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人看露天电影的记忆

 

夏日的黄昏,不如晌午烈日的狂热,却也张扬,夕阳的余晖洋洋洒洒地晕染着漫山遍野。田野间的蟋蟀,夏蝉闹腾一天慢...





夏日的黄昏,不如晌午烈日的狂热,却也张扬,夕阳的余晖洋洋洒洒地晕染着漫山遍野。田野间的蟋蟀,夏蝉闹腾一天慢慢安静了,彩霞染红了半边天。农忙的大人们收起镰刀,踏上归程,放牛的孩子们也赶着老黄牛慢悠悠地回村。



“现在播放一条信息,‘食夜之后’在村口的晒谷场上放电影,放映的是战争故事片《地道战》。”村里的喇叭突然响起,村长洪亮的声音传遍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传到放牛娃的耳朵里。放牛娃一听,高兴地拽着老牛往家中跑,然而老牛却不为所动,仍然慢悠悠地踩着节奏。放牛娃雀跃的心早已飞到晒谷场,老牛的不识相让他又急又气,他便随地抄起一根树枝就往老牛身上抽,老牛无奈地加快步伐,放牛娃见状欣喜不已,一路又蹦又跳。而农忙回家的大人们倒不像娃娃那般,但眉眼间也都透着喜悦,被太阳暴晒得通红的脸 颤巍巍地 褶 皱着,每一道褶皱都夹杂着笑意。大人们三三两两走在一起,从今年的收成说起,说到电影,说到革命……太阳慢慢沉入山谷,而大人们交谈的声音越发高亢。刚走进村子,就听见妇人们喊着自家娃娃的名字,小孩子一个两个从干禾垛中蹦出来,一溜烟地就钻进家中,妇人笑骂他们一听到看电影就蹿得比猴快。等到大家都到齐了,一家子人欢欢喜喜地开饭了。



离电影放映还有一个钟,孩童就迫不及待,嘴里的饭还未吞下肚,嘴角还粘着米粒,就火急火燎的跑向晒谷场。在娱乐设施匮乏的年代,大人自然也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安顿好家长里短也带上板凳匆匆忙忙往晒谷场赶。临近村庄的人们也过来热闹热闹,大家陆陆续续地都聚集在村口,来得早的已经坐在小板凳上了,来得稍晚些的也三五成群地堆坐在一起,男人们大声地调侃说笑,女人们扎堆话家常。这是农忙的日子里最清闲安逸的时刻了,一扫白日里劳作的辛苦,大家脸上都漾着笑意。天色已暗,月色隐隐,电影即将播放……



每个公社就有一位放映员,放映师傅推着一辆自行车,自行车后绑着一台胶片放映机,两个音响,一块白色幕布,骑行几十里路来到白水村。在月色的照映下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块空地上立着两根柱子,两根柱子并排站立,用绳子将一块白色幕布的四个角拉起,牢牢地拴在柱子上,在晚上,它就变成了银幕。在电影开始播放之前,村长做了简单的发言,然后放映师傅便开始播放电影。电影的音乐一响,躁动的人群瞬间安静了,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当然也有一些不安分的顽童不时举起手,在电影光束中晃来晃去,有的甚至站在凳子上用自己的脑袋挡住光束,弄得银幕上满是脑袋和手掌的影子。这时大人们就会压低声音训斥他们,并拽到身边看管着,难得在自己村里放一次电影,白水村的大人们很是重视,决不允许捣蛋。影片讲述的是抗战故事,观众们的热情被点燃,情绪愈发高涨,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呐喊的热浪,时而拍手叫好,时而愤怒宣泄。月亮慢慢爬上树梢,银晖一泻千里,在月色的辉映下,电影也进入了尾声。电影结束后,放映师傅开始收拾放映道具,而观众们尚未平复心情,大都留在原地亢奋地交谈着,心情平复后,大家都提着煤油灯,陆陆续续地回家,明天一早又要下地劳作。慢慢地,慢慢地,整个村庄宁静下来,夏夜的微风拂过树梢,一片祥和。



勤恳踏实的庄稼人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日子过得平平淡淡,而露天电影无疑为他们单调的生活添上一丝乐趣。如今有了电影院,露天电影也几近销声匿迹,为此,有多少人怅然若失,夜梦醒来,少年时代的露天电影不在,韶华不再……或许在那一代人心中,露天电影代表着他们的故乡和年轻的岁月,对露天电影报以乡愁般的怀念,是他们无言的感激。






来源:车田情

作者:华南农业大学 钟诗婷


    关注 龙川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