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说 在Raincouver的21天

 

总觉得看不厌、学不够,想要再呆一会儿,再享受一会儿,再思考一会儿。...





2017年寒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为期三周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海外研修项目,地点为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温哥华校区)。在经过前期层层筛选与繁杂的准备工作之后,终于出发了!

印象 · 温哥华

据说大温的冬景是一年中最萧条的时刻,与之相伴的还有连绵不绝的雨。Gastown帽子店的伦敦小帅哥曾对温哥华的天气做出毫不夸张的评论:“It was CRAZY! When I arrived here, it continuously rained for forty-five days! ”。无愧于Vancouver威震四海的别名“Raincouver”。在三周的时间内,我切身体会了温哥华的雨。

温哥华冬天的雨多数不大,淅淅沥沥地下着,偶尔发点小脾气,过一会儿又稳定下来,却始终不肯停下。或许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或多或少受到其气候影响的缘故,整座城市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样安静、平和、有秩序。而温哥华人就像这不徐不疾、淅淅沥沥的冬日的雨,温和、友好、从容。

我们所居住的Empire Landmark Hotel位于downtown的Robson Street,是温哥华最最繁华的中心地带。即使如此,汽车从YVR机场一路驶向Vancouver City Centre,街道两旁的建筑鳞次栉比却没有拔地参天,行驶中的汽车川流不息却都开得不徐不疾。遇上行人,即便交通灯指示通行,司机大叔都会主动停下,耐心等待行人过街。每位乘客下车前都会发自内心地对司机大叔说声谢谢,无一例外。



在旅行途中,与当地人交流时,更能感受到温哥华人的亲和力。一直以为,走路这种最原始的出行方式,能最直观地欣赏这座城市的布局、建筑,与城市达成亲和性。温哥华的许多景点离地处市中心的宾馆并不远,安步当车,也不觉疲惫。温哥华街道是棋盘型的正南正北,只有少数几条街道随地势而走向蜿蜒。即便如此,自助游依然是“路痴”的巨大灾难。好几次出行前,即使用谷歌地图做足了功课,出门还开启了语音导航,依然摸不清东南西北,南辕北辙。最厉害的一次是去吊桥公园,光找到公交车站就花了半小时不说,一下车竟是一个陌生商圈,晕头转向地根本找不到路,吓得我们急忙逮住路人问路。那位被莫名逮住的路人听说我们想要步行时惊呆了,因为此处离公园还有一小时的车程。

不过行人和司机大叔们都是那么友善,那位路人热心地带我们乘坐公交车,有时司机大叔不仅会特意提醒我们下车,还会亲自下车给我们指明方向,一车的顾客似乎认为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会耐心等待,无一抱怨。这就滋长了我们四处游荡的勇气,下次出发前依旧整装待发,信心满满,而后却又迷失方向、逮人问路,乐在其中。





温哥华是多元文化的大家庭,人口汇集了原住民、欧洲及亚洲裔居民。或许如此,温哥华人还显得格外包容。

商店门口专为残疾人士设置的自动开门的按钮、公交车上为残疾人士专门设置的轮椅升降台、普通学校中随处可见的特殊学生,还有收银员、路人对于特殊人士友好的态度……对于特殊人群的尊重、照顾深入人心。

除了对特殊人群极度的关怀、包容,温哥华城区街边的建筑也免不了留下多元文化的影子。Gastown是温哥华最古老的街区,也是温哥华最有历史感的地区。无论是漫步在红砖与鹅卵石铺成的小径上,还是走入经历百年沧桑的维多利亚式建筑中,都让人有种置身于中世纪欧洲的错觉。尤其是夜晚,在古朴街灯投射出的柔和灯光的笼罩下,整条街道都散发出古欧洲的韵味,让人不禁想起《神探夏洛克》中的场景。而街道两旁的艺术品店、画廊、古董店,更让人感觉来到了艺术天堂。许多加拿大土著艺术或是亚洲艺术文化展又给整座小镇增添了些许神秘的色彩。相比之下,市中心的钢筋水泥式建筑则透露着工业城市浓重的味道,犹如置身于钢的峡谷。





街上的行人着装各异,常见的穿搭是一件衬衣加上一件风衣,有时看到一堆人穿着短袖、七分裤在大街上行走,当然也有穿羽绒服、长袜加雨靴的,还有一些身着异教徒特有的服饰;Robson Street上则汇聚了各国美食,日料韩料、中餐西餐应有尽有。光是在街边闲逛,就能感受到多元文化的气息。

温哥华人更是深谙人与自然相处之道。虽说居住的宾馆地处市中心,温哥华城里依然有触手可得的自然风光。不必说环绕城市的群山峻岭,不必说拥有茂盛丛林以及各种鸟类的公园,光是停留在马路中央悠闲自得却无人打搅的鸽群,就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史坦利公园中经常看到晨跑、游泳、骑单车、遛狗的人,生活得自由又健康。





大概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影像总会在脑海里交叠、重合,在温哥华的我也总是想要寻找上海的影子,想象此时此刻的南京东路是否夜未央。每次抬眼看到各具特色的建筑时,才会有一种身在温哥华的实感。

每晚临睡前从酒店阳台望去,整座城市灯火通明,霓虹灯投射在Coal Harbour外的湖面上,斑斑驳驳,远处的雪山上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灯光。街道上似乎还有稀稀疏疏的人群三五成群地结伴行走,偶尔有几辆汽车开过。然而始终没有上海看上去热闹繁华,整座城市看上去干干净净,安安静静地与你凝视。



激情 · 课堂

出行前老师强调,我们是作为一个learner而并非tourist。回到上海后,我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因为三周的项目最让我回味无穷的还是“上课的感觉”。每堂课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妙语连珠的讨论、耳目一新的观点,每个人都有代入感和参与感。

说起来,这还要归功于Tony、Andrea以及其他老师的教学设计,每一场活动看似漫不经心、云淡风轻,实则精心设计、煞费苦心。而其中占主体的莫过于group work。

第一堂课place-based learning就给了我小小的震撼。Natalie在简单介绍完place与pedagogy的概念后,直接随机分组,让在UBC校园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UBC的place stories,而后返回教室进行小组汇报。刚接到这个任务时,我们有些无从着手。而Natalie似乎看穿了我们的想法,先让大家一同头脑风暴,思考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并给出一些范例引导我们归纳完成任务的方法。正是如此,每个小组都成功完成任务。汇报精彩纷呈。我们深刻体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需要老师有效的引导,否则会流于形式、成效不高。



Tony每堂课的教学活动更是巧夺匠心,尤其是skit(短剧)表演。学习Concep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这一理论课时,“Image of schooling”采用了小组短剧表演的方法。分组十分有趣,Tony让我们每人脱掉一只鞋,集中一起。而后由邹老师一次挑四只鞋,挑中的为一组。正是如此,那天的课堂十分活跃,skit的主题从升旗仪式到眼保健操、广播操,从课外体育活动到开火车回答问题等应有尽有。每组表演后的Q & A环节大家也踊跃讨论、辩驳,导致Tony预设的task都没完成。



课上的group work形式十分多样光是分组就颇有讲究,每次小组成员都不相同,逼着我们锻炼合作交流能力。当然,我们如此沉醉于group work的原因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师生关系。

师生间是平等尊重的,老师尤为希望听到不同的想法,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因此,有时讨论结束后老师甚至都不总结,给学生留下更多思考空间。但正是如此,每堂课讨论之后,有些东西确实在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因为真正思考讨论过。

再者,讨论或是汇报后每次都有Q&A环节,在这样谈心式、探讨式的大环境下,我们确实有很多问题想问,产生很多critical thinking。于是,即便脑海中只是有些idea飘过,还没想好如何用英语组织语句,手就不由自主地举起来了。

在三周的日子里,我所看到的老师们都充满了passion和energy。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校实地考察时,Norma Rose Point学校的老师一直铭记在心的七个准则(OECD)中排首位的便是“Learners at the centre”。



旁听Richmond Secondary School的英语课时,MS.NG对教学怀着极度的热忱,她和学生一同研读课标,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她将自己的教室布置的十分温馨,而且还在教室后面摆放了一个图书角,上面摆满了自己喜欢而且适合学生阅读的课本,墙壁上贴满了一些文学专有名词(metaphor)等。

而且,令人惊奇的是,BC省的老师们对于新课标都有一种信仰,即使高中的课标还属于草稿阶段,老师们也已开始实行,比如根据课程标准自行选择给学生上的教材内容并设计教学活动、采取档案袋评价等。

爱国主义教育是必行的,而BC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却与我想象地十分不同。老师们对学生并不是道理式的灌输,而是通过让学生实践,感受社区的魅力,发掘自己对社区的优势。每所学校都实行融合教育,没有特殊学校,这也是为什么温哥华人对于特殊人士如此尊重的原因之一吧。



不禁想起"Education is what survives after what has been learned has been forgotten."

后记

三周的行程是那样的短暂,整个过程就像一个美好而又遥远的梦境,只觉得英语口语水平刚刚提高,刚刚辨认清楚加元的各种硬币,刚刚管窥整座城市的一角,刚刚习惯了这忽阴忽晴的北纬49度的雨,就要回去了。

Vancouver,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是一个静谧的城市,这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这是一个天气阴晴不定的城市。即使天天马不停蹄地从城市的一头跑到城市的另一头,总觉得看不厌、学不够,想要再呆一会儿,再享受一会儿,再思考一会儿。


    关注 旅行张指导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