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同学的一封信(旁征博引的深度好文)

 

这是我第一次送同学《圣经》,也许我应该养成这样的好习惯,这也是我第一次给同学写信,信貌似有点长,真心的拜托你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耐心地把它读完。...



濮某某是一个追求真理、理性、喜欢哲学和宗教的男同学

给同学的一封信
濮某某:

这是我第一次送同学《圣经》,也许我应该养成这样的好习惯,这也是我第一次给同学写信,信貌似有点长,真心的拜托你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耐心地把它读完,自从那次的聊天后,(基本上都是你在说,因为舍友在睡觉,没办法语音,),我很想找个机会,把我想说的表达出来,结果就以这样的方式啦,我很惊讶也很开心,你对这一方面也有所涉猎,下面只是我的一些随笔,不要太计较格式、文笔什么的,好啊?

对于你所提出的为数不多的困惑,基督教是美国社会进步的原因而不是结果这一问,不能说帮你解答,只能说和你一同分享,基督教从犹太教的一个小小支派到罗马帝国的国教,经过中世纪风靡整个欧洲,之后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这四件事其实是“成套”的。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新教的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温床,李约瑟认为基督教的“创造论”及新教领袖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天职”观间接促使现代科学在欧洲的发展。韦伯认为,新教核心教理是: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基督徒的“天职”,这样,日常的世俗活动也就具有了宗教意义,也就是说,生活信仰化,信仰生活化,在现实世界建立“上帝之国”,这一观念在美国基督教中占有核心地位。我觉得基督教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社会进步的原因是因为,它给这个世界带去的不是一套经济方案和政治策略,不是一种划一的文化形式,而是给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带去了一批“新人类”,《圣经》中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基督徒对人生有新的透视,透过他们,更合乎需要的经济和政治方案可以被提出,更优美的文化可以被创造出来。因为基督徒知道,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白白来一趟,上帝要他们作盐作光,行事为人都要活出基督的样式出来,他们身上有基督的使命,有一天当他们离开他们寄居的世界,来到主的面前,再见主面时,他们盼望能够像保罗所说的,“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提摩太后书4章7节),这一生“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拉太书2章20节)基督徒的罪早已被钉在十字架上,主耶稣担当了一切的罪孽,用宝血洗净,基督徒的内心开始被更新,从此有了新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是一种新的生命。但这并不是说,一个人彻底改变,由恶向至善,因为我们还是人,不是神,我们还会经常的犯错,但当我们认识上帝那一刻起,我们学会认识自己,越是接近他的完美,就越会发现自己的污秽,我们学会了谦卑,学会了忏悔,也懂得了心存感恩和敬畏。那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转变,做任何事,都要把它当作是为主而做的,凡事都要荣耀他的名,因此,不管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家庭婚姻中,我们都要作主的见证,效法基督,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说不出来的平安和喜乐。有这样做人、做事的态度,整个社会的面貌当然会积极向上,因为社会是由每个个体构成的,只有每个人成为“新人”,社会才会进步。

当然,不是每个基督徒都能“荣耀神,并以他为乐直到永远”的,要过“出世而又入世”的生活,对每个基督徒都是有挑战的,有时候我们也会胜不过,心中的“老我”还依旧存在,但我们相信,“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我们盼望能有更多的经历,并祈求神,能让我们在经历中胜过。确实,有些基督徒像你所说的并不是那么虔诚,甚至还做了许多有辱上帝之名的事,挂着基督徒的牌子,做基督徒不该做的事,只能说这种基督徒并不是真正被上帝所感召的,说实话,做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并非一件易事,受过洗礼或涂过油神圣化的人,并不就是真正的基督徒,上教堂做礼拜的人也不就是真正的基督徒,在他内心感情上信奉耶稣并且用他虔敬的行为模仿耶稣的,才是真正的基督徒。然而我们需要明白,基督徒抽烟喝酒,并不代表没有重生得救,看见人发脾气,你就认定他一定没有圣灵,反之,看到一个脾气好的,你就认为他一定被圣灵充满,从现象定本质是错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本质,我们里面有神的生命,我们就能活出这种生命,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有这种生命,对神真理的了解不是从现象看的。不管怎样,神是教人向善的,因为他的本质是爱。

我很同意你对信仰的一个看法,如果信仰要有知识提供作为保证,那就不是信仰,而是知“道”,知识是强制的,信仰是自由的,要求信仰有知识提供保证,用知识、理性去证明,这和预先偷看底牌而进行孤注一掷的赌博的希望没什么区别,信仰无需证明,我信仰我的上帝,不是因为向我证明上帝的存在,强迫我接受上帝,或者自我说服,而是因为我爱上帝,我知道这位神是又真又活的神,因他活着,我能面对明天,因他活着,我不再惧怕,我深知道,他掌管明天,生命从此就有了盼望,我也知道,我从哪来,往哪去,活着又是为什么,我找到了那份答案。基督死了,这是一个事实,不要求信仰,全世界都知道,都认识,但基督复活了,这不是作为强制的确凿事实出现的,复活的奇迹如同任何奇迹一样,只为信仰,为自由所知。如果能证明基督复活了,那么基督复活的奇迹也就失去了其拯救的意义,成为自然生命的循环,复活奇迹的意义在于它是看不见的、不可证明的、非强制的。上帝给人自由,将自由意志放在我们里面,他尊重人性,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在“创世论”中更能彰显,相比“进化论”,上帝照着他的样式,造男造女,不是更能体现人的尊贵性吗?我们有能力自己选择是否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他给人自由,给人能力去选择犯罪,人可以选择以上帝为中心过生活,也可以选择以自我我中心过生活,上帝的启示有普遍启示也有特殊启示,儒家文化中有很多经典词句与圣经意念相当吻合,比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经中有“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所以说,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对上帝的普遍启示作了相当好的回应,上帝的恩典有普遍恩典也有特殊恩典,“他叫日光照好人,也照歹人”,上帝向罪人的呼召是真实的,但真正能回头的是需要上帝的恩典的,“任何人不会到我这里来,如果天父不把他们引到自己跟前的话”(约翰福音6:44)。所以,就像你对我说的,在我未来的日子里,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当有人故意刁难,想要与我争辩时,我不需要对他做太多的解释,我只要笑一笑,就像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说的,并不认识预言与证据就成为基督徒的人,并不妨碍他们对基督教所作的判断,这种判断是由内心发出的,感受到上帝的乃是人心而非理智,而这就是信仰,信仰是上帝的一种恩赐而不是推理的一种恩赐。一个不以证据而信仰的基督徒也许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说服另一个对自己说同样话的不信仰者,但这种信徒才是真正被上帝所感召的,毫无疑问上帝的精神就在这些人身上。是因为相信而认识,而不是因为认识而相信。从前,我会抱怨上帝为什么要隐蔽他自己,不向世人显现,现在我想,我应该感激他并不把自己显现给不配认识如此之神圣的一位上帝的高傲的智者。世上有两种人可以认识神,一种是谦卑的人,另外一种是有充分精神看到真理的人,不管他会遇到什么样的反对。

我们应该彼此勉励,今天我们所明白的,不是要成为知识上的傲慢,乃是要成为灵性里的谦卑。我想,我应该反省,不要一直要别人听我的,信仰本来就是自由的,我应注意听别人说他的道理,他的感受,总是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这也是上帝造人两耳朵,一嘴巴的道理吧,嘿嘿,用爱心和他谈,但同时,我要做的,就像你说的,好好预备,好好学习,在上帝的道上建立根基,只有这样,才能在反对神的环境中勇敢传道!很内疚很惭愧,作为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不了解,未曾有过广泛的涉猎,这不禁让我有些担忧,如果向一个哲学家传道,不了解哲学怎么传?如果不肩负文化使命如何去施行福音使命呢?!上帝给了我很多机会,让我经历他,让我大胆传讲他的话语,但是因为我的胆怯,因为我文化知识的不足,我无法勇敢向前走,肚子里如果没有货,怎么去解答无神论者的种种疑问?怎么去应对人生中各种信仰的挑战?推荐你看一部电影《上帝未死》,真的不错。

“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看不见的东西并不代表它不存在,理智的最后一步是,承认有无限的事物是超乎理智之外的,假如它没有达到认识这一点,那它就只能是脆弱的。康德在其宏大哲学体系中要解决的人生三大根本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希望什么?”这三大问题都与信仰有关,他最后得出结论说,他要限制或扬弃理性,以便为信仰留出地盘。德尔图良说,“我信仰,是因为荒谬,需要去冒险,同意荒诞,放弃自己的理性,孤注一掷和抛向深渊,只有这时才能开启崇高的信仰理性。”在《圣经》中说,“变作愚拙,好成为有智慧。这个世界的智慧在上帝看来就是愚拙。”就像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的,愚蠢是唯一能够留住青春和抑制衰老的东西,保持天性之自然就越少受到社会的毒害,智慧是幸福的毒药。伊拉斯谟认为,人们应当真心颂扬的愚痴是基督徒淳朴性格中显露出来的那类愚痴。你一定知道,这里的愚人其实并不愚,真正的愚人是那些虚伪卑鄙的“智人”,所以在《马太福音》中主耶稣教导我们说,“我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能进天国。”这些话,与君共勉吧!

对于你说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问题,如果非要对号入座,我想我是不可知论者了。因为受造物无法明白造物者的心思,我们愈认识他,愈无法理解他,这和你看得书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的感觉一样,但不管怎样,他确实是存在的,我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像耶稣复活的奇迹完全无法让人相信,它根本不符合科学,宗教信仰和科学是矛盾的,是对立的,而我坚信,“奇迹是神恩的超自然的力量对必然有秩序地发生作用的自然力量的胜利,而不是废除自然序列的规律性。”比如,一个房间有某种力量,规律性起作用,而有一天突然这个房间的墙被破坏了,一个先验于它的世界的力量闯入了这个房间,是人们把这个房间当成了整个世界,规律在这个封闭的房间里发挥作用,所以墙被破,人们认为这是奇迹。基督教并不否定科学,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是基督徒,这我就不多说了,基督教反对的是迷信,而这在中国社会很常见,什么都不信,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信,这也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困难的原因之一,哪个神灵灵就去拜哪个,这不是信仰而是迷信。总之,在人类探索真理的道路上,第一步是科学,然后是哲学,最高境界是神学,上帝是“道路、真理、生命”,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总有一天会发现,他们一直攀登的真理之山,在峰顶早已有一群神学家在那里恭候了好几个世纪。科学也好,哲学也罢,都在走进伟大的奥秘,“但只有走完宗教生活和神秘主义经验所揭示的达到最后奥秘的道路的哲学,才是好哲学。”(别尔加耶夫《自由的哲学》)

就像洛克在《论宗教宽容》中说的,“生财之道有千条,但是真正通向永生之路的只有一条。”也许你已经找到了,也许你还在苦苦探索,那条通往永生的唯一小路,我们不敢,也不放心让别人来充当我们的向导,因为我们一直觉得没有人会比我们自己更关心我们的灵魂是否得救,公认的良药,如果患者一服用就从胃里吐出来,它对患者是不起作用的,如果相信,便会自动加入,如果不信,即便加入,又有何益?只有信仰和内心的虔诚才能博取上帝的悦纳。就像我说的,信仰是自由的。所有这些,每个人都当真诚地亲自去进行探索,并且通过思考、研究和自己的努力找到真理。帕斯卡尔说,“我害怕自己犯错误并发现基督教是真理远过于我害怕相信基督教是真理而犯错误。”一个人问一位老婆婆,“如果到你死后,发现并没有天堂怎么办?”老婆婆答到,“我一生为主而活,相信《圣经》的教导,并持守这份信仰,当有一天我死去,发现并没有天堂,那也没什么损失,反之,如果确实有天堂存在,有上帝存在,那在我有生之年,没有信靠他,那损失就大了。”这本《圣经》赠送给你,也是希望,你能够在探索真理的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不管结果如何,我都祝福你,这本圣经小,携带方便,看的时候也没多少心里压力,因为看上去小嘛,嘿嘿,《圣经》难懂,读起来很费力,但还是希望你能够照旧读下去,好好珍惜这本圣经,《圣经》是由四十几位身份各异的作者写成,是迄今为止出版量最大,翻译语种最多的书,公认的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圣经的纸张很薄,很多书时间放久了,会烂,但圣经不会,它的纸张很有韧性,非常珍贵,是由联合圣经公会捐赠的,现在已经停止捐赠了,圣经价格翻了好几倍,因为考虑到中国基督徒的经济水平,圣经仍然卖的很便宜,因为没有版权费,香港台湾新加坡,这些华语区圣经都卖得很贵,基本上都上百,精装版要一千多。圣经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神所启示的,2000多年来不曾改变一个字,我猜你一定听说过死海古卷吧,真理是从来不会改变的,变得一直是寻找真理的我们!我建议你最好先看四福音,因为这是耶稣一生的记录,这四书中的“登山宝训”也教给了我们很多生活的守则,我知道你比较喜欢犹太教,旧约是犹太教经典,你也可以从头开始读,旧约中智慧书《箴言》、《诗篇》、《传道书》、《雅歌》都不错,这本《圣经》把它作为毕业礼物送给你,虽然在大学四年我们没有过多的交集,但我很少佩服人的,你是我值得去学习、欣赏和尊重的人之一,谢谢你在我的人生中出现过,很感恩,这一次的再见,可能意味着永远不会再相见,所以,希望,在以后的漫漫人生之路中,不管遇到何种境遇,你能够从《圣经》的话语中,汲取力量,获得智慧,把一个个难关和坎给过过去。

秦碧海

2015年5月




    关注 让爱传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