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森林》的二次感动

 

感动本来也没什么用,可是,一个人拒绝、排斥感动,还有什么用呢。...



一周我重拾“买碟”习惯,在网店购买了多部蓝光DVD光碟,都是我看过的佳作。

在抽空享受了其中两部之后,突然如释重负,这些年在电脑和电影院“被动观影”造成的憋屈感一扫而空。自从2010年大学毕业后,我就没有再购买过DVD。有时候特别想重看一些老片,也选择网络下载。

如何形容这两种形式的差别呢?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纸质书和电子书。但其实蓝光碟和网络资源电影的差别比电子书、纸质书更微妙。

现在很多资源的容量巨大,画质、音质都可以很好满足私人观影。可是DVD的最佳观赏模式,不是在电视、电脑前,而是配备环绕立体声的音响设备与投影机、宽形幕布之后的模式。

在具备硬件支持后,你会很切实的体会到,有些电影是“拍给我看”的。

当然,这只是最理想模式。当你想重温经典,在关上灯的房间,坐到电脑前。你的感动、感悟都不会打折扣。

我并非想推广购买蓝光碟,而是谈谈“重看电影”这件事。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奇怪的时代,可以选择观看的影视剧离奇地多,可是观众并不主动,甚至是“被动观影”。

比如受够了聒噪的网络资讯、浮躁的社会生活,回家打开智能电视,原本你想搜索一部《甜蜜蜜》重温当年的感动。可是在爱情电影栏里,《左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等新片,都很有吸引力。

“《甜蜜蜜》太伤感了吧,听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也挺感人。”你这么想着,就点击了。其实这片吸引你的正是一股甜腻的味道,既然你迷过《甜蜜蜜》,就不会不懂,《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种热门演员扎堆的演出阵容意味着他们只能提供段子式的爱情。

“被动观影”只对一类观众有害,那就是依赖电影得到慰藉的观众。

《重庆森林》是我最近重看的蓝光碟之一,这是一部我烂熟于胸的电影。每一句旁白,金城武、林青霞、梁朝伟、王菲四位主演每一段表演,对当年初看影片的我都是非常特别的存在。



可以说,当年我从《重庆森林》得到的慰藉,到今天还对我有安抚作用。

同时也很现实的,重看过后,我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动容”。甚至王家卫导演当年迷倒我的“没有剧本”的拍片方式,这一次重看显得很轻。

主要还是“金城武、林青霞”这段爱情戏,因为隐去了林青霞饰演的女杀手过多的身份信息,导致两人的爱情“浪漫得很假”。

随后蓝光碟附带的“花絮”,王家卫导演解读了女杀手更多身份,在他的讲解同时放映删减片段。这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金城武对林青霞还有更具体的“需求”。



影片后一段由梁朝伟和王菲(1994年时,王菲在香港还叫“王靖雯”)的爱情戏,这些年过后,仍旧迷人。王家卫在花絮中感叹“王靖雯的演技没有痕迹”,结合王导的点评品味着王菲的演技,“《重庆森林》真是美好的电影”的感受油然而生。

王家卫导演的另一句点评,给我触动也很大。“当我重看这部片时,看的不是剧情,而是当时拍摄的过程。”

一个影迷如果很久没有重看过经典电影,内心的空缺,其实一点不下于“一个钢琴爱好者十年不碰钢琴”。什么部分空缺了呢?“当年的过程”,就是这个。

《重庆森林》的台词因为以前反复欣赏,已经在我心里定了型,并不会因为上周的重看而带来什么新的观感。金城武的啰嗦,梁朝伟的自言自语,王菲的旁若无人,他们留在影片中的腔调、举止,现在看来多有文学成分。



重看的时候,我看的其实是自己当年的心迹。有篇影评感慨,1994年王菲出演《重庆森林》时25岁,现在依然如此。我发现,影片里那个性情的“阿菲”还是让我心动,这一部分的我,一直也没变。

大多数人都有“重看还是会感动”的电影,然而即使网络提供了重看的条件,愿意重温感动的人不会太多。

我好像听到了很多人说“重温以前的感动,在我这个年龄有什么用呢”。

感动本来也没什么用,可是,一个人拒绝、排斥感动,还有什么用呢。


    关注 立竿鉴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