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这碗鸡汤真的不要再喝了

 

爱情里面要是搀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莎士比亚...

这么前沿又正经怎么能不关注
曾经有这样的一碗关于爱情的“鸡汤”捧在我们面前:爱情里面要是搀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莎士比亚



还有这样的:“有瑕疵的爱情都不是真爱”

还有这样的:“恋爱本身就不应该有太多现实生活的烦恼,诸如关于钱银、居住等等问题其实都只不过是爱情里面的杂质。”

这些鸡汤,诸君是否有一种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其实许许多多的人都喝过,最遗憾的甚至很多人视如真理。

相信这碗鸡汤的人,他们要的是就是所谓的真爱,希望那个幻想的世界能降临到世间,哪怕几分钟都好。

不过这种想法真的错得很离谱!



以下是其中可能的理由。(阅读提示:“真爱”=理想的爱人)

▼▼▼

1、你的“妈妈”=你的“真爱”


从人呱呱坠地一刻,到三至四岁开始有记忆、有意识的时候,其实我们不曾有过与母亲分离的感觉。每当婴孩哭哭啼啼之时,母亲总要随时随地为宝宝提供食物,或者照顾他们的生理需要。整个过程是不需要言语作为中介的,至少在婴儿的世界里面分不出你我之别。宝宝还未懂得说话,母亲便知道他是肚子饿,还是要大小二便。两者俨如一个统一的整体,而非分离的两个独立个体。整个过程当中,不需要言语作为中介,母亲就如懂得“他心通”一样,直接晓得孩子的真实需求。

“母亲”就如一位万能照顾者,且能随传随到。孩子有什么需求,她都能给予;一个完全拿取,一个完全给予。孩子成为了“我者”,则母亲为“他者”,一凹一凸,构成了一个内在封闭的系统。渐渐地,妈妈要求孩子要长大,要上学,要学懂照顾自己,要守规矩,要听老师话。里面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够学懂独立。但孩子总不会希望自己的完美照顾者离去,亦不会对完美的他者失去想像与追求。

“母亲”慢慢从你妈妈,变成了婴孩对完美照料者所投射出来的想像角色。

▼▼▼▼

2、替代你妈妈的角色


“真爱”其实是“想像角色”。



与儿时的“母亲”类似,他(她)总是完美的,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位“真爱”正在世界中某处,只不过是现在还未遇到,可能在某一次的巧合相遇便遇上了。而这种巧合,却又是命定的,因为早一分钟或迟一分钟出现,都可能遇不到这个人。

所谓的“真爱”,必然与我心灵相通

人永远期望另一半能与我无论在精神与肉体上完全统一,这种统一不可能是两个分开的独立个体,两个人融二为一而成。我们对另一半的要求总是超越言语的,狭义来讲他要如我母亲一样懂得读我的心;广义来讲,两人之间没有概念语言的区分来分开两个人。

但这种“真爱”,从不可能是个真真实实的人,而男神、女神都可能有名有姓的。可是,所谓的男女神,总会有你不喜欢的过去,亦通常不会在刚好的时间,刚好的地点出现。活生生的人就是这样,无论怎么讲都有瑕疵。

“真爱”,或者只是源于人对完美伴侣的投射(projection)而已?“对的人”就像上帝一样,超越时间,脱离俗世,不能言说。毕竟所有有限事物加起来,并不会等于无限,他们不单单是美好条件的总和,他们就是完美本身。“真爱”,就是站在人心目中绝对的他者,超绝于人的接触。每当你想走多一步,意图逼近他们,他们就会以你同样步距相离,这完全是不可即亦不可及。

但每个人心里面都住了一个这样的角色,对伴侣抱有“完美的想像”,这个我可不肯定是不是源自所谓的“母亲”。不过,所谓完美的想像其实都只是一堆空泛条件,而某种程度上,我们都依靠这种方式来找另一半。这些条件的订立会固定为一个框架,里面是我与理想对像的二元关系。

然后,人便能知道“我要什么”,是“对方大概的形象”,这便是所谓的框架,以后便靠这理想图像来找心目中完美配偶。

▼▼▼▼▼

3、 危险的完美框架


人总有思乡病,通常都会怀念那个自己在婴孩时候,完全无条件地照顾自己、接受自己的“母亲”。当人进入了概念世界,能用言语为人我之间进行划分之后,其实一切俱往矣,出了伊甸园就再不能回去,仅能寄望爱情中有对像可以“填补”这个位置。

但“填补式”的爱情往往敌不过时间考验。活生生的人是会因时间流变,特质会有变。以前的张卫健,还是有头发的,现在都没了。但人心目中的真爱就不会改变,好像模版一样,锁在心灵中某一个角落。

当昔日的恋人渐渐不合乎这个“想像的角色”,他便不能完全了填满这个空隙,总是遗留了一些空间,人总是会觉得:“为何我自己没变,你已经先变了。”当想像角色与现实条件,或者变与不变之间存在一个落差,这会对人产生巨大的不安与痛苦。



这感觉源于世界上再没有东西保证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变 ── 这个完美的图像不再凝固,开始融解。但毕竟人是自由的,谁也不确定下一刻对方会否要走。一旦人发现对方仅仅是“有机会”离去,便觉得完美的“母亲”不肯照顾自己的事,又再重演。他们会重新发现,人世间所有关系都是不稳定的,这种焦虑令人坐立不安。世界会变,但人未必想变,有人会选择掩盖这个实相:重新找新的真爱来“填补”这个位置。然后每次当人觉得与“想像的角色”与现实有落差之时,又可能会再次找别的人来“填补”。

“原来我是找错了人。”这一下子把那位伴侣从命中注定的位置,降格到一般路人的地位,并有时候会埋怨,为何自己会浪费那么多时间在错的人身上。

整个过程,只不过是寻觅一个合乎他理想倒模的对象。这想法根本没有与他者真实地接触,他所接触的仅是自我想像出来的角色而已。就像儿时玩的填色游戏,里面填什么色都可以的。这个恋爱对像,纯粹被强行地消融在自己的世界之内。

这种模式是单向的,没有任何真正的互动,两个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创造,根本没有东西建立过出来。这可能会反反复复几次,直至到那个人意识到以上的是一个封闭式恶性循环。
▼▼▼▼▼▼

4、从不完美之中看见到完美


痛苦的来源似乎在于不接受世界会变,同时不接受世界有瑕疵。与别人建立了关系,而真正的心灵活动却仍留在孤岛之上,这对于任何一种形式的关系都很危险。人仍停留在婴孩阶段,自己仍在是一个内在封闭的系统。人不肯接受这个“完美照顾者”已经离去,不肯接受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完美对象,很多问题就由于这套架构而生。不过,要接受世界上没有这种抽象的完美,但这并不代表要人不论条件来选择对象。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若果我们不以条件来择偶,那么所谓的爱情是爱什么?我们亦不能完全消除心目中的“想像角色”,似乎这角色必然会伴随着我们。而在人的心里,则一定会有想像与现实的落差,但一切又要轮回多次吗?

故此,真正的爱好像要包容这种瑕疵与落差。只要世界上存在时间,只要被爱的是一个具体的人,那么必然会存在想像与现实的差距,而剩下来的问题,仅仅是具体地怎样容纳所谓「落差」,与之一同生活。
这样的话,人才是真真正正地跨出去,超越自己之前设定的界限,接触真正的别人,建立双向互动的关系。虽然两种模式都是一个循环,但旧模式仅仅原地打转;新的模式却是一直离心,一直扩大的循环。在这个意义下,才真正建立起关系。

反正,爱,说到底其实是一种创造而已。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ONE心理(微信号:szonexl)分享国内外最前沿、最正经的心理学知识。


    关注 ONE心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