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确类 第一章,什么是“某确类”?

 

“我们可能认为神想要的是某确类的行动,x0a但神想要的却是某确类的人品。”x0a—C. S.路易斯...

I, 阐明术语
I.1, 什么是“某确类”?
“我们可能认为神想要的是某确类的行动,

但神想要的却是某确类的人品。”

—C. S.路易斯

论到门徒训练,我们不得不问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是否在使人作门徒?”,而是“神呼召我们倍增出什么样的门徒?”,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什么样的门徒?”!

多年以来,我选择了刻意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回答这个重要的问题。我的答案是:“某确类”。这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个问题:“什么是‘某确类’?”

我们不能直接给“某确类”下个定义,但这恰恰是重点之所在。我提出这种说法,旨在帮助我们经历一个思维过程,以致最终形成一种合乎圣经的门徒训练观——这是我的愿望。

“某确类”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双关语,为的是体现出其双重含义。

第一种含义描述的是一个有把握的族类。“某确类”是指对自己的门徒身份深有把握的门徒。他们确信圣经作为神所默示的永恒话语,是真实的。他们确信基督是谁。他们对自己的信仰确信无疑。他们确信自己因信基督成就的大工而得救。他们对自己的呼召确定不疑。他们是某确类!

当处境顺利、日子好过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做到信心坚定和“确定无疑”。 但是,当景况艰难、人生黑暗的时候,能发光发亮的就是某确类。某确类坚定不移的信心源于一点:他们是耶稣的门徒(使徒行传4:13)。

某确类的第二个用途在于,它表达了我的门徒训练观:

门徒训练所关乎的是某确类人品,全然委身于某确类目标,通过某确类过程,倍增出某确类成果。

当我们根据圣经来界定什么是某确类时,我们便有合乎圣经的门徒训练观!

某确类“人品”

门徒训练者首先属于某确类门徒——他付出时间,刻意追求,长成基督的样式。就像古时的门徒一样,人们能一眼认出他们来。《使徒行传》四章十三节提供了一个显著标志:

他们见彼得、约翰的胆量,又看出他们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就希奇,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斜体部分是我加上的重点)。

在圣约播道会,我们已决定用符合我们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来表达它:

这是一个让基督作主的人,他深深经历恩典、成长和对神的敬畏,不断寻求靠着神的能力、以神的方式成就神的旨意,使神得荣耀。

菲利普•利恩博士是东马来西亚天际线教会的主任牧师。他是我所亲爱的弟兄,我已享受与他同走天路长达十年。他为他们教会的缘故,明确地将某确类概括成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的人;简而言之,这三个基本特征就是A-B-C: Authenticity(真诚);Brokenness(破碎); Courage(勇敢)。
某确类的人品是,他让基督作主,
深深经历恩典、成长和对神的敬畏
并且不断寻求靠着神的能力、
以神的方式成就神的旨意,
使神得荣耀。
根据我平时的教导,某确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 以真诚的心敬拜神
  • 在破碎中与神同行
  • 且以勇敢的心为神做工
        这样的门徒具有强烈的命定感(马太福音5:13-16)。他们满怀激情,一心想着完成神对自己的命定(使徒行传20:24)。

某确类“目标”

门徒训练者一生持守天国的目标。他们是天国的子民,拥有天国的异象,持守天国的目标。

他们理解天国的救赎使命。他们明白神对每一位信徒的旨意,正如华理克牧师所说,是要让他成为:

  1. 神家中的一员
  2. 神品格的模范
  3. 神恩典的执事
  4. 神爱的使者


他们理解门徒训练在神国的计划中的重大意义。他们看到每个人的宝贵质。他们看到自己正在通过个人生命改变所爆发的潜能影响着世界。他们全然委身于基督所颁布的“去使人作门徒”的使命,因为他们看到了灵命倍增的力量。

某确类“过程”

门徒训练的过程属于生命的投资。保罗,这位卓有成效的门徒训练者,曾对提摩太说:

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摩太后书2:2)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它涉及到见证、教导、训练以及将我们的信念和生命传承给那些会传承给别人的人。我们不能一直传授给那些不会传给别人的人!众所周知,我们应该服事众人、弱势群体以及心灵受创的人,帮助他们的灵命成长。我们也应该用耐心和祷告来辨明我们正在训练的对象为什么没有结出果子、没有倍增,然后设法帮助他。然而,我要表达的重点始终是:我们继续不断地传授给那些不会传给别人的人,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没有倍增,就不是使人作门徒!

这个精心门训的过程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小组形式和“生命对生命”或“个人对个人”的个人形式。我不认为这两种形式只能二选一。我们需要兼顾两者。小组形式可以提供“个人对个人”模式中所缺乏的群体生活。反之,“个人对个人”模式可以提供小组形式无法给予的宝贵建言和个人关怀。
门徒训练者是天国子民,
拥有天国的异象,
持守天国的目标。
耶稣有十二个门徒及其中的三个核心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有时耶稣还会单独与他们相处,正如他单独与彼得相交一样。

在实践过程中,我邀请弟兄们和我一起加人督导组——此小组为期一年; 一年后,我们会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双方的协议来决定是否继续。有些小组—个月聚一次会,其他小组则一周聚一次会。在有些小组中,我们教授一些课程,而在其他小组中,我们只是分享生命的经历和我们摸索出的原则。我所采用的原则是:我所督导的领袖群体越年轻化,我们的督导就越系统化,频率也就越高;与之相反,领袖群体越老化,督导就越缺乏系统化,频率也就越低。

除小组聚会外,我还运用IBM原则——这个原则是指我利用“聚会间” (In Between Meetings)的时间约见个人。“聚会间”发生的事情常常很奇妙!

某确类“成果”

当今门徒训练所面临的危机是成果的危机。成果是最终检验门徒训练是否有效的试金石,所以我们必须一直问这个问题:“哪—类?”。我们若不清楚自己到底要训练出什么样的门徒,有效的门徒训练就会大打折扣。

我们属于哪一类人,就会倍增出那一类人。因此,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我们要尽力将别人训练成正确的成果,也在于门徒训练者自身要成为正确的成果。一旦门徒训练者自己委身成为正确的成果(并在他人的生命中倍增这一成果),事情就好办了。

对于这一点,我们将在本书第四部分“确定最终成果”中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神正在寻找某确类门徒,而不只是一种不同类型的门徒。上一代的口号是“敢于与众不同!”!然而,一个人刻意“与众不同”(像嬉皮士那样),但那未必是神想要的类型!

节选自《某确类:以精心门训重新定义事工成败》,曾金发著。
系列回顾
序,前言
(长按图片扫码关注 “泮溪地” )


    关注 泮溪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