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路百年‖阿钟:拷问灵魂

 

30年来,我没有同行,在一条隐秘的道路上踽踽独行;30年来,我始终保持了一种拒绝的姿态,并将继续保持这种姿态,直到在这个世界上的最终消隐。...

《原野》文学隆重推出“诗路百年”第二期




阿钟:拷问灵魂
诗路百年




阿钟,诗人,出生上海。上世纪八十年代“海上诗群”重要成员。1985年编辑大型地下诗刊《八面来风》(《大陆》第三期特刊),1988年编辑地下民刊《亚文化未定稿》,1997年编辑艺术文学民刊《文化与道德》,2001年加入中国dú lì作家笔会(创会成员包括贝岭、孟浪、京不特、刘晓波、刘宾雁等),2007年以dú lì中文笔会年度出访人身份访美,2010年4月在美国哈佛大学朗诵长诗《昏暗我一生的主题》。现任dú lì中文笔会副会长,《自由写作》编委会主任兼文学网刊主编,现居美国加州和上海两地。
出版诗集《拷问灵魂》(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丹麦文版诗集《作意书》(哥本哈根2012年3月版,京不特和格瑞特译)。
1990年在杭州

前排:冰释之、瓜瓜、芒克、老门、王华伟、余刚、南方

中排:默默、阿曲强巴、洋溢、孟浪、马高明、金耕

后排:梁晓明、刘漫流、王一梁、阿钟

目录:

简介

诗歌(12首)

《昏暗我一生的主题》编语

《原野》公众平台:山泉共鸣候鸟栖息

孤立于林木之间

一盏路灯

孤立于林木之间

放眼望去

绿叶蔽日遮天

一盏路灯神色黯然

在微风中纹丝不动

2016/8/8 SanJose, CA《入秋》

已经入夜

寒气开始侵入

秋天的花香

已在枝头弥漫

久远的往事纷纷显现

2016/8/18 SanJose, CA

《原野》办刊理念:淳朴自然包容存在

挣扎的心

坐在空荡荡的网球场上

尽管听力下降

仍听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音响

此刻我卸下面具

背后的蓝天

把我衬托得十分高大

我沿着围墙行走

内心的挣扎使我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2016/8/9 SanJose, CA

《原野》:一本纯纸质民刊

我在暗处

我在暗处

明处的阳光下

树叶闪闪烁烁

我在暗处昏昏欲眠

2016/8/12 SanJose, CA

《空洞之人》

我被绿树包围

远近无人

我是一个空洞的人

沉吟在这个下午

空洞的目光在树荫下移动

2016/8/12 SanJose, CA

网站:shiyanren.com

一片焦黄

坐在路边长椅上

我在手机上记录

此刻的感受

我放下了中国的事情

一个有病的人

来到美国

独坐山前

骄阳当头

山上一片焦黄

想起未完的事

赶紧起身

家在前方不远处

2016/8/13 SanJose, CA
沟通联系的桥梁
流水·冰风·一张脸

《流水》

这是伤感的

压抑的流水

而散落一地的阳光

也折射出一些回忆

还有受过伤害的小兽

忙碌的蚂蚁在远处蠕动

水里映射着时间的全部

那是一支褪色的玫瑰

那是时间的全部

以及时间丛林里的

浮光掠影

2016/10/8 SanJose

《冰风》那是去年的风

拍打着阿肯色门楣

水沟里冰凌发出的冻裂之音

而乌鸦遮天蔽日迎风飞舞

白色十字架主动迎来

这些寒冷使者

而如今我的回忆里却听不见狗叫

暖风中一只蜂鸟面对我

在它呼吸里形成的一点小风

2016/10/9 SanJose

《一张脸》

一张脸在时间中飞行

还没达到终点

便吃掉了时间

而我依然故我

一张脸的形骸

在时间中静止

而我依然故我

但见时间散落一地

那是我异化而出的形骸

2016/10/10 SanJose





与京不特(右)



与敏青(右)



与黄翔(左)




记忆的大海上

记忆的天国

有我全部的过去

而忧郁的童年

已经确定的方向

迄今没有改变

在轨道上滑行

在记忆的天国里

计算我们的未来

当我依然沉浸在宽广的内心

昏睡的人生

也许正在苏醒

记忆的天国

百花盛开

我深深地打动自己

在无声的轰响中

倾听自我的启动

我们可以起航了

在记忆的大海上

乘风破浪

2010/12/21
广结善缘的纽带
我分裂了

眼前一切细碎的事物

让我目不暇接

让我像一个六神无主的人

在灯光下被切碎的

一块块蛋糕

我被所有人品尝着

我被凌乱地分裂着

在西风的吹打中无声地散乱着

2013/11/28
文学写作的园地
解凍

街边的雪被弄脏了

猛烈的太阳从天上射下来

一棵树直插云天

风依然刺骨

开始退却的冬天

依然在紧闭的门边徘徊

但是一个声音从空中传来

我听清楚了

那被压抑的吶喊

告诉我正在解冻的讯息

2014/2/26 Budd Lake NJ
发表作品的平台
神往

令人迷惑的季节变化中

阳光投在海面上的鸟影

我依然神往

蓝天在我的背上

清晰的山峦随之飞舞

我试着找寻

哦,那是久远的记忆里

令我不安至今的宿命

我背上是蓝天

我不再去辨识众多的苦难

我在翱翔

向着目力不及的神往翱翔

2014/10/3 Budd Lake NJ

《原野》团队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叛逆為船

也许我是大地上的一根断弦

任凭狂风敲打

也发不出内心的嘶喊

我是天地的弃者

雷声隐隐中

以孤独为影

以叛逆为船

……

2014/9/15Budd Lake



慈目观世态

佛心对炎凉

左起孟浪、贝岭、阿钟,2010年4月在哈佛大学写作中心

阿钟:《昏暗我一生的主题》编语

《原野》实力诗人‖看艺术家的双重生活与昏暗我一生的主题之一

《原野》实力诗人‖看艺术家的双重生活与昏暗我一生的主题之二

长诗《昏暗我一生的主题》原始草稿写于1988年尾最后半个月的时间里。

那段时间京不特由于不堪上海闸北区警察的骚扰,正在谋划出逃,期间也在写他那部计划4万行的长诗《梵尘之问》。

那时我住在单位的一个小仓库里,而京不特是每晚必到的客人,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写诗。

1989年,京不特带着他这部未完诗稿离开中国,并于当年3月辗转到达泰国首都曼谷。

之后,我开始对这些写在不同纸上的诗歌残片进行整理。

1990年,我与刘漫流、默默、孟浪等合编《海上(终刊号)》(京不特出资),整理出来的第一批稿件就以《昏暗我一生的主题》为题,刊发在这期终刊号上。同年,《昏暗我一生的主题》作为“亚文化未定稿专辑”刊发在《亚文化未定稿》(1987年由王一梁创刊)第8卷上。

1994年,唐晓渡为《现代汉诗(1994年秋冬合卷)》组稿,《昏暗我一生的主题(A部)》即刊发在当年这一期的《现代汉诗》上。

1995年,我带着这部诗稿去了北京圆明园福缘门西村(画家村),与艺术家饶松青、张广天、伊灵、俞心焦、王秋人、苟红冰等不期而遇。

直到1996年夏季,经过将近八年的多次修改,《昏暗我一生的主题》总算找到了一个确定的形式,全诗共四章,一千余行。至此,《昏暗我一生的主题》才算定稿。也在这一年,艺术家苟红冰、赵大勇在广州创办艺术文学人文刊物《文化与道德》,刚刚定稿的《昏暗我一生的主题》全文四章即刊登在该刊创刊号上。

这部长诗对我个人的非凡意义在于,通过诗歌写作这一形式,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与自己个人的内在境遇碰撞,从而对非物理意义上的那个“在”进行探询。这首长诗诞生的过程,就是存在显露实相的过程,一颗挣扎着的灵魂带着满身血污和腥味,暴露于阳光下,宣示与我们的感官对应的世界并非一个真实的世界。这首诗不是追求写作的产物,它也不是语言的艺术作品,这首诗所揭示的人的悲剧性本质,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诗歌写作可以类比。

30年来,由此上溯到1930年代,中国的全部现代诗歌都只是一种“物”的存在,是一种艺术之物的把玩结果,最多也只是在现实之“物”压迫下所发出的呻吟。而《昏暗我一生的主题》在诗歌史上是不能归类的,它不是为大众而写,它进入不了诗歌生产的序列,所以自然也不为诗歌商人们所青睐。说到底,1930年代以降,诗歌作业的技术流程无能对应这首诗可能到达的深度。

30年来,我没有同行,在一条隐秘的道路上踽踽独行;30年来,我始终保持了一种拒绝的姿态,并将继续保持这种姿态,直到在这个世界上的最终消隐。(2016/5/29SanJose)


书法作品:阿钟
封面摄影图片:宋醉发
其它图片来源阿钟
12
30
往期回顾:

《诗路百年》征稿

刘国安‖青春永远不散场

诗路百年‖舒洁:寓言

五绝:《二十四节气》

肖楠:35与35万美元的诚信

冷巉‖《诺亚·少年》

致敬·军人‖吕鑫:我的班长我的班

《原野》微信公众平台投稿及稿费福利须知



《原野》微信公众平台:yewxlc

合作事宜 请联系QQ:6459598

投稿后请添加主编微信:sylc0418(以便发稿时提醒)

原野文学QQ群:13330313(论坛投稿后请加入本群)

《原野》微刊321 本期责编:冷巉 制作:古叶



    关注 原野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