會口是心非、言不由衷,這叫行篤敬。能做到言忠信、行篤敬的人,這個人是聖賢君子,他絕對不會做惡事。

“懲忿”就是不能發脾氣,控制自己的瞋恚心。內心裡面如果還有一絲毫的不滿、怨恨、嫉妒、傲慢、對立、矛盾,都要把它們化解,讓自己的心平下來。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懲忿。人如果有怒氣,哪怕怒氣再小,沒有發作出來,發作出來的叫瞋,沒發作出來的叫恚。瞋恚不僅傷德,也傷身。

“窒欲”,窒是控制,欲望一定要控制。什麼欲望?通常講的五欲,財色名食睡,這些欲望要放下。貪婪,這是敗德的最重的一個原因。所以這是心靈的毒素,心有毒了,這身也會得病。

“遷善、改過”,這是聖賢人之所以成聖成賢的關鍵。古人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哪個人沒有過失?沒有成聖人之前,肯定都會有過失。有過失不怕,能改就是好。所以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最大的善是什麼?不是說你佈施多少錢,救濟多少貧人,那都不是最大的善,最大的善是你改過,善莫大焉!
▲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訓


所以我們看到明朝的袁了凡先生寫的《了凡四訓》,我們都佩服他改造命運。他原來命中無子,命中沒有功名、沒有科第,而且短命,五十三歲就要走。但是後來經過雲谷禪師的點化,認識到自己的命運是自己的善惡果報,是自己的優缺點所感招的。只要能夠改過遷善,就能改造命運。所以他自己反省為什麼沒有功名?為什麼沒有兒女?他知道自己不能夠容人,不耐繁重的事務,就是沒有耐心,心量狹小,說話刻薄,常常自命清高,以才智蓋人,這些是薄福之相,所以沒有功名。他把這些過失都改過來了,他就得到功名了。

為什麼自己沒有兒女?他發現自己有一種好潔的不良的潔癖;另外善怒,喜歡發脾氣;而且常不能夠捨己救人,這是心裡的愛心不夠;又常常講話,多言耗氣;又喜歡喝酒傷身體;晚上又喜歡徹夜長坐,不知道保養精神。這些過惡決定了他沒有兒女,這才懂得原來命運其實是自己的這些善惡、優缺點決定的。只要能夠把惡和過改過來,努力的修善積德,命運真的改造了。所以他後來有兩個兒子,自己又考上了進士,而且獲得長壽。因此,改過遷善,這是不僅幫助我們成聖成賢,也能夠讓我們改造命運,自求多福。這是講到修身。身修好了,自然能夠感化家族,這是齊家;感化國民,這是治國;感化天下人,這是和平天下。所以《大學》中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個修身的根本在此,而朱夫子給我們點出來,修身就是“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

篤行的第二條是“處事”,它也有要領。處事是你辦事、做工作,無論事大小,要懂得處事的原則。朱夫子講: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正其誼”的“誼”,跟道義的義是通用的,通假字。也就是說我們辦事,要以道義為原則,絕對不能夠為私利,也不圖有功。譬如,我們現在在從事教學的工作,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啟發大眾能夠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這是我們教育的目的。用儒家的話來講,是幫助一切人民回歸本性本善,明其明德,不是為自己的功利。如果內心裡夾雜著名聞利養,想要自己出名,自己去當人的老師,讓人跟我學,這是什麼?私心在作祟,這就跟道義不符合。所以所謂道義是不考慮自己有沒有利益,只考慮大眾能不能得到利益。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在教學方面,我們絕不能標新立異,我們講解儒釋道古聖先賢的經典,不能用自己的意思。在教學裡面講複講,複講是把自己從老師那裡學到的,複述出來,講的全都是老師的見解,沒有自己的見解。老師的見解從哪來?從他的老師那裡得來的,層層追溯上去,老師的老師,最終的老師,儒家是孔子,道家是老子,佛家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稱為本師,根本的老師。全不敢有自己的意思,孔子所謂的“述而不作”。所以教學方面,我們的師長教導我們但求無過,不求有功。只要講得沒有錯誤,這就是功德。天天反省、改進,不圖有功,不計其功,更不能謀其利,就是為了幫助人覺悟。

我們的師長常提醒我們,弘揚聖賢教育這條路不好走。你講經說法,未必得到人家的理解、人家的支援。這條路有很多的障礙、曲折,要不要走?如果是為了自己,就不要走,幹嘛這麼辛苦?但是為了道義、為了大眾,你應該走下去,堅持不懈。像我們的師父上人,為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他講經教學五十多年了,遇到的挫折、承受的壓力,那是不計其數,但是老人家矢志不渝、鍥而不捨。這是什麼?真正做到了“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才能夠堅持到最後。真正做到像夫子所說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為什麼能夠不厭、不倦?因為他不是為自己,這是為大眾的仁愛之心在推動,為道義而做,愈做愈快樂、愈歡喜。

第三條,接物這方面也有要領,接物是講待人接物。物,包括範圍比人更廣泛,包括動物、植物、礦物,這一切的萬物。那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心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人家不願意,我就不能做;我不希望別人加給我頭上,我就不能這樣對待人;我希望得到的,那我才能夠給予人。譬如,我不希望別人譭謗我、講我的是非,我就不能夠譭謗他、譭謗別人,講別人是非。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凡是對待別人的時候,先要想一想,假如他也這樣對我,我能不能接受?我願不願意接受?能夠換位思惟,先想到別人,這就是聖賢之道。而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就有惡報,我對別人如此,別人也對我如此,這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下面兩句尤其重要:
▲孟子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凡是遇到了失敗,遇到了挫折,我們應該存有什麼心態?一般人,首先會找外面的原因,把過失都推給別人,或者是怪這個事情很多客觀的原因,結果沒有想到自己有沒有過失。但是,古聖先賢教我們“行有不得”,就是你行不通的時候,遇到了挫折了,要先想想自己,反過來求自己的毛病過失。自己確實沒有過失怎麼辦?不會沒有過失,沒有過失肯定行得通;行不通,是自己德行不夠,感而不通。所以改過遷善,消除自己的業障、改正自己的毛病,這才能夠行得通。聖賢之道,真的不外乎此。

以上說的,是中國五千年傳統教育的總綱。朱夫子說,能夠把這些學問落實,自己要明白義理,落實到自己的身心,然後推己及人,把這個聖賢教誨弘揚出去。真正能夠這樣做到,乃至日常生活、起心動念,都要以古聖先賢的教誨做標準來省查、來檢點、來改過,聖賢之學你就能夠真正成就。

這裡所說的是朱夫子歸納的古昔聖賢教聞之大端,就是概要。希望我們每個人認真的遵守,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去做。聖賢之道,不是去責人的,而是責己的。先用聖賢之道規範自己,能夠到自然的地步,契入聖賢的境界,那這些規範,可以說也就對你不必要了。為什麼?你所作所為全都與聖賢教誨自然相應,像夫子到了七十歲,說是“從心所欲,不逾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犯規矩,都符合聖賢的教導,自己也就不知不覺成聖成賢了。

這篇《朱子白鹿洞書院揭示》,我們的師父上人有詳細講解過一遍,我們今天做了一個簡單的複講,概括了四千五百年老祖宗對後代子孫教導的精華。我們把它作為童蒙養正教育裡面的第一課,這個學習非常的重要。整個聖賢的學問都是在落實我們今天所學的內容,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養正遺規譯註》獲取鏈接
我有三事奉勸四弟,
一曰“勤”,二曰“早起”,三曰“看《五種遺規》”
——曾文正公


◎ 淘寶免費請購鏈接: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22.X2QD9L&id=544185495671&ns=1&abbucket=9#detail

圖片文字均來源網絡,歡迎轉載。
至樂莫若讀書  至要莫若教子
長按二維碼  一鍵加關注


    关注 全知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