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2017年即将消失的十个老手艺

 

手艺人的珍贵自不必说。他们用美好的技艺给大家带来便利,成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记忆河床中最温暖的部分。但时光这把...

手艺人的珍贵自不必说。
他们用美好的技艺给大家带来便利,
成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记忆河床中最温暖的部分。
但时光这把刻刀,从不曾饶恕过任何人,
新手艺出现的同时,老手艺也濒临消失......
点翠


点翠是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仔细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常用于大型的舞台表演。



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病死的翠鸟羽毛一般还不能制作好的首饰。大量的捕猎,导致翠鸟一度濒临灭绝,点翠工艺也一并没落,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还在做这门手艺,技术精湛的更是少之又少。
蓑衣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是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编织成像衣服一样的雨具,在中国江南、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广泛使用。



蓑衣一般分为上衣与下裙两个部分。先挑一些棕或者蓑草,将棕皮用棕叶铁抓成棕绒,在捻成线后制成棕绳,再用粗细不一的几种棕线或者棕绳材料,蓑衣和蓑底要靠细线一针一线缝合连缀而成。



用“棕”编制的比较简易的蓑衣,比较薄,遮雨效果差。用蓑草编制的蓑衣一般比较厚,还有衣袖,遮雨效果很好,还可保暖。有了化纤产品后,蓑衣便用得越来越少,现在几乎绝迹。
斗笠


蓑衣和斗笠基本是配套的。斗笠用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

讲究的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组成,中间夹以竹叶、油纸。



在江南农村一带,几乎每家每户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们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头上。成了自己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人口的流失,即使是在山村水乡,也很少见到斗笠了。
制刷


在各种各样的刷子中,你是否还记得这种最淳朴的手工刷子,它也许不是最好看的,但一定是最好用的。制刷的手艺人先用鱼线将刷子上的刷毛和把手进行固定,再用牙齿咬断固定的绑线。



宽的刷把用来洗衣服,细长的刷把就用来刷鞋。自从有了洗衣机之后,刷把基本也就没有被搁置了。
侗锦


侗族织锦是侗族众多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做工精细,采用对比强烈的色泽,配上绚丽多姿的各种图案,浓艳粗犷。侗锦极尽女性温柔之能事,以前女人的手艺是家里的门面,日常生活中穿的用的无一不是出自女人们的双手。



随着现代纺织品的冲击,这些耗时费力的手工日用正在淡出侗族人的生活。因无法像过去那样换生计,年轻一辈几乎都远离家乡外出务工,会织的人也就越来越少。许多侗寨里45岁以下的已无人会织。

另外,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她们以纹载意,将各种饱含寓意的图案与符号织制在侗锦上,形成一种徽记,记录对历史、祖先、故土、战争、迁徙、信仰的回忆与缅怀。



所以,侗锦不光具有鉴赏性和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同时也是研究侗族文化和侗族历史的活化石。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性的保护。那些珍贵的工艺,那些经纬下隐藏着的文化密码就将无人可解,濒临消亡。
打铁


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盛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农村。屋子正中放个大火炉,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然后移到大铁墩上,由师傅掌主锤,下手握大锤进行轮番对打,一件件锨、耙、镰、犁、铲、刀、叉、钉等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用具就被打造出来了。



“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是旧时铁匠师傅的真实写照。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农具的使用频率降低,很少有人再去传承这门手艺了。
剪纸


剪纸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用一把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把多种物象组合到一起,窗花是最常见的形式,一般春节的时候贴在窗户上。
剪纸的样式很多,总体分为单色剪和彩色剪,每种样式又包含多种剪纸技法,它们的用途也各有不同。虽然剪纸的历史悠久,但实用性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衰落,加之利润微薄,剪纸工艺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油纸伞


在江南雨巷,油纸伞总是充满诗情画意,讲述着风花雪月的动人故事。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泸州是我国手工油纸伞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手工油纸伞的生产基地。

手工油纸伞的制作需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繁琐又漫长。而且油纸伞属于小众商品,小批量生产让油纸伞的生产成本始终居高不下。面对现代工业生产的廉价又结实的布制伞,油纸伞的市场和销量面临着严峻的滑铁卢。



如今,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继承这份传统手工艺,只有伞厂老一辈的师傅还在苦苦地坚守着……手工油纸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彰显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同时也预示着这份传统手工艺正走向衰亡。
景泰蓝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它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在明代成为深居宫廷的皇家用品。



如今,景泰蓝的实用价值远不如以前。景泰蓝的工艺也没有进步,仍沿用原来的技艺、材料制作,缺少新的思想意识,景泰蓝已经变成了当今的“景泰滥”。面临着从业人员断层、制作工艺滞后等致命问题,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梁平竹帘


离重庆主城约180公里的梁平县,是有名的“竹乡”,盛产慈竹。慈竹,可药用止血,更因纤维长、韧性强,成为竹编工艺品材料。

梁平人将慈竹刮青去簧,劈成竹片后再篾成直径只有0.3毫米到1毫米的细丝,100斤的竹子大约能取3斤丝,然后以织布机脚踏手捻的方式编织成帘。
这项“织竹”技艺,起源于宋代,到清代开始运用国画技法在细丝竹帘上画山水、花鸟、人物,或是写以书法。挂在窗户上既通风透气,又能观室外,而在外面,却不能看见室内活动。

2008年,梁平竹帘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名录。但精湛、令人叫绝的竹帘制作技艺,却被忽略了。“织竹”技艺,几乎沦为表演项目。






△从左到右,便是从竹节到竹丝的大致过程。

《中华手工》杂志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年,从点点滴滴中看到了太多凄美的故事。和手艺网(www.91craft.com)前往梁平,拍摄纪录片。(戳我即可看详情)

并与78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牟秉衡老师合作,取梁平竹帘透气、轻便、可卷折、易晾晒等优点,尝试以无画的素竹帘做茶席,重新还原其日常生活所用。



希望这一次尝试,让梁平竹帘广为人知,让这项手艺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

扫码二维码即可把茶席带回家


12年来,在《中华手工》记录的10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里思维固守传统、作品没有市场、技艺没人传承、存活靠政府扶持......这些即将消失的老手艺的现状大同小异。

前几日,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日前共同印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如何留住传统手艺,点击阅读原文,让专家为你指引方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正式发布,专家解读为你指引方向
当你被生活捶打时,90后小生已经捶打出当代银器最好的样子


    关注 手艺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